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82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癣的中药,属于中医皮肤科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 白癣和黑点癣三种。中医认为初起多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颈项多汗,硬领摩擦等所致;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血虚肝旺,情志不遂,郁闷不舒,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易成诱发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复发作。总之,情志内伤、风邪侵袭是本病发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头癣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影响人的美感和身心健康。目前,治疗头癣病症的药物有中药、西药,但疗效均不令患者满意。根据头癣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经多方调研、反复考证、科学验证得知,造成头癣的原因主要是肌体代谢的有害产物,渗杂在血液细胞间质中,导致肌体内环境污染,血液纯质的改变。出现血热、血燥、血瘀,蕴积滞阻过多导致瘟毒发于肌肤。长年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日久耗血伤精,肌肤失养,枯燥瘙痒,伤神失眠,摧残身体。头癣的诱因多为精神因素,由于情志内伤、风邪侵袭是本病发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头癣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影响人的美感和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头癣的中成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金银花50 — 80份,丹参10 — 40份,白芍10 — 30份,麦冬10 — 30份,沙参15 — 30份,甘草10 — 40份,僵蚕5 — 25份,芥穗5 — 25份,牛膝10 一 30份,威灵仙5 — 25份,续断5 — 25份,生地10 — 40份,桂枝5 — 15份,黄芩5 — 25 份,生首鸟20 — 50份,鸡血藤10 — 30份,浮萍5 — 25份,赤芍10 — 30份,茯苓5 — 25 份,茺蔚子10 — 30份。上述重量份的药物的优选方案为金银花60 — 70份,丹参20 — 30份,白芍15 — 25份,麦冬15 — 25份,沙参18 — 25份,甘草20 — 30份,僵蚕10 — 20份,芥穗10 — 20 份,牛膝15 — 25份,威灵仙10 — 20份,续断10 — 20份,生地20 — 30份,桂枝5 — 10份, 黄芩10 — 20份,生首鸟30 — 40份,鸡血藤15 — 25份,浮萍10 — 20份,赤芍15 — 25份, 茯苓10 — 20份,茺蔚子15 — 25份。上述重量份的药物的最佳方案为金银花65份,丹参25份,白芍20份,麦冬20份, 沙参20份,甘草25份,僵蚕15份,芥穗15份,牛膝20份,威灵仙15份,续断15份,生地25 份,桂枝8份,黄芩15份,生首鸟35份,鸡血藤20份,浮萍15份,赤芍20份,茯苓15份,茺
3蔚子20份。上述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剂及胶囊装粉剂不同的内服药剂型。上述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滋补肝脾、益气健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驱邪,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头癣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入心、脾、肝、肾径;功效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白芍味苦,酸,性微寒。主冶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 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续断味苦、甘、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冶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疫,痔漏,痈疽疮肿。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功效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僵蚕味辛咸,性平。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 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功效应用发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炒炭)。 主治感冒,头痛,风热目赤,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崩漏下血,便血痔血,产后血晕。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 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入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风湿痹症。本品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为治风湿痹痛要药。生地别名地黄、地髓、阳精、苄根,为玄参科植物。性平、味苦,中医学上以茎藤入药,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主治关节疼痛等症。桂枝味辛、甘、性温。功效作用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生首鸟味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补益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 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浮萍味辛,性寒。无毒。入肺、肝、脾经。功效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主治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赤芍味酸、苦,性凉。