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如意膏的新剂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0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伤如意膏的新剂型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伤如意膏的新剂型。
背景技术
外伤如意膏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的软膏剂。
临床用于跌打撞伤,骨折脱臼,筋伤积瘀,皮肉损伤化脓,烫火伤等。
其传统处方为紫草,地榆,栀子,大黄,黄芩,黄柏,冰片。
其传统剂型为软膏剂。
上述剂型的缺点是较油腻,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剂型的缺点,制成患者依从性较好的新剂型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外伤如意膏新剂型(1)处方紫草100g~140g,地榆100g~140g,栀子100g~140g,大黄100g~140g,黄芩100g~140g,黄柏100g~140g,冰片3g~15g;处方量制成1000g;(2)取紫草,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3)取大黄、地榆、栀子,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4)取黄芩、黄柏,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5)取上述粉或浸膏加入适宜赋型材料中,制成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即得;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提取处方组成成份紫草,地榆,栀子,大黄,黄芩,黄柏的有效成份,制成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等临床适宜的剂型。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采用本发明所述及的提取方法,能有效保证制成品中含较高含量的有效成份。
2.采用本发明所述及的处理方法,使处方组成的有效成份制成临床适宜的剂型。
3.采用本发明所述及的剂型,制成与皮肤表面亲和性好、无油腻感的水性或易涂布、易使用的新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1)处方紫草100g~140g,地榆100g~140g,栀子100g~140g,大黄100g~140g,黄芩100g~140g,黄柏100g~140g,冰片3g~15g。处方量制成1000g。
(2)取紫草,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
(3)取大黄、地榆、栀子,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
(4)取黄芩、黄柏,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
(5)取上述粉或浸膏加入适宜赋型材料中,制成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即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涵盖。
权利要求
1.外伤如意膏新剂型,其特征在于(1)处方紫草100g~140g,地榆100g~140g,栀子100g~140g,大黄100g~140g,黄芩100g~140g,黄柏100g~140g,冰片3g~15g;处方量制成1000g;(2)取紫草,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3)取大黄、地榆、栀子,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4)取黄芩、黄柏,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5)取上述粉或浸膏加入适宜赋型材料中,制成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即得。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外伤如意膏的新剂型,其特征在于(1)处方紫草100g~140g,地榆100g~140g,栀子100g~140g,大黄100g~140g,黄芩100g~140g,黄柏100g~140g,冰片3g~15g;处方量制成1000g;(2)取紫草,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3)取大黄、地榆、栀子,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4)取黄芩、黄柏,用水或乙醇处理,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或干燥;(5)取上述粉或浸膏加入适宜赋型材料中,制成凝胶剂,贴膏剂,膏药,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即得。
文档编号A61P17/00GK1990020SQ200510121275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向飞军, 郭静, 李凤银, 朱颖虹, 傅咏梅, 李少珊 申请人:佛山盈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