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47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一次性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前一个输液瓶滴空之后, 无须开放出液接口向下向外排出输液管下段腔内的滞液及上段腔内的空气便能续液的输液器(附注因其不存在输液瓶滴空之后输液管腔内会进入空气的问题,故以下将其简称为“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临床输液、输血的准备工作中(指往输液器、输血器内充液备输),令护士烦恼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护士能够精心操作,仍不能完全避免设置在茂菲氏滴管[附注本发明将其(含直管形的茂菲氏滴管、开设有嫁接加药口的茂菲氏滴管、锥体形的茂菲氏滴管等已有技术的茂菲氏滴管)简称为“滴斗”;将固定连接在滴斗上部的各式输液导管 (含直管形输液导管、“Y”形输液导管,设有嫁接加药口的“L”形输液导管,配有滴定管/营养袋的输液导管等已有技术的输液导管)统称为“滴管”(附注①因它是位于滴斗顶部的输液导管,故称滴管;②本发明申请文件中的符号“/”指的是“或”);将设置在滴斗顶部、滴定管顶部、滴管上端的插瓶连接器、插瓶连接针(含侧孔针、斜面针及其导压管等)等已有技术的插瓶连接装置统称为“连瓶器”;将设置在滴斗顶部的各款式的输液器进液通路(例如直接设置在滴斗顶部的连瓶器,配有滴管及/或滴定管的连瓶器,配有滴管及/或营养袋的连瓶器等现有技术的输液器进液通路)统称为“进液接口” ;将固定连接在滴斗底部的各款式的现有技术的输液导管(例如直管形输液导管,其塑料管的下端连接有短段胶质管的输液导管,开设有嫁接加药三通口的输液导管等)统称为“输液管”;将设置在输液管末端的乳头形接头、帽扣式接头、活动帽扣式接头、输液三通旋塞等现有技术的输液器出液端口统称为出液接口(亦称输液管末端接头);特予说明]底部上的那条输液管内进入少量空气形成气栓,有时则表现为较多的气泡附着在输液管内壁上,其主要原因是当护士捏挤滴斗抽吸输液容器(指输液瓶、输液袋)内液体的动作稍快稍猛时,滴头排入滴斗腔内的液柱冲击在先进入滴斗腔内的液体而产生气泡,在气泡尚未浮出滴斗腔内的液面时,便伴随着滴斗内的液体进入输液管内,尤其是那些黏稠液体,不仅易于产生气泡,而且气泡上浮的速度很慢,此外,在输液管过度盘曲及充液速度较慢时容易生成附壁气泡(这是因为液体是沿着横置/斜置的输液管内腔的下部向前流动所致)和气栓。为排出输液管内的气栓及/或附着在输液管内壁上的气泡,护士常用手指弹动输液管使气泡、气栓上浮,不仅其操作麻烦费功耗时,而且常因输液管细小,尤其将输液管下段腔内的气栓向上排出,其效果多不理想,这是因为气栓承受着其上方液柱的压力,它内部的张力较大(就像将柿子压成柿饼那样),使气栓的外圆柱表面紧贴输液管内壁,难以形成对流。情急之下,护士常常是向下向外多排放一些液体,至气泡气栓完全排出为止,其结果是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导致病房污染。长期以来,在临床输液、输血的续接液体(下称续液)工作中,令患者精神紧张及护士十分烦恼的一个问题是在前一瓶液体滴空而没有被患者及时发现或来不及续液(例
3如一位护士值夜班遇到多位患者的液体同时滴空)时,空气会进入输液管“上段”腔内, 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问题是①当输液管上段腔内进入“短段”空气时,责任心强的护士常常将输液管自下而上用力地缠绕在自己手指上使输液管变瘪向上挤出输液管内的空气,有时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其操作十分麻烦费功耗时;②当输液管内进入“长段”空气时,护士须先开放出液接口[指分离输液针或自无针(输液)密封接头的接口内拔出输液管末端接头]向下向外排出输液管下段腔内的滞液及上段腔内的长段空气,然后使输液管重新充液,继而重新连接而继续进行滴输,不仅其操作十分麻烦,易造成接口及病房污染,而且常因液体的排出,尤其是贵重液体或对治疗剂量有严格限定的液体的排出而影响疗效和造成浪费;③反复开放出液接口及重新连接输液针,不仅易致少量空气经输液针针栓进入人体, 而且在操作时,其出液接口及输液针针栓上的溢血(其实就是患者血液暴露)滴液常会沾渍护士的手,有被意外传染(职业感染)的危险;④由于担心滴斗滴空后输液管内会进入空气的问题,护士常需频繁地巡视;尤其是患者及陪人总是担心空气会进入人体而心存恐惧而大声疾呼影响他人休息,或在输液瓶内的液体尚未滴完时便呼唤催促护士为其换液或拔针,护士或因繁忙而带液拔针,由此可见,护士、患者及陪人三方均有心理负担;特别是护士,整个上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高度精神紧张的过程。