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269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药食两用的植物药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肺热咳嗽常见病机为风燥伤肺及肺阴虚所致,风燥伤肺证见喉痒干咳, 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 头痛,微恶寒,身热。肺阴亏虚证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咳嗽严重者以致不能睡眠,声带嘶哑。肺燥咳嗽是中医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于阴虚肺燥所致。治疗大多采用复方枇杷膏或鲜竹浙,这些药剂多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其不足点则是药性偏寒,对有些阴虚病人不适。众所周知,所有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对人体带来副作用,尤其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日积月累,毒副作用更大。 现在,已经有很多毒副作用大的化学药品被禁止使用,而选择药食同源药材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同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中药制剂的副作用也是中药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它以复方形式制成制剂,可以治疗肺虚燥咳,具有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除此之外,本发明还要提供这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别之处是,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为黄精10 40、玉竹10 40、桔梗10 40、胖大海10 40、桑叶10 40及小枣10 40。上述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原料药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 50的绿茶。—种制备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小枣洗净,置10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 1. 25,再加入果胶0. 1% 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成品。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00 170°C 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加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0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叶粉成粗粉,混勻,用无纺布分包成袋泡剂既得。本发明药剂秉承祖国医学精华,依据中医养生理念,精选兼具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中草药及食品配方,经过加工制备成具有治疗、营养、滋补作用的膏滋、袋泡茶、冲泡颗粒等剂型,可以适应不同服药习惯的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剂既能滋阴润肺、祛痰利咽,又能疏风清热,治疗肺虚燥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发明制剂原料药均为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药材,无任何毒副作用,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有毒中间物,口感好,患者依从性强,适于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制剂辩证分型适用于肺热咳嗽症状。中医认为,肺热咳嗽常见病机为风燥伤肺及肺阴虚所致,风燥伤肺证见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恶寒,身热。肺阴亏虚证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 ,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咳嗽严重者以致不能睡眠,声带嘶哑。本品组方简单合理,在“清肺止咳”的基础上,益气养阴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本发明制剂由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绿茶等原料药组成。组方中小枣补中益气、补气养阴、健脾益胃补五脏之不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枣除含有以上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枣中所含的环磷酸腺苷参与机体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及抗体的合成,从而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枣还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和抗过敏的作用;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精及玉竹均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治疗肺部及咽喉部位的感染;桔梗可以宣开肺气,祛痰止咳,利咽开音;胖大海能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橘皮具有益脾胃、破滞气作用;杏仁止咳嗽,消痰润肺。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绿茶中的这些天然物质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全方合用以黄精、玉竹、小枣滋阴润肺为君,桔梗祛痰利咽,杏仁消痰润肺,胖大海清热润肺,桑叶疏风清热,橘皮破滞气为佐使,全方共奏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之作用。为方便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剂为膏滋、袋泡茶、冲泡颗粒等剂型。以下按剂型不同、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小枣400g、黄精300 g、玉竹200 g、橘梗100 g、胖大海100 g、桑叶100g。 将小枣洗净,置150°C烘箱中烘2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10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3倍的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再加入果胶0. 1% 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 包装即得膏滋成品。实施例2 称取小枣100g、黄精100 g、玉竹400 g、橘梗200 g、胖大海50 g、桑叶
50 g。将小枣洗净,置100°C烘箱中烘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的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25,再加入果胶0. 1% 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膏滋成品。。实施例3 称取小枣300g、黄精400 g、玉竹100 g、橘梗400 g、胖大海400 g、桑叶 400 g。将小枣洗净,置170°C烘箱中烘1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15倍的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2,再加入果胶0. 1% 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膏滋成品。。实施例4 称取小枣150g、黄精200 g、玉竹200 g、橘梗180 g、胖大海200 g、桑叶 200g。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40°C烘箱中烘1. 5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的10倍的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药的3倍的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 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实施例5 称取小枣250g、黄精300 g、玉竹400 g、橘梗300 g、胖大海150 g、桑叶 300 g绿茶300g。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70°C烘箱中烘1.5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10倍的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入上述原料药总重量3倍的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3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叶粉成粗粉,混勻,用无纺布分包成袋泡剂既得。
本发明制剂服用方法如下膏滋制剂每日三次,饭前空腹服用,每次10 15g,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个疗程。颗粒制剂每日三次,饭前空腹服用,每次3g,温开水冲服,15天为一个疗程。袋泡茶制剂每日三次,饭前空腹服用,每次1袋,每袋3g,开水冲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本发明制剂临床观察如下
观察指标咳嗽症状、口干咽痒症状、头痛症状。咳痰情况。疗效判定1、临床治愈咳嗽症状消失、口干咽痒症状消失、头痛症状消失。2、显效咳嗽症状、口干咽痒症状、头痛症状等明显减轻。3、好转咳嗽症状、口干咽痒症状、头痛症状等减轻。发作次数减少40%以上。4、无效各指标无改变或有加重趋向。
治疗方案
一、对辩证分类具备肺热咳嗽症状,采用本品进行治疗。二、对辩证分类具备肺热咳嗽症状,但同时咳痰较多,肺部有罗音,有肺部感染症状者,应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同时服用本品。服用方法饭前空腹服用,每次10 15g,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个疗程。临床比对分组
a实验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膏滋剂组;b实验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组;
c.实验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袋泡剂组;
d.实验组加对照组(对照药采用养阴清肺口服液);
治疗周期一般15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然后进行症状评分。治疗效果,治疗观天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表1治疗效果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精10 40、玉竹10 40、桔梗10 40、胖大海10 40、桑叶10 40及小枣10 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加入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绿茶5 50。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小枣洗净,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 1.25,再加入果胶0.1% 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称取黄精、玉竹、橘梗、胖大海、桑叶、小枣;将玉竹和桔梗粉成细粉,小枣洗净,置130 170°C烘箱中烘1 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晾干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 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 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 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勻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C热测为1. 10 1. 25,再加入上述玉竹和桔梗细粉烘干,干燥好的浸膏,再粉碎成粉,茶叶粉成粗粉,混勻,用无纺布分包成袋泡剂既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肺燥咳嗽问题。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精10~40、玉竹10~40、桔梗10~40、胖大海10~40、桑叶10~40、杏仁10~40、橘皮10~40及小枣10~40。本发明剂型可以是膏滋、袋泡茶、冲泡颗粒等,具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抗菌消炎的作用,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咽喉肿痛,及咽喉干痒肿痛等症状。它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14GK102366537SQ2011101772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宋千里, 田永庆, 赵金娥 申请人:赵金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