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98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尤其为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肢体术后恢复和偏瘫患者肢体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转动,对肌肉进行牵拉,避免肢体长时间不动导致肌肉萎缩,丧失肢体功能。在传统治疗方法中,这一工作大多由护理人员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时又费力,如果由康复训练器来完成,则可以节约人力、节省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从动组合件、包含床面的床架和置于床面下方床架上的电机、减速机构、主动轴、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连接减速机构输入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支承于床架上,减速机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轴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主动轴,所述从动齿轮连接于从动轴,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传动连接从动组合件连接,所述从动组合件包括从动轴、曲柄、滑杆、连杆、 大腿杆和小腿杆,所述曲柄与从动轴连接,所述床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该滑槽中,所述曲柄、滑杆、连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大腿杆和小腿杆的一端相互铰接,铰接后的大腿杆和小腿杆的一端分别与床架和滑杆转动连接。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对称一侧还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及与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所述从动组合件。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不同轴向部位啮合。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一侧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由一端设有拨叉的拨叉杆、手柄和连接轴组成,主动齿轮上设有卡槽,所述拨叉杆一端的拨叉插接在主动齿轮的卡槽中,拨叉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铰接于床架的手柄一端连接。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动轴上设有滑键,所述主动齿轮设有对应的键槽孔,主动齿轮通过所述键槽孔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主动轴。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动轴沿轴向设有三个球形限位槽,所述主动齿轮的键槽孔的另一侧设有径向限位孔,该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弹簧和限位钢球,在所述拨叉杆的拨动下主动齿轮在主动轴上滑动,通过所述钢球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主动齿轮在主动轴的上受到三个轴向位置限定。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床架上还设有靠背和一长度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靠背的下边缘与床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背后侧及床架转动连接。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床架两侧边分别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与床架铰接,该扶手一侧置有设有销孔的定位块,在对应该销孔的扶手上设有对应的孔, 通过一插销穿接所述销孔和孔,使扶手竖直于所述床面的位置。本发明代替人工帮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大大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本发明通过拨叉调节主动齿轮,可以满足病人不同的训练需要。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拨叉与主动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其上的限位孔和限位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A—A截面视图。
图7为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图8为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图9为主动齿轮同时与两从动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康复训练器主要由电机1、减速机构2、主动轴3、主动齿轮4、第一从动齿轮5、从动组合件6和床架7组成,如图1至图3所示。电机1连接减速机构2的输入轴,减速机构2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3。减速机构2是一具有二级减速的齿轮减速机构。主动齿轮4上设有键槽孔(未画出),主动轴3上设有对应的滑键31,主动齿轮4通过键槽和滑键的配合轴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主动轴。连接于第一从动轴61的第一从动齿轮5和连接于第二从动轴64的第二从动齿轮8置于主动齿轮4的两侧并置于不同的高度,使其分别与主动齿轮的不同轴向部位啮合。第一、第二从动齿轮分别转动连接一从动组合件6。从动组合件6主要由从动轴61、小腿杆63a、大腿杆6 和曲柄滑块机构62组成。 曲柄滑块机构62包含曲柄62a、连杆62c和滑杆62b。曲柄6 与从动轴61连接。床架7 的床面上设有滑槽71,滑杆62b沿滑槽71滑动。滑杆62b与置于床面上侧的小腿杆63a — 端连接,小腿杆63a另一端与d大腿杆6 转动连接,大腿杆6 另一端与床架7转动连接。对照图4,主动齿轮4 一侧设有拨叉组件,该拨叉组件由一端设有拨叉的拨叉杆 94、手柄92和连接轴91组成。主动齿轮4下部设有调节卡槽45,拨叉杆一端的拨叉插接该卡槽中,拨叉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铰接于床架的手柄一端连接。对照图5、图6,主动轴3沿轴向设有三个球形限位槽31,主动齿轮4的键槽孔的另一侧设有径向限位孔41,该孔的外端口用限位螺钉44封住,孔41内装有限位弹簧43和限位钢球42,拧进螺钉42使限位弹簧43产生一定的压缩量并使限位钢球42压入主动轴的限位槽31内。