为防止发生医疗问题,许多大的医疗机构根本就不设置护士办公桌椅,使护士不停顿地巡视;本发明设计人曾听到广州某医药大学某附属医院几位护士抱怨其单位…;⑤反复开放出液接口进行排液排气,破坏了输液器、输血器的密闭性,不符合输液输血卫生的基本精神;⑥为防止输液管进气所致的麻烦,当采用输液袋滴输时,绝大部分护士是故意不打开连瓶器的导压口或不插置附配于插瓶连接针的导压管,其结果会导致输液袋内、滴斗及整条输液管内生成残液,护士们常因患者呼唤而带液拔针,或连同输液袋、输液器及其腔内的残液一并丢弃,据测,一般都在20 毫升上、下,这是一个不可接受但又不便处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临床输液/输血工作中,困扰着护理界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滴斗腔内的液体滴空后,输液管下段腔内会有液体停滞现象[前一瓶液体滴空后输液管下段所呈现的液体滞留现象,本发明将其简称为“滞液”;输液/输血结束时输液管下段所呈现的液体滞留现象,本发明将其简称为“残液”;特此说明],其主要原因是静脉内存在压力;其次, 其残液/滞液量的多少可能与静脉压的个体差异,液体的黏度,液体的比重,输液管的粗细程度,输液管的长度[例如设有滴管的输液器、输血器其输液管相对较短,不设滴管(指将连瓶器直接设在滴斗顶壁上)的输液器、输血器其输液管相对较长],患者输液/输血时的体位,输液的部位,输液瓶悬挂的高度及输液管下段的蜿蜒曲迂程度等有关(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输液管上段”是指在滴斗腔内的液体滴空之后进入空气的那段空输液管;本发明所述的“输液管下段”是指在滴斗腔内的液体滴空之后所呈现出滞液/残液现象的那段输液管,它是相对于滞液液面上方的那段空输液管而言。故本发明所述的“输液管上段”及“输液管下段”是一个广义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代替词,这样描述起来不会太拗口,并非把输液管平均分为3、5、7、9……段之后所示的“上段”及“下段”,也不是把输液管平分为2、4、6、 8……段之后所示的“上段”及“下段”。换言之,本发明所谓的“输液管上段”是指在输液输血时,尽可能将输液瓶、输血袋的位置调高,使输液管大体上处于竖直状态,或者说使输液管不过度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其滴斗腔内的液体滴空之后所呈现的那截空输液管,故此本发明所述的“输液管上段”及“输液管下段”是相对的,其长度是大致的,并非传统意义的上段及下段;以下不再重复说明)。尤其是贵重液体或对治疗剂量有严格限定的液体的残留及小儿滴输时的液体的残留及小瓶液体的残留,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影响疗效。为防止贵重液体残留,护士通常是另开一瓶盐水/糖盐水进行冲管,不仅其操作程序繁琐和造成新的浪费,而且对限液、限纳及/或限糖患者的治疗十分不利。①《护理研究》于2001年6月第15卷第6期第357页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茂菲氏滴管内液体滴空后处理方法的探讨”的科研论文;②《护士进修杂志》于1998年第13期卷第1期第11页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静脉输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论文;③《实用护理杂志》(由卫生部主办)于2003年3月第19卷第3期第M页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输液过程茂菲氏滴管下长段空气的排出方法”的科研论文;④《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于2005年1月1日第21卷第1期上半月版第69页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静脉输液快速排气法”的科研论文;不仅表明现有输液输血器具的上述缺陷的客观存在,尤其反映了广大医护人员对现有输液输血器具所存在上述缺陷的高度关注。另需说明的一个情况是,上述研究大都集中在对现有输液输血器具的使用方法的探讨的层面上,并未提出结构方面的改进。为避免输液管进气所导致的续液不便,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采用两头带针的导管将数瓶液体串通(串联)在一起进行输液,但是,不是所有液体都可以串通混合,而且在补液时还有先后顺序的安排。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C⑶应用了一种先进的输液泵,具有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滴空自动报警、调节滴速及控制输液总量等多种功能,但是在输液结束时仍然存在输液管下段腔内会有残液的问题;另因其成本较高,短期内很难普及到普通病房,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2年4月2日公告了一种集普滴输液、微滴输液、加压输液、 防液体残留、防血液返流和输液瓶滴空自动关闭于一体的先进输液器(专利名称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输液器,专利号ZL02231787. 2),其缺陷是①由于滴斗上方的“输液终末自动关闭阀装置”可以自动关闭输液器的进液口,在输液结束时有导致滴斗及整条输液管腔内有残液的新问题;②在输液输血的准备工作中(指往输液器、输血器内充液备输),由于捏挤滴斗后其腔内所生成的负压可使“输液终末自动关闭阀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有导致滴斗及输液管腔内难以充液的缺陷。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了一种“防液体残留式输液器”(专利号ZL00239693.9, 公告日2001年9月沈日)和一种“一次性防液体残留式加压输液/血器”(专利号 ZL03223871. 