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82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皮肤疾病的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的一种。红斑狼疮起病稳匿或急骤,发作比较凶险,且极易复发,迁延不愈,出没无常。而狼疮病人的皮肤损害除盘状红斑狼疮出现典型的盘状红斑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出现蝶形红斑,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大疱性红斑,有的也出现盘状红斑,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的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每次复发都有可能加重病情。常见于腿、臂、颈部。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经多方验证得知,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1、遗传因素。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该病。据调查黑人亚洲人患红斑狼疮高于白人,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高,同卵孪生中发病率更高。2、感染因素。在SLE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内可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3、内分泌因素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几乎无性别差异。 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无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的因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狼疮和加重红斑狼疮。5、其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食不当,吃了虾、蟹、韭菜、芹菜、蘑菇、无花果和一些豆荚类植物等,住进新装修的房屋,染发等都可以诱发红斑。而目前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药物有中药、西药,但疗效均不令患者满意;而且有些药物毒性较大,治疗过程伤及身体,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当归15 — 25纷,黄芪30 — 40份, 黄精15 — 25份,鸡血藤30 — 40份,鸟梢蛇6 — 12份,秦艽30 — 40份,丹参30 — 40份, 莲子心12 — 22份,玉竹10 — 20份,白芍15 — 25份,白人参6 — 12份,熟地30 — 40份, 浮萍10 — 15份,川连6 — 12份,元参9 一 16份,女贞子30 — 40份,苦参10 — 15份,水牛角10 — 20份。上述药物重量份的优选方案是当归18 — 22纷,黄芪32 — 38份,黄精18 — 22 份,鸡血藤32 — 38份,鸟梢蛇8 — 10份,秦艽32 — 38份,丹参32 — 38份,莲子心15 — 18份,玉竹12 — 18份,白芍18 — 22份,白人参8 — 10份,熟地32 — 38份,浮萍11 一 14 份,川连8 — 10份,元参11 一 14份,女贞子32 — 38份,苦参11 一 13份,水牛角12 — 18 份。上述药物重量份的最佳方案是当归20纷,黄芪35份,黄精20份,鸡血藤35份, 鸟梢蛇10份,秦艽35份,丹参35份,莲子心18份,玉竹15份,白芍20份,白人参10份,熟地35份,浮萍12份,川连9份,元参12份,女贞子35份,苦参12份,水牛角15份。上述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剂及胶囊装粉剂不同的内服药剂型。上述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以调节血流循环,清心火、祛风利湿、益肾解毒、镇疼止痒、凉血化斑、增进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入心、脾、肝、肾径;功效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白芍味苦,酸,性微寒。主冶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 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鸟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秦艽味辛、苦,性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入心、脾、肝、肾径;功效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莲子心味苦,性寒。归入心、肺、肾三经。功能作用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玉竹甘、平,无毒。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止消渴,润心肺。养阴,润燥,除烦, 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白人参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 消渴;便秘;肾虚喘促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肝、胆经。功用主治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 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元参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功效应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 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 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 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搏,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阴,乌须明目。主治用于肝肾阴虚,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阴虚发热。浮萍味辛,性寒。无毒。入肺、肝、脾经。功效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主治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川连味苦,性寒。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 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水牛角味苦,性冷,无毒。入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 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全部成分来自于中国《药典》第五版收载的药物,诸药相和共具有温补肝脾,散风除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驱邪, 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各种中药制剂服用方便。本发明中成药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和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2、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品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留醇、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且服用方便。