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43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装置于人体脊椎的相邻椎体棘突(spinous process)间,具有一中置件及一或多固定件,可相对接近压迫两个弧形侧片,更进一步迫紧固定于该椎体棘突上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脊椎病症,除外伤骨折所造成的伤害外,其余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在于椎间盘产生病变或老化萎缩,使得脊椎椎间间隙缩小,椎间关节与关节间的神经孔(椎间孔)也相对缩小,而压迫至脊髓神经根,产生麻痹或疼痛感所致。而目前一般对上述问题的治疗方式,除植入椎弓根钉(Pedicle screw)及连杆 (rod)以拉开椎间间隙,或植入人工椎间盘填充物(Disk cage,or spacer)填塞椎间,将脊椎椎间垫高,拉开神经孔间隙之外,就没有一种较更手术简单、安装容易,且又安全有效的人工脊椎植入物,来解决此一问题。故欲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将椎骨间的神经孔扩大,舒解被压迫的脊髓神经根,但又要使手术简单有效,并保留最后脊椎手术的最大机会,且该上下节邻近椎骨可以完全固定稳定。及或可更进一步将该上下椎体的椎骨棘突,以该装置使其生长融合成一体, 增加安装术后的稳定性,便更可治疗此一上下二相邻近脊椎椎体不稳定,所造成的神经疼痛不适。因此,直接将上下两节相邻近的脊椎,以特别装置撑开脊椎棘突(spinous process),且完全迫紧固定稳定,保留最后植入椎弓根钉(Pedicle screw)的机会,即可有效解决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形,而创新发明一种新「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以改善前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将本发明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植入至人体脊椎上椎体的棘突(spinous process)与下椎体棘突间,有效解决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形。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在一主体设一横孔,并将两个弧形侧片连结在该主体二端,且该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一穿孔,并由该弧形侧片的夹紧段固定于该椎体棘突,再将一中置件穿入该主体的横孔,以连结该主体及该弧形侧片,最后将一或多个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一端或二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设有至少一固定孔段或一止挡部,由至少一固定件固定于该固定孔段或一迫紧端上,及朝向该主体移动固定时,使该弧形侧片产生变形,压迫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以使该上、下夹紧段更进一步迫紧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装设于一脊椎上、下椎体的棘突(spinous process)间,由一主体、两个弧形侧片、一中置件及一或多固定件,可与该上、下椎体棘突直接接触、撑开,并迫紧稳定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由一主体横向二端连结两个弧形侧片,及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固定于该棘突,再由一中置件穿过该弧形侧片及该主体,最后使用一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一或二端,及移动可更进一步将该上、下夹紧段,迫紧固定于脊椎棘突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提供由一中置件二端设有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 或一端设一止挡部为一凸缘,及该弧形侧片厚度不一,设有多条凸起肋条,且受压迫时会产生S变形,及该上、下夹紧段尖突的尖点非同一直线相对,且该尖突非同一长度,及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设切缝成多片并列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故本发明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为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spinous process)与一脊椎下椎体棘突间,由一主体与该上、下椎体棘突接触,该主体的横向穿设有一横孔,再由两个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一穿孔,并与该主体横向的二端连结,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可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再用一中置件及多个固定件,并将该中置件穿入该主体横孔,连结该弧形侧片及该主体后,使用该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二端,由于该中置件二端设有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该固定件能够利用环套、插入或螺入于该固定孔段上的一层段、孔或螺纹,该固定件环套、插入或螺入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层段、孔或螺纹上时,推紧该弧形侧片接触该上、下椎体棘突,及该固定件朝向该主体更接近的次一层段、 孔或螺纹,环套、插入或螺入固定时,使得该弧形侧片产生一变形,压迫该上、下夹紧段的多个尖突紧密刺入该上、下椎体棘突中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二端设有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层叠柱状段,及依序向该主体方向,并环设多个环状阶梯,而该固定件为一弹性固定垫片,能够套合于该环状阶梯上。