1,申请日2003年3月3日),其缺陷是①其关键技术的两个防逆流单向阀的成本较高;②在住院的患者当中,每天连续滴输两瓶以上液体的患者居多,由于其滴斗上下方各有一个防逆流单向阀,当前一瓶液体滴空发现输液管腔内进入空气时,即便是短段空气或气泡,也不能上排,只能采用开放出液接口的方法向下向外排出输液管腔内的滞液及空气;由于滞液的排出或多次排出,反而会影响疗效及造成浪费,因此认为,该“防液体残留式输液器”及“防液体残留式加压输液/血器”只适合滴输一瓶贵重液体的患者使用;③若为化疗药液的排出,还会导致病房污染;④反复开放出液接口与重新连接,不仅易致接口污染及少量空气经输液针针栓进入人体,而且其针栓上的溢血滴液常会沾渍护士的手,有被意外传染(职业感染)的危险;⑤不能对贵重液体的瓶腔进行涮洗并滴入人体,例如一瓶50毫升的白蛋白为500元,瓶颈瓶口内残留0. 5毫升就是5元,残留1毫升就是10元。
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各引进应用了一种一次性微调输液器(亦称“一次性滴定调节输液器”,产地分别为爱尔兰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及西班牙),特点是能根据医嘱及滴定调节器(由于滴定调节器及惯用的轮槽夹式滴速调节器同属于手动调节耗材类滴速调节阀装置的范畴,故本发明将其统称为“滴速调节器”, 所谓的“滴定调节器”,就是一种调档调节式滴速调节器)手柄上的标识一次性快捷准确地调节好每小时所设定的毫升数,旋拧手柄一周至死点可调到最大、最小至关闭,彻底免除了护士看着钟表数着滴数来回调节轮槽夹式滴速调节器所带来的麻烦,但是这两种先进的一次性微调输液器同样存在滴斗滴空后输液管上段腔内会进入空气的问题及输液结束时输液管下段腔内有残液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流行使用的一次性滴定管式输液器及重症监护室流行使用的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器,同样存在滴斗内的液体滴空后输液管上段腔内会进气的问题及输液终末时输液管下段腔内会有残液的问题[由于现有一次性微调输液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器及一次性滴定管式输液器等同属于配有滴斗的输液器,故本发明将其统统归属于输液器的范畴进行描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00年11月22日公告了一种发明专利(专利名称输液器排气管,申请日2000. 01. 21,专利号:ZL00222169. 1),其缺陷是①当重症患者连续滴输(换接)多瓶液体或加推药液时,须反复开放导气管3进行排气或加药,有引起液体外溢及接口沾渍的可能,这是因为排气管8内腔的压力来自于它的进、出液口,也就是说它的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上都没有设置开关,不便控制,其排气方式与开放出液接口进行排液排气雷同,总之它也是一种开放式排气的输液装置;②即便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排气管8下部的连接管2没有伸进排气管8的腔内,也会导致残液量增多的问题,这是因为排气管8是一个容器,并没有设置专用的防残液装置(例如,能将排气管8吊起进而能使它腔内的残液自然输入人体的悬挂件等);③一旦排气管8内进入空气,必须开放导气管3将其排出或采用开放出液接口(如图3所示的排气管8)的方法将空气向下向外排出,这是因为排气管8 上部的连接管2已经伸进了排气管8的腔内,不可能经输液管向上彻底排出(逆行排出) 排气管8腔内的空气,伴随着液体的不断进入或在排气管8变换体位时,滞留在排气管8内的空气有进入人体的危险。专利号为ZL200420082693. 5的一次性使用负压止流输液器(授权公告日 2005. 10. 12)及专利号为ZL200320131818. 4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生产企业浙江欧健保灵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电话0576-85观9098)的缺陷是不仅不能将输液管下段腔内的残液输入人体,而且在输液结束时,会导致整条输液管内生成残液,尤其是小包装小容器内的药液及小儿输液,其残液量与设定输液量的比值相对较大,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都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现有输液器的滴斗滴空之后其输液管上段腔内会进入空气而引起续液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现有输液器的滴斗滴空之后其输液管下段腔内所呈现的滞液现象进行设计,提供一种无须开放出液接口向下向外排出输液管下段腔内的滞液及上段腔内的空气(指滴斗滴空之后其输液管腔内不会进入空气)便能续液的输液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①所提供的输液器能对贵重液体的瓶腔进行涮洗并输入人体;②所提供的输液器能防止输液袋内生成残液;③能防止患者可能发生的血液暴露事件及暴露血液沾渍护士的手可能引起的职业感染;④能保持输液器的密闭性;⑤能将输液管内的残液输入人体。 