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20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线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实验动物胰腺小型射频线圈。
背景技术
动物线圈是指对在生物学或医学中使用的动物,如猪、兔子等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在磁共振影像系统(MRI)中,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均匀性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一般的磁共振影像系统中,通常采用整体射频线圈取得最佳激发场均匀性。整体射频线圈是系统中最大的射频线圈。但是,如果针对猪的内脏例如胰腺这种相对小的部位,使用较大的线圈接收,则会产生较低的信噪比(SNR),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接受线圈与参与成像的信号发生组织距离较远。虽然对于实验动物,可以采取 开腹的手段,使整体射频线圈尽量靠近脏器,但由于整体射频线圈体积相对太大,不能伸入动物体内,难以均匀贴近所需探测部分,实际的成像质量不佳。另外,目前还没有针对实验动物胰腺的专用线圈,往往借用昂贵的人体整体射频线圈,这一方面容易造成损坏,同时也不符合卫生规定。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磁共振成像的专用射频线圈,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磁共振成像的专用射频线圈,通过设计可内置使用的对应实验动物胰腺外形的小型线圈装置,实现了线圈可紧密贴合被探测部位进行成像,使接收线圈产生均匀的磁场,并获得高的信噪比,从而有效提高了成像质量。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包括线圈外壳及其内部的线圈电路,其特征是设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床板,床板上装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装有驱动盒的支撑板,驱动盒通过塑料软管连接弧形线圈外壳,弧形的结构设计可满足线圈有效贴合动物胰腺的要求;线圈电路由4 6个方形接收通道按直线排列构成,并弯折成与线圈外壳具有同样的弧形,可保证各通道的信噪比,并形成与实验动物胰腺大小相适应的F0V。所述塑料软管有2根,并列连接驱动盒和线圈外壳,可增加平衡性。所述床板两侧设有动物的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可调,用以适应实验动物的高度。所述线圈电路是靶向性相控阵线圈电路。使用时将线圈伸入已开腹的实验动物体内,并与胰腺贴合,以达到最佳的探测效
果O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线圈可内置使用,能紧密贴合实验动物胰腺进行成像,使接收线圈产生均匀的磁场,并获得高的信噪比,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达到小叶间导管水平(O. 3 O. 5mm),从而有效提闻了成像质量。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线圈电路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的本发明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设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床板1,床板上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连接装有驱动盒3的支撑板4,驱动盒通过2根并列设置的塑料软管5连接弧形线圈外壳6。在床板两侧设有动物的固定锁扣7。支撑板的高度可通过旋钮8调节,用以适应实验动物的高度。·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线圈电路,线圈电路由4 6个方形接收通道按直线排列,构成靶向性相控阵线圈电路。图示的是由4个方形接收通道按直线排列构成的线圈电路。将线圈电路弯折成与线圈外壳具有同样的弧形,使用时将线圈外壳伸入活体开腹的实验动物体内,能紧密贴合实验动物胰腺进行成像,使接收线圈产生均匀的磁场,并获得高的信噪t匕,从而有效提高了成像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包括线圈外壳及其内部的线圈电路,其特征是设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床板,床板上装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装有驱动盒的支撑板,驱动盒通过塑料软管连接弧形线圈外壳;线圈电路由4 6个方形接收通道按直线排列构成,并弯折成与线圈外壳具有同样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其特征是塑料软管有2根,并列连接驱动盒和线圈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其特征是床板两侧设有动物的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其特征是支撑板的闻度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其特征是线圈电路是靶向性相控阵线圈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胰腺的小型射频线圈,包括线圈外壳及其内部的线圈电路,其特征是设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床板,床板上装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装有驱动盒的支撑板,驱动盒通过塑料软管连接弧形线圈外壳;线圈电路由4~6个方形接收通道按直线排列构成,并弯折成与线圈外壳具有同样的弧形。本线圈可内置使用,能紧密贴合实验动物胰腺进行成像,使接收线圈产生均匀的磁场,并获得高的信噪比,从而有效提高了成像质量。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2841326SQ2011101681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陆建平, 李跃华, 李延军, 王利平 申请人:陆建平, 李跃华, 李延军, 王利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