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层叠柱状段,及依序向该主体方向,穿设多个孔或螺孔,而该固定件为一插栓或螺钉,能够插入或螺入于该孔或该螺孔。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依序向该主体方向,设有多个螺纹的螺纹段,而该固定件为一螺帽,能够螺入该螺纹段。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侧片受该固定件压迫时,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产生一相对远离变形,及中间段产生一相对接近变形的S形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设有多个尖突,其中两两相对的该尖突的尖点为非同一直线相对的错位设置,及该尖突为非同一长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设有一或多条切缝,使该上、下夹紧段侧片形成多片并列。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侧片上设有多条凸起肋条,或切削多条凹下沟槽,增加下压力量及固定稳定,防止该弧形侧片产生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的两边厚度,较其中间段为厚,使该弧形侧片能够凭借中间段较薄,受力时产生下压力量,使该弧形侧片更紧密结合于该上、下椎体棘突,并由该中间段上所设置多条直向、横向或斜向的凸起肋条,以增加固定稳定。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进一步为一鞍型件,具有一底板连结二直立板,该底板及该直立板连结创造出一容置空间,能够填充入人工骨,让该上、下椎体棘突可生长融合成一体,及该直立板的横向穿设有该横孔,供该中置件穿入连结,或该主体底部设为一类似尖形,方便植入至该上、下椎体棘突间。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spinous process)与一脊椎下椎体棘突间,由一主体的上下表面与该上、下椎体棘突接触,且该主体的横向穿设有一横孔,将分别设有一穿孔的两个弧形侧片,与该主体横向的二端连结,由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再将一中置件穿入该主体的横孔,以连结该主体及该弧形侧片,最后将至少一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另一端,此外,在该中置件一端设有一止挡部,另一端设有一迫紧端,当该中置件穿过该弧形侧片穿孔,及穿入该主体横向的横孔后,使该中置件另一端的迫紧端自该另一弧形侧片的穿孔穿出,再使用该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的迫紧端,及该固定件朝向该主体移动固定时,让该中置件的止挡部与该固定件接触,进而使得该弧形侧片产生一变形,以压迫设在该上、下夹紧段的多个尖突,并由该尖突紧密地刺入该上、下椎体棘突。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的止挡部为一凸缘,抵紧于该弧形侧片穿孔的周缘。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的迫紧端为一螺纹段,而该固定件为一螺帽,能够螺紧固定于该中置件的迫紧螺纹段。在本实施例中,该螺帽固定件上进一步设有一锁紧孔,配合一锁紧螺丝,将该螺帽固定件锁紧于该中置件上。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置件的迫紧端为一环状阶梯段,而该固定件为一弹性固定垫片,能够套合于该中置件的环状阶梯迫紧端,及该弹性固定垫片能够进一步朝向该主体方向,套合固定于该环状阶梯迫紧端的次一阶段。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所指的上、下、前、后,指就接受手术的病人于手术台上就趴姿姿势,相对于其自体脊椎脊柱,向上、向下或向病人头、脚的区别上下,正常目视方向为前,反之为后。又顶、底则为所指定的该部位,各相对平均值的向上或向下极点而言,并以图示及附图标记指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一中置件及一或多固定件, 可相对接近压迫两个弧形侧片,更进一步迫紧固定于该椎体棘突上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


图la、图Ib为本发明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较佳具体例分解示意图;图Ic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二侧片前中后段厚度差异示意图;图Id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二侧片中间段设有多条直向、横向或斜向的凸起肋条示意图;图Ie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二侧片设有多条凸起肋条,或切削多条凹下沟槽示意图;图If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一主体底部设为类似尖形示意图;图2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多个尖突相对错位设置及高度差示意图;图3a、图北为本发明另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较佳具体例分解示意图;以及图如、图4b及图5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的具体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 (spinous process)与一下椎体棘突间结合固定及受力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分别参阅图la、图Ib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包含一主体11,两个弧形侧片12、13,一中置件14,及多种样式的多个固定件15、16、17 ;该装置10 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21 (spinous process)与一脊椎下椎体棘突22间(如图如所示)°该主体11的上下表面与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接触,其横向穿设有一横孔111 ; 该弧形侧片12、13,分别设有一穿孔121、131,并与该主体11横向的二端连结,该弧形侧片 12,13的上下分别设有一夹紧段122、123、132、133,能够夹紧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21、 22 ;及该中置件14穿入该主体11的横孔111,连结该弧形侧片12、13及该主体11,而该固定件15、16、17,则以不同的方式固定于该中置件二端141、142。