本发明是通过提供一种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的,它由 (众所周知)相互贯通的进液接口、输液管、出液接口及新设置的加长型滴斗所构成;所述的进液接口能与输液瓶的瓶口(它包含输液袋的袋口)衔接贯通;所谓的加长型滴斗是指在不改变现有输液器的滴斗的功能的前提下,而将滴斗的底部向下延伸使之成为加长型滴斗(指比现有滴斗长),进而在(或者说其长度以)前一个输液瓶滴空之后,能使它(指加长型滴斗)腔内有少量的液体滞留(为准),以利续液的操作;所述的出液接口能与输液针具 [指可植入静脉内的输液针具,如输液针、无针(输液)密封接头、静脉输液导管、采血针、留置针等]的进液接口衔接贯通[附注本发明设计人就其必要技术特征问题查阅了相关文献并专访了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需门诊招惠芳护师长、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CXU薛卫华主管护师、原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肝胆外科主管护师罗绮玉同志、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外科朱木佳护师和广东省中医院手术室李兰主管护师都认为, 现有输液器不包括输液针、药液过滤器及滴速调节器。其不包括输液针的主要依据在于① 输液针与现有输液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为活动连接,而且有不同型号及单独包装的输液针产品供医护人员临时选用;②近年来,输液导管、无针(输液)密封接头、输液三通旋塞等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即使输液器的包装袋内配有输液针,也会将其废弃;③中国双鸽集团·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奉浦-江海经济园区沪杭公路1888号, 总机021-67104888,传真021-67104666)的输液器产品的包装箱上标有带针或不带针的字样,说明该企业至少有两类输液器产品,进而可以表明输液针并非输液器的必要部件;④ 近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应用了一种中间设有活动接口的采血针,采血(检验)完毕将插管针分离废弃,然后将活动接口的管栓套接在输液管末端接头上,无须另行连接输液针便能滴输,既减少了患者痛苦,又减少了护士工作量;⑤《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于2006年9月在第22卷第9期上旬版第M页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可来福 (无针密封接头)的临床新用途”的科研论文;《现代护理杂志》于2001年11月在第7卷第11期第62-63页刊登了一篇题目为“无针输液系统在小儿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的科研论文,均能表明(佐证)现有输液器不包括输液针。其不包括药液过滤器的依据在于① 原始的乳胶管输液器上是没有药液过滤器的,而且它属于可重复清洗重复消毒重复使用的输液器,既用于输液,也用于输血(现采现输);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设有药液过滤器的一次性塑料管材输液器;但是近年来,本发明设计人在广东省中医院骨伤一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急诊科、广州胸科医院结核病专科门诊部输液室及(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看到一种可与输液器的出液接口活动连接的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 (生产厂家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厂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高科技园区创业园A 座)。据称,由于液体的种类繁多,每日输液量的差别也很大,不同量/不同种类的液体对液体的净化有不同的要求,故部分厂家将其分开生产单独包装,供医护人员临时选用或在 “过滤器”堵塞时予以更换;③部分医院的手术室在进行中、小手术时,常规采用输血器进行输液(如广东省中医院手术室采用的是“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输血器),只是在必要时换接输血袋进行输血,而该输血器上是没有药液过滤器的;因此,可以认为输液器不包括药液过滤器(亦称终端过滤器)。其不包括滴速调节器的依据在于① 原始的乳胶管输液器是靠调节输液壶(瓶)的高度来调节滴速的,后来专业人员相继在乳胶输液管的外壁上增设了金属螺杆(双螺杆)夹式滴速调节器并可随时装配或拆除,在塑料输液管上增设了轮槽夹式滴速调节器(塑料制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护士操作;但是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外科C⑶都引进应用了一种先进的可活动连接在出液接口上的滴速调节器(设有滴定调节器的输液延长管,可根据滴定调节器上的滴速调节标记及医嘱一次性快捷准确地调节好每小时所设定的毫升数,既省事又安全,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调档调节式滴速调节器,彻底免除了护士看着钟表数着滴数来回调节轮槽夹式滴速调节器所带来的麻烦。