入肝、脾经。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等功效。茺蔚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果实。味甘,辛;性微寒;归心包、肝经。功效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全部成分来自于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诸药相和,具有温补肝脾,散风除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驱邪,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头癣,疗效显着,无毒副作用,各种中药制剂服用方便。本发明中成药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和预防头癣,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2、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留醇、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服用方便。3、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不仅可有效的治疗头癣,而且对该病的预防作用也非常明显,特别是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增强药物各自治疗特性,通过通经活络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身体内在的正气和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较好的达到治愈康复效果。下面通过临床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成药对治疗头癣的治疗效果。一、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头癣通常分为白癣、黄癣和黑点癣三种。1、各型头癣的典型皮损表现; 黄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1)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可感染;( 典型皮损为盘状黄豆大小的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愈后形成萎缩性疤痕;C3)病发参差不齐,干枯无光泽,永久性秃发。白癣(1)主要见于儿童(2)典型皮损为初发较大的鳞屑性母斑,周围继发较小的卫星状子斑,青春期后自愈,愈后不留疤痕;⑶病发周边白套,且常距头皮2-3mm处折断。 黑点癣(1)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可感染;(2)典型皮损为多数散在鳞屑性小斑,愈合可有小片疤痕;C3)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端呈黑点状。2、各型头癣的病发特点;黄癣多发于儿童,成人亦可感染;白癣主要是儿童发病;黑点癣儿童和成人均可感染。3、病发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阳性(1)黄癣,镜检为发内菌丝,黄癣痂内关节孢子或鹿角菌丝,培养为黄癣菌; (2)白癣镜检为发内菌丝,发外圆形孔‘养为狗孢子菌或铁锈色小孢子菌;C3)黑点癣镜检为发内链状孢子,培养为紫色癣菌或断发癣菌。5.滤过紫外线灯检查。(1)黄癣 暗绿色荧光;( 白癣亮绿色荧光;C3)黑点癣无荧光。鉴别诊断头癣的分布多沿发根边沿,也有在头部中央分布,大小不一,局部瘙痒,表面鳞屑, 拌有淡红色半透明薄膜,癣的形态多为点滴状、钱币状或盘状、地图状等。起病于头部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或全部,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诊断为头癣,真菌检查阳性即可确诊。凡是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可诊断,其他有助于诊断的表现雷诺现象,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食管蠕动异常,皮肤病理学胶原纤维肿胀和纤维化。头癣综合症,具体其中5条症状的3条,或3条以上加着丝点抗体阳性可诊断。早期诊断(1)临床表现①雷诺现象;②皮肤粗糙干裂脱屑;③关节痛/关节炎。(2)食管功能①排出时间延长;②食管括约肌压及食管下段咽下压下降。(3)肺功能①弥散功能减退;②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慢;③残气闭合气量增加。(4)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丙种球蛋白增高, 皮肤活检可见胶原纤维膨胀及纤维化。(5)参考症状①女性;②不规则发热;③舌系带显著缩短;④弥漫性色素沉着; ⑤面、颈和手掌呈斑纹状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⑥皮肤软组织钙化、红肿、脱屑。确定诊断具备临床症状中至少有两项及食管和或肺功能异常中两项以上者。可能诊断具备5项中3项以上者。需追踪观察或进一步检查者5项中具备2项
者ο二、病例的选择头癣的发病率不分地区、人种和肤色。世界各地均有该病,男女比例大致相等。据有关资料记载发病年龄在5 — 55岁内居多,约占总数的80%,为此,病例的选择以门疹就诊患者为全部病例共38例,按照《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白癣13例、黄癣16例、黑点癣9例。三.疗效判定标准目前各地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进行分级,大体分为4级。基本痊愈皮损大部分恢复正常,仅留轻度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皮肤松解、柔软, 脱皮现象消失;斑珍溃疡愈合,临床伴随之脏腑损害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皮损50%以上恢复正常,皮肤红斑及痒痛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大部恢复。有效皮损稍好转,皮肤红肿、斑珍、脱皮减轻,受损范围缩小,症状与体征稍见好转。无效治疗3个月,皮肤水疱、鳞屑、溃烂症状未见好转或皮损继续扩大,内脏功能未恢复或损害加重。 四、临床用药方法和治疗结果
1、临床用药方法根据患者患病时间、病因及头癣的范围和分布情况,分量用药服用实施例4的片剂,每次5-10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2、治疗结果经临床诊断治疗头癣患者共计42例,男性M例,女性18例,年龄为8-55岁。42 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5例占36 %,显效16例占38 %,有效8例占19 %,无效3例占7 %,总有效率达93%。经过治疗后,患者皮肤红肿水疱、鳞屑脱皮、溃烂痒疼现象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大部恢复,且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及脏腑损害症状检测未发现任何异常。经患者痊愈回访统计,至今未见一例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金银花50份,丹参10,芥穗5份,牛膝10份,威灵仙5份,续断5份,生地10份,桂枝5份,黄芩5份,生首鸟20份,鸡血藤10份,浮萍5份,赤芍10份,茯苓5份,茺蔚子10 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丹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丹剂。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金银花80份,丹参40份,白芍30份,麦冬30份,沙参30份,甘草40份,僵蚕25 份,芥穗25份,牛膝0份,威灵仙25份,续断25份,生地40份,桂枝15份,黄芩25份,生首鸟50份,鸡血藤30份,浮萍25份,赤芍30份,茯苓25份,茺蔚子3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散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袋装散剂。实施例3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金银花60份,丹参20份,白芍15份,麦冬15份,沙参 18份,甘草20份,僵蚕10份,芥穗10份,牛膝15份,威灵仙10份,续断10份,生地20份, 桂枝5份,黄芩10份,生首鸟30份,鸡血藤15份,浮萍10份,赤芍15份,茯苓10份,茺蔚子1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胶囊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金银花70份,丹参30份,白芍25份,麦冬25份,沙参 25份,甘草30份,僵蚕20份,芥穗20份,牛膝25份,威灵仙20份,续断20份,生地30份, 桂枝10份,黄芩20份,生首鸟40份,鸡血藤25份,浮萍20份,赤芍25份,茯苓20份,茺蔚子2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片剂的制药方法制成片剂,(如普通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等),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如淀粉、蔗糖、乳糖、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实施例5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金银花65份,丹参25份,白芍20份,麦冬20份,沙参 20份,甘草25份,僵蚕15份,芥穗15份,牛膝20份,威灵仙15份,续断15份,生地25份桂枝8份,黄芩15份,生首鸟35份,鸡血藤20份,浮萍15份,赤芍20份,茯苓15份,茺蔚子 2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丸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丸剂,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实施例6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金银花60份,丹参23份,白芍22份,麦冬22份,沙参 22份,甘草25份,僵蚕15份,芥穗15份,牛膝20份,威灵仙15份,续断15份,生地25份, 桂枝8份,黄芩15份,生首鸟30份,鸡血藤22份,浮萍12份,赤芍20份,茯苓15份,茺蔚子2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颗粒剂的制药方法制成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金银花50 — 80 份,丹参10 — 40份,白芍10 — 30份,麦冬10 — 30份,沙参12 — 35份,甘草10 — 40份, 僵蚕5 — 25份,芥穗5 — 25份,牛膝10 — 30份,威灵仙5 — 25份,续断5 — 25份,生地 10 一 40份,桂枝5 — 15份,黄芩5 — 25份,生首鸟20 — 50份,鸡血藤1 一 30份,浮萍5 一 25份,赤芍10 — 30份,茯苓5 — 25份,茺蔚子10 — 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 金银花60 — 70份,丹参20 — 30份,白芍15 — 25份,麦冬15 — 25份,沙参18 — 25份, 甘草20 — 30份,僵蚕10 — 20份,芥穗10 — 20份,牛膝15 — 25份,威灵仙10 — 20份, 续断10 — 20份,生地20 — 30份,桂枝5 — 10份,黄芩10 — 20份,生首鸟30 — 40份,鸡血藤15 — 25份,浮萍10 — 20份,赤芍15 — 25份,茯苓10 — 20份,茺蔚子15 — 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 金银花60份,丹参25份,白芍20份,麦冬20份,沙参21份,甘草25份,僵蚕15份,芥穗15 份,牛膝20份,威灵仙15份,续断15份,生地25份,桂枝8份,黄芩15份,生首鸟35份,鸡血藤20份,浮萍15份,赤芍20份,茯苓15份,茺蔚子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粉剂、片剂、膏剂、汤剂或胶囊装粉剂不同的内服药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硬皮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属皮肤疾病的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金银花60—70份,丹参20—30份,白芍15—25份,麦冬15—25份,沙参18—25份,甘草20—30份,僵蚕10—20份,芥穗10—20份,牛膝15—25份,威灵仙10—20份,续断10—20份,生地20—30份,桂枝5—10份,黄芩10—20份,生首鸟30—40份,鸡血藤15—25份,浮萍10—20份,赤芍15—25份,茯苓10—20份,茺蔚子15—25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2228613SQ2011101565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国敏, 渠淑敏, 王莲芬 申请人:渠淑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