3、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不仅可有效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而且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预防作用也非常明显,特别是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增强药物各自治疗特性,通过通经活络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身体内在的正气和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较好的达到治愈康复效果。下面通过临床应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成药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一.临床诊断标准由于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累及的组织和器官较多,病情复杂,特别是早期不典型患者或仅有一、二个脏器受累者,或无皮疹,甚至无临床表现的。现采用的为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在1982年经修正的诊断标准,共11项①颧颊部红斑;②盘状狼疮; 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非侵蚀性关节炎;⑥蛋白尿(> 0. 5g/d)或尿细胞管型;⑦癫痫发作或精神病;⑧胸膜炎或心包炎;⑨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 1500/讓;3)或血小板减少(< ΙΟΟΟΟΟ/πιι );⑩抗ds_DNA抗体或抗Sm抗体或 LE细胞或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符合以上四项或四项以上始能确诊,该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达96%,倘结合皮肤狼疮带试验和活组织检查,更可高诊断率。而红斑狼疮的国内临床诊断标准为上海风湿病学会(1987)提出的诊断标准有, (1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1 光敏感;(1 口鼻腔粘膜溃疡;(1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15)胸膜炎或心包炎;(6)癫痫功精神症状;(17)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⑶血小板< 10X109/L(10万/mm3)或白细胞< 4X109/L(4000/mm3)或溶血性贫血;(9)抗核抗体阳性;(10)抗dsDNA抗体阳性或LE细胞阳性;(11)抗Sm抗体阳性;(12) C3降低;(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病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SLE。 本标准的敏感性为95. 5%,特异性为96. 7%,特别对早期病例,敏感性较ARA的为高。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为红斑狼疮的其中的一种,临床诊断标准1、血管病变。表现为小血管(小动脉或微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2、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萎缩,基底细胞或真皮基层液化变性或坏死,伴真皮和表皮连接部水肿。3、肾脏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及尿检异常的病人,进行活组织用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时100%有肾脏病变,侵害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3、心脏的改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半的病人累及心脏,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及心内膜病变。4、其他。在滑膜、浆膜均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有细胞增生及小血管类纤维素坏死。神经系统病变有弥漫性神经细胞减少、小血管炎、微小梗塞、坏死及出血。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分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邪热伤肝型、 脾肾阴虚型及风湿热痹型。
6
检查依据1、血常规检查。血清中抗病毒抗体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内可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2、X线检查。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异常,体内可产生许多种物质,作为致热源而使机体发热。约80%的病人可有发热,大多数为高热,约12%的病人表现为低热。有一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就是不明原因的发热。红斑皮疹80%以上的病人有皮肤损害,红斑、皮疹呈现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红斑狼疮特征表现特征表现。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在上臂肘背、掌背、指节、趾节背面、手掌、足底部等部位亦可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 多形红斑等。粘膜溃疡和脱发约有1/5病人有粘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鼻、腔等,出现无痛性粘膜溃疡。如有继发感染可有疼痛。关节疼痛有90%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各个病期都可能发生。关节痛有的于发病前数年已经出现,有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触痛和积液, 呈急性关节炎表现。受累部位多见的有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趾节等,常有对称性。部分病人有晨僵。有些病人关节病程较长,也有病人只有短时出现,甚至为一过性关节痛。典型病例姜桂红,女,46岁,家住芝罘区黄务办事处,家庭妇女。症状在上臂肘背、掌背、指节、趾节背面、手掌、足底部等部位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多次到医院就诊,均无效果,造成精神压力和肢体痛苦。贾桂平,男,52岁,牟平区高陵镇,农民。症状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形状有环形红斑、并拌有关节疼痛等。多方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 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肢体痛苦。二.病例的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随地区、人种肤色而异,我国人群中患病率较少,据有关资料记载发病年龄在20-50岁内居多,约占总数的80%,为此,病例的选择以门疹就诊患者为全部病例共21例,按照《临床诊断标准》诊断局限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患者16例、 系统盘状红斑狼疮疾病5例。三.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缓解(近期控制)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活动。2.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能参加轻工作,恢复一般活动。3.好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4.无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改善不明显或恶化、死亡。四、临床用药方法和治疗结果1、临床用药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观察病状体征和化验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确诊。当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通常采用口服本发明实施例的中成药,达到养阴补血,疏风散热,除湿通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凉血解毒,化瘀通络。对于特殊患者也可采用内服加外用相结合治疗方法。