该进口产品的生产厂家是爱尔兰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现有输液器上的轮槽夹式滴速调节器已被弃用;②近年来其结构各异的输液泵在重症室得到广泛应用,而现有输液器上的(耗材类)滴速调节器常被弃用;因此,可以认为现有输液器不包括滴速调节器。当然,若专利局认为本发明缺少必要部件或者说必要技术特征,欢迎在补正或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明确(直接)指出(无须分析或论述)缺少了某种部件,本发明设计人将予充分尊重,并可将其包括进去,特此说明]。再进一步,所述的加长型滴斗可以包含(是)一种锥状加长型滴斗、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漏斗状加长型滴斗、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直管状加长型滴斗、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球管状加长型滴斗。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加长型滴斗上方或下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供护士手动调节滴速的滴速调节器(指耗材类滴速调节器),其主要原因是输液泵的成本较高,短期内很难普及到普通病房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而可以节约一点儿包装资源。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的液路上(它包含进液接口、加长型滴斗、输液管、出液接口等)设置有药液过滤器,进而便于护士的操作。再进一步,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上方的液路上时,则它(指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指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的开关(含可单手操作的滴速调节器)。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单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指加长型滴斗)上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指加长型滴斗上方的液路)的开关(含可单、双手操作的滴速调节器)。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双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指加长型滴斗)上方及下方的液路上都设有能够启闭它们的开关(含可单手操作的滴速调节器),用于防残液控制。再进一步,所述输液管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均可)制有尺寸(长度)标记,所述进液接口上或加长型滴斗的上部设置有能将加长型滴斗的位置调高的滴斗悬挂件,供护士参照及掌握调节悬挂加长型滴斗的高低度,以防悬挂过高,在输液瓶滴空之后空气会进入输液管内,同时还能防止在输液终末时加长型滴斗内生成残液。其使用方法在于①即使采用输液袋滴输,也应插置导压管,以防输液袋内生成残液;当发现前一个输液瓶滴空后可直接续液,也可先关闭输液管上的滴速调节器再进行续液,然后捏挤加长型滴斗两三次抽吸输液瓶里的液体使它腔内的液面升高以维持适当的液柱压力而继续进行滴输治疗;②在续接当天最后一瓶液体时,参照输液管上的尺寸标记,顺手将输液瓶或加长型滴斗的位置调高,以便能将加长型滴斗腔内的少量滞液输入人体;③ 在输液终末发现输液管内有残液(尤其是对治疗剂量有严格限定的药液)时,先关闭进液接口,再抓挤加长型滴斗的中部或下部或捏挤加压球,便能将残液逼入人体,当观察到残液进入人体时立即关闭输液管以防回血,继而拔除输液针结束输液。本发明与现有输液器相比,其优点在于①不仅可以避免因重复开放出液接口向下向外排液排气所致的麻烦、浪费、地面污染、接口沾染及患者可能发生的血液暴露事件, 而且能避免护士频繁巡视及接口上的溢血滴液沾渍护士的手可能导致的职业感染,进而还可避免因重复开放出液接口及重新连接输液针进行续液可能导致的少量空气经输液针针栓进入人体;②能避免输液袋内生成残液;③能保持输液器的密闭性;④能将贵重液体的瓶腔进行涮洗并滴入人体。本发明弥补了背景技术的输液器排气管、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输液器、防液体残留式输液器及一次性防液体残留式加压输血/液器之不足,其优点在于①不存在开放式排液排气的问题,不会导致滞液外泻及浪费;②由于其不存在开放式排液排气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患者可能发生血液暴露的问题及暴露血液沾渍护士的手可能引发职业感染的问题;③由于本发明的输液管比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的输液管短,在输液终末时所生成的残液相对要少;④能够涮瓶及冲管,能将输液瓶及输液管内的残液输入人体;⑤不影响滴斗的充液