如要调节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或与其中一从动齿轮啮合时,就要通过拨叉杆拨动主动齿轮在主动轴上的不同位置。在扳动手柄92时,通过连接轴91带动拨叉杆94转动,拨叉杆94拨动主动齿轮在主动轴上滑动,通过限位钢球42与限位槽31的配合,使主动齿轮在主动轴上产生三个轴向位置的限位作用,使之与从动齿轮产生三种不同的啮合状况——与两齿轮同时啮合(见图9)或与其中一从动齿轮啮合(见图7或图8)。床架7上还设有靠背72,靠背72下边缘与床架7转动连接,其上部通过可伸缩的支撑杆73与床架7转动连接。支撑杆73为一长度可伸缩的支撑杆,由第一分杆73a与第二分杆73b以及紧定螺钉73c组成。第二分杆73b为空心杆且杆侧开有紧定孔,第一分杆 73a插在第二分杆73b中,紧定螺钉穿过紧定孔,将第一分杆73a固定在第二分杆73b内。 床架7边缘还连有扶手74,扶手74铰接在床架7上,床架7上设有定位块76,且扶手74与定位块76上均设有插销孔通过可拔插的定位销75竖直固定在床架7边缘。腿杆63上设有绑腿,可以将腿固定在腿杆63上。本发明的康复训练器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调节支撑杆73的长度来调节靠背适合的角度,再将定位销75拔出,放下扶手,病人上床,用绑腿将病人的腿固定在腿杆63上,背部靠在靠背72上。使用者根据双腿或单腿训练的需要来扳动手柄,使拨叉杆拨动主动齿轮与相应的从动齿轮啮合,开动电机1,主动轴3转动,带动相应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从动组合件6中的曲柄滑块机构运动,使得对应滑块62b来回运动,带动相应的腿杆做往复屈伸运动,病人腿随之做屈伸运动,进行康复训练。训练中可随时扳动手柄92,调节两侧腿杆的运动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组合件、包含床面的床架和置于床面下方床架上的电机、减速机构、主动轴、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连接减速机构输入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支承于床架上,减速机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轴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主动轴,所述从动齿轮连接于从动轴,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传动连接从动组合件连接,所述从动组合件包括从动轴、 曲柄、滑块、连杆、大腿杆和小腿杆,所述曲柄与从动轴连接,所述床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该滑槽中,所述曲柄、滑块、连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大腿杆和小腿杆的一端相互铰接,铰接后的大腿杆和小腿杆的一端分别与床架和滑块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对称一侧还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及与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所述从动组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不同轴向部位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一侧设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由一端设有拨叉的拨叉杆、手柄和连接轴组成,主动齿轮上设有卡槽,所述拨叉杆一端的拨叉插接在主动齿轮的卡槽中,拨叉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铰接于床架的手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设有滑键,所述主动齿轮键槽孔,主动齿轮通过所述键槽孔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主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沿轴向设有三个限位槽,所述主动齿轮键槽孔的一径向位置设有限位孔,该限位孔内置有限位弹簧,该限位弹簧上放置限位钢球,限位钢球上端高于所述键槽孔面,在所述拨叉杆的拨动下主动齿轮在主动轴上滑动,通过所述限位钢球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主动齿轮在主动轴的上受到三个轴向位置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还设有靠背和一长度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靠背的下边缘与床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背后侧及床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两侧边分别设有扶手, 所述扶手与床架铰接,该扶手一侧置有设有销孔的定位块,在对应该销孔的扶手上设有对应的孔,通过一插销穿接所述销孔和孔,使扶手竖直于所述床面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尤其为一种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从动组合件、包含床面的床架和置于床面下方床架上的电机、减速机构、主动轴、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连接减速机构输入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支承于床架上,减速机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轴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主动轴,所述从动齿轮连接于从动轴,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与之连接的从动轴传动连接从动组合件连接,所述从动组合件包括从动轴、曲柄、滑杆、连杆、大腿杆和小腿杆,所述曲柄与从动轴连接,所述床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该滑槽中。本发明代替人工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大大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
文档编号A61H1/02GK102302405SQ20111019128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储伟俊, 周建钊, 崔俊琦, 涂群章, 王哲, 王强, 赵毅, 闫世春, 黎聪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