其中,该中置件的二端141、142设有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种形状类似层次相迭的柱状段,其依序向该主体11的方向,环设多个环状阶梯143。该固定件 15、16、17,则选自一种弹性固定垫片,能够套合固定于该环状阶梯143上。又该中置件二端141、142的固定孔段,其亦可为依序向该主体11方向,穿设有多个孔144或螺孔145,该固定件15、16、17则配合选自一插栓16或螺钉17,能够插入或螺入于该孔144或螺孔145中固定。在图Ib中,该中置件14 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依序向该主体11方向,设多个螺纹的螺纹段146,该固定件配合15、16、17亦可选自一螺帽18,用来螺入该螺纹段146中固定。该固定件15、16、17、18,则能够环套、插入或螺入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层段阶梯143 或孔144、145或螺纹146上时,推紧该弧形侧片12、13,以接触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再者,该固定件15、16、17、18朝向该主体11更接触到次一层段阶梯143或孔144、 145或螺纹16,则使用环套、插入或螺入固定时,使得该弧形侧片12、13产生一变形,压迫该上、下夹紧段122、123、132、133上所设的多个尖突124、134紧密刺入该上、下椎体棘突21、 22中固定。在图Ic中,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其中该弧形侧片12、13的上、下夹紧段 122、123、132、133厚度,则设计为较其中间段为厚,使该弧形侧片12、13能够凭借中间段较薄,受力时产生下压力量,使该弧形侧片12、13更紧密结合于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在图Id中,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其中该弧形侧片12、13的中间段上,则设有多条直向、横向或斜向的凸起肋条126、136,增加固定稳定性,并防止该弧形侧片12、13 旋转。又,在图Ie中,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其中该弧形侧片12、13另可设计为具有多条凸起肋条127,或切削多条凹下沟槽128,以增加下压力量及固定稳定,防止该弧形侧片12、13产生旋,及该主体11进一步亦可设计为一鞍型构件,具有一底板112连结二直立板113,该底板112及该直立板113连结创造出一容置空间114,其能够填充入人工骨,让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可生长融合成一体,及该直立板113横向穿设有该横孔115,以供该中置件14穿入连结。在图If中,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其中该主体11的底部设为一类似尖形 116,使该主体11方便植入于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间。请参阅图2所示,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10,其中该弧形侧片12、13的上夹紧段 122、132及下夹紧段123、133,设有多个尖突124、134,两两相对的该尖突124、134的尖点, 为如图上虚线箭头所示,并非同一直线相对的错位设置。又,该上、下夹紧段122、132的尖突124、134如图上双虚线延伸线所示,其并非同一长度。而该弧形侧片12、13的上夹紧段122、132,及下夹紧段123、133,设有一或多条切缝125、135,使该上、下夹紧段的弧形侧片12、13,形成如栅栏状的多片并列,并可依据不同位置自动分开调整贴合的侧片。请分别参阅图3a、图北所示,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30,同样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21 (spinous process)与一下椎体棘突22间,其包含一主体 31,两个弧形侧片32、33,一中置件34,及多种样式的多个固定件35、36、37、38 ;该主体31的上下表面与该上、下椎体棘突21、22接触,该主体31的横向穿设有一横孔311,该弧形侧片32、33,分别设有一穿孔321、331,并与该主体31横向的二端连结,该弧形侧片32、33上、下分别为一夹紧段322、323、332、333,能够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21、 22,当该中置件34穿入该主体31的横孔311,以连结该弧形侧片32、33及该主体31,由该固定件35固定于该中置件34的另一端。其中,该中置件34—端设有一止挡部341,另一端设有一迫紧端342,该止挡部341 为一凸缘,可抵紧靠于该弧形侧片32、33的穿孔321、331的周缘,而该迫紧端342为一螺纹段,当该固定件35为一螺帽,则可螺紧固定于该中置件34的迫紧端342。又该螺帽固定件35上,则进一步设有一锁紧孔351,配合一锁紧螺丝352,将该螺帽固定件35锁紧于该中置件34上。在图北中,该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30,该中置件34的迫紧端342亦可设计成为一环状阶梯段;343,该固定件36为一弹性固定垫片36,能够套合于该中置件34的环状阶梯迫紧端343,及该弹性固定垫片36可进一步朝向该主体31方向,套合固定于该环状阶梯段 343的次一阶段。