其中内服服用实施例4的片剂,每次5-9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饭前半小时服用。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外用将实施例2的袋装散剂药物,放入容器内进行加热至沸腾30分钟,而后保温,将患部置容器上方熏蒸或浸洗患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或用药水浸洗患部,2.临床治疗效果本发明人从2007 — 2010年四年内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者21例,男性9例, 女性12例,年龄为18-55岁。21例患者中临床缓解5例^ 23.8%,显效9例占42. 8%,有效5例占23. 8%,无效2例占9. 6%,总有效率达90. 4%。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大部恢复,且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及脏腑损害症状检测未发现任何异常。经患者痊愈回访统计,至今未见一例复发。典型病例介绍1、刘同亮,男,49岁,家住烟台市芝罘区,银行干部,后背及腰部皮肤在上臂肘背、 掌背、指节、趾节背面、MM、足底部等部位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 多形红斑等。多次利用偏方或到医院就诊,均无效果,使用本药物配方(内服、外用)一个疗程后,皮肤皮肤苞珍、红斑、疼痛、肢节酸痛减轻,三个疗程后,后背及腰部皮肤红斑、疼痛, 发热、肢节酸痛症状消失,九个疗程后,患部皮肤恢复正常。2、王德华,男,32岁,家住招远市辛庄镇,教师,皮肤鼻梁、额部、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形状有环形红斑、并拌有关节疼痛等。多次到医院就诊,均无显著效果,使用本药物配方(内服、外用)一疗程后,皮肤结节,灼热疼痛、发热减轻,三个疗程后,红斑、灼热疼痛、发热,口渴烦躁、关节肿痛消失,九个疗程后,患部皮肤恢复正常。3张惠平,女,40岁,家住莱西市望城镇,职工,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形状有环形红斑、并拌有关节疼痛等。多方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 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肢体痛苦。使用本药物配方(内服、外用)一疗程后,皮肤红肿、手足发冷症状减轻,三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九个疗程后,患部皮肤恢复正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当归15纷,黄芪30份,黄精15份,鸡血藤30份,鸟梢蛇6份,秦艽30份,丹参30份,莲子心12份,玉竹10份,白芍15份,白人参6份,熟地30 份,浮萍10份,川连6份,元参9份,女贞子30份,苦参10份,水牛角1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丹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丹剂。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当归25纷,黄芪40份,黄精25份,鸡血藤40份,鸟梢蛇12份,秦艽40份,丹参40份,莲子心22份,玉竹20份,白芍25份,白人参12份,熟地40 份,浮萍15份,川连12份,元参16份,女贞子40份,苦参15份,水牛角20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散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袋装散剂。
实施例3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当归18纷,黄芪32份,黄精18份,鸡血藤32份,鸟梢蛇8份,秦艽32份,丹参32份,莲子心15份,玉竹12份,白芍18份,白人参8份,熟地32 份,浮萍11份,川连8份,元参11份,女贞子32份,苦参11份,水牛角12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胶囊剂的制药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当归22纷,黄芪38份,黄精22份,鸡血藤38份,鸟梢蛇10份,秦艽38份,丹参38份,莲子心18份,玉竹18份,白芍22份,白人参10份,熟地38 份,浮萍14份,川连10份,元参14份,女贞子38份,苦参13份,水牛角18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片剂的制药方法制成片剂,(如普通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等),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如淀粉、蔗糖、乳糖、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实施例5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当归20纷,黄芪35份,黄精20份,鸡血藤35份,鸟梢蛇10份,秦艽35份,丹参35份,莲子心18份,玉竹15份,白芍20份,白人参10份,熟地35 份,浮萍12份,川连9份,元参12份,女贞子35份,苦参12份,水牛角1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丸剂的制药方法制成丸剂,并赋予常规的药物赋形剂。实施例6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药材当归18纷,黄芪32份,黄精20份,鸡血藤32份,鸟梢蛇10份,秦艽32份,丹参32份,莲子心18份,玉竹15份,白芍18份,白人参10份,熟地32 份,浮萍12份,川连9份,元参12份,女贞子32份,苦参12份,水牛角1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各药材原料按照常规制备颗粒剂的制药方法制成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当归 15 一 25纷,黄芪30 — 40份,黄精15 — 25份,鸡血藤30 — 40份,鸟梢蛇6 — 12份,秦艽 30 一 40份,丹参30 — 40份,莲子心12 — 22份,玉竹10 — 20份,白芍15 — 25份,白人参 6 — 12份,熟地30 — 40份,浮萍10 — 15份,川连6 — 12份,元参9 一 16份,女贞子30 — 40份,苦参10 — 15份,水牛角10 —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当归18 — 22纷,黄芪32 — 38份,黄精18 — 22份,鸡血藤32 — 38份,鸟梢蛇8 — 10份,秦艽32 — 38份,丹参32 — 38份,莲子心15 — 18份,玉竹12 — 18份,白芍 18 — 22份,白人参8 — 10份,熟地32 — 38份,浮萍11 一 14份,川连8 — 10份,元参11 一 14份,女贞子32 — 38份,苦参11 一 13份,水牛角12 — 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当归20纷,黄芪35份,黄精20份,鸡血藤35份,鸟梢蛇10份,秦艽35份,丹参35份,莲子心18份,玉竹15份,白芍20份,白人参10份,熟地35份,浮萍12份,川连9 份,元参12份,女贞子35份,苦参12份,水牛角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硬皮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齐 、丹齐 、散剂、片剂、膏剂、汤剂及胶囊装粉剂不同的内服药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硬皮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成药,属皮肤疾病的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当归15—25份,黄芪30—40份,黄精15—25份,鸡血藤30—40份,鸟梢蛇6—12份,秦艽30—40份,丹参30—40份,莲子心12—22份,玉竹10—20份,白芍15—25份,白人参6—12份,熟地30—40份,浮萍10—15份,川莲6—12份,元参9—16份,女贞子30—40份,苦参10—15份,水牛角10—20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228619SQ2011101565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国敏, 渠淑敏, 王莲芬, 董娜 申请人:王莲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