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910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称 之为外伤,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枪弹、金刃、 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白。重则损伤 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 热油、或烧烫等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 重度烧烫伤则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 伤,则伤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可出现烦躁 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等,甚至死亡。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 部性损伤。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于温煦和推动血行, 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青,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 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额部位。发病初 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使局部 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等,溃破后常易感染。目 前,治疗外伤的药物很多,疗效都不是很理想,并且这些药物是黑色的,看上去很脏,患者也 不易接受、治疗价格还高。

发明内容
因此人类对疗效更好的治疗外伤的药物仍存在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 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疗效更好的治疗外伤 的药物,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作用小、一般不留疤痕,能够更为有效治 疗外伤的药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该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摸索总结得来的,各组分用量在下 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凡士林20 60份,扑尔敏针剂3 6份,庆大霉素注射 液2 5份,石蜡油4 8份,阿莫西林粉20 40份,冰片2 6份,地榆4 沈份,蚕沙 5 10份。优选为凡士林50份,扑尔敏针剂5份,庆大霉素注射液4份,石蜡油6份,阿莫西 林粉30份,冰片4份,地榆15份,蚕沙7份。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地榆、蚕沙脱色、粉碎,过2000目筛,得粉末,备用;将所述重量配比 的凡士林、扑尔敏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石蜡油、阿莫西林粉、冰片和地榆、蚕沙粉末混合, 搅拌均勻即得本发明药物。
在本发明中,各原料药功能如下
凡士林使伤口部位的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另外,凡士 林可以阻挡了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扑尔敏具有显著 的镇静作用与抗胆碱作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 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消炎。石蜡油常用在护肤品中,作为顺滑保湿剂;阿莫西 林主要是以细菌上的青霉素酶为靶,通过对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地榆,苦酸;寒;无毒,凉血止 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蚕沙,祛风燥湿、清热活血。本发明组方是通过以上诸药的合理配 伍,使各味药物在疗效上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促进创面愈合,除湿、抗炎,使气、血、津、液 得到正常的疏通,促进创面的正常生理活动,抗炎镇痛、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与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一般不留疤痕,无毒副作用,价格低患者能够接受的优 点ο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以下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的原料药 是以重量g计算。实施例一
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凡士林20g,扑尔敏针剂3g,庆大霉素 注射液2g,石蜡油4g,阿莫西林粉20g,冰片2g,地榆4g,蚕沙5g。实施例二
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凡士林50g,扑尔敏针剂5g,庆大霉素 注射液4g,石蜡油6g,阿莫西林粉30g,冰片4g,地榆15g,蚕沙7g。实施例三
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凡士林40g,扑尔敏针剂5g,庆大霉素 注射液3g,石蜡油6g,阿莫西林粉35g,冰片5g,地榆17g,蚕沙Sg。实施例四
凡士林60g,扑尔敏针剂6g,庆大霉素注射液5g,石蜡油8g,阿莫西林粉40g,冰片6g, 地榆2 ,蚕沙IOgo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地榆、蚕沙脱色、粉碎,过2000目筛,得粉末,备用;将所述重量配比 的凡士林、扑尔敏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石蜡油、阿莫西林粉、冰片和地榆、蚕沙粉末混合, 搅拌均勻即得本发明药物。本发明药物为白色药膏,涂敷于外伤创面,每10 14小时更换新药;更换新药前, 需将创面的各种残留药物及其它物质拭去,对创面直接用药。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效,用于各种烧、烫、灼伤、冻伤、外伤出 血,消轻度、近期疤痕(不超过6个月),手术后线印等,治疗各种烧、烫伤效果尤佳。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8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给予己有药物治疗;其中年龄最小1岁,最大65岁,创伤最短1天,最长1个月。 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病程、病情,基本平衡,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参照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诊断。3、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外用本发明 药物治疗,每日三次外敷,三天为一疗程,最少使用1疗程,最多10疗程;对照组21例,使用 己有药物治疗,每日2 3次,最少服用1疗程,最多服用15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肤水肿、红斑、水疱、糜烂,高烧,懒言,食欲不振,上述症状和体征完全消 失,与其它皮肤一样,无疤痕。显效皮肤水肿、红斑、水疱、糜烂,高烧,懒言,食欲不振,上述症状和体征基本消 失。 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5、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凡士林20 60份,扑尔敏针剂3 6份,庆大霉素注射液2 5份,石蜡油4 8份,阿莫西林粉20 40份,冰片2 6份,地榆4 洸份,蚕沙5 10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外伤药膏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地榆、蚕沙脱色、粉碎,过2000目筛,得粉末,备用;将所述重量配比 的凡士林、扑尔敏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石蜡油、阿莫西林粉、冰片和地榆、蚕沙粉末混合, 搅拌均勻即得本发明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凡士林20~60份,扑尔敏针剂3~6份,庆大霉素注射液2~5份,石蜡油4~8份,阿莫西林粉20~40份,冰片2~6份,地榆4~26份,蚕沙5~10份。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地榆、蚕沙脱色、粉碎,过2000目筛,得粉末,备用;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凡士林、扑尔敏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石蜡油、阿莫西林粉、冰片和地榆、蚕沙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一般不留疤痕,无毒副作用,价格低患者能够接受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133286SQ20111008130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尚德航, 李丰果, 李丰清, 李秀丽, 李秀花, 李长欣, 魏小双 申请人:李长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