又该中置件34的迫紧端342,亦可依序向该主体31方向,穿设有多个孔344或螺孔345,该固定件37、38则就配合为一插栓37或螺钉38,以便插入或螺入于该孔344或螺孔345中固定。请分别参阅图4a、图4b及图5所示,该中置件34穿过该弧形侧片32的穿孔321, 再穿入该主体31横向的横孔311,使该中置件34另一端的迫紧端342,则穿出该另一弧形侧片33的穿孔331,再由该固定件35固定于该中置件34的迫紧端342,当该固定件35朝向该主体31移动固定时,该中置件34的止挡部341会与该固定件35接触,使得该弧形侧片32、33产生一类似S形变形,以压迫该弧形侧片32、33的上、下夹紧段322、323、332、333 的多个尖突324、334紧密刺入该上下棘突21、22中固定。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与一下椎体棘突间,包含一主体,其上、下表面与该上、下椎体棘突接触,且该主体的横向穿设有一横孔; 两个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一穿孔,并与该主体横向的二端连结,该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上、下夹紧段,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一中置件,穿入该主体的横孔,以连结该主体及该弧形侧片;及至少一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的二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的二端设有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该固定件能够环套、 插入或螺入于该固定孔段上的一层段、孔或螺纹,该固定件环套、插入或螺入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层段、孔或螺纹上时,推紧该弧形侧片接触该上、下椎体棘突,及该固定件朝向该主体更接近的次一层段、孔或螺纹,环套、插入或螺入固定时,使得该弧形侧片产生一变形,压迫该上、下夹紧段的多个尖突紧密刺入该上、下椎体棘突中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层叠柱状段,该层叠柱状段依序向该主体方向环设多个环状阶梯,该固定件为一弹性固定垫片,以套合于该环状阶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层叠柱状段,该层叠柱状段依序向该主体方向,穿设多个孔或螺孔,该固定件为一插栓或螺钉,以插入或螺入于该孔或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二端的多个依序分层设置的固定孔段,其为一依序向该主体方向设有多个螺纹的螺纹段,该固定件为一螺帽,能够螺入该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设有多个所述的尖突,所述的尖突两两相对,且该尖突的尖点为非同一直线相对而呈错位设置,该尖突为非同一长度,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设有一或多条切缝,使该夹紧段侧片形成多片并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弧形侧片上设有多条凸起肋条,或切削多条凹下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为一鞍型件,其具有一底板,并连结两个直立板,该底板及该直立板连结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直立板横向穿设有该横孔,供该中置件穿入连结。
8.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装设于一脊椎上椎体的棘突与一下椎体棘突间,其包含;一主体,其上、下表面与该上、下椎体棘突接触,且该主体横向穿设有一横孔; 两个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一穿孔,并与该主体横向的二端连结,该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上、下夹紧段,固定于该上、下椎体棘突上;一中置件,穿入该主体的横孔,以连结该主体及该弧形侧片;及一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的一端设有一凸缘止挡部,用来抵紧于该弧形侧片穿孔的周缘, 而另一端设有一迫紧端,该中置件分别穿过该侧片的穿孔及该主体横向的横孔,该中置件另一端的迫紧端则穿出该另一弧形侧片的穿孔,该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的迫紧端,及该固定件朝向该主体移动固定时,该中置件的凸缘止挡部便与该固定件接触,使得该弧形侧片产生一变形,压迫该上、下夹紧段的多个尖突紧密刺入该上、下椎体棘突中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的迫紧端为一螺纹段,及该固定件为一螺帽,能够螺紧固定于该中置件迫紧螺纹段,该螺帽固定件上进一步设有一锁紧孔,配合一锁紧螺丝,将该螺帽固定件锁紧于该中置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的迫紧端为一环状阶梯段,该固定件为一弹性固定垫片,能够套合于该中置件的环状阶梯迫紧端,该弹性固定垫片便可进一步朝向该主体方向,套合固定于该环状阶梯迫紧端的次一阶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脊椎棘突迫紧固定装置,装设于一脊椎椎体的棘突间,在一主体设一横孔,并将两个弧形侧片连结在该主体二端,且该弧形侧片分别设有一穿孔,并由该侧片的夹紧段固定于该椎体棘突,再将一中置件穿入该主体的横孔,以连结该主体及该弧形侧片,最后将一或多个固定件固定于该中置件一端或二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置件设有至少一固定孔段,该固定件朝向该主体移动固定时,使该弧形侧片产生变形,压迫该弧形侧片的上下夹紧段,凭借该上、下夹紧段更进一步迫紧固定于该椎体棘突。
文档编号A61B17/70GK102440832SQ2011101765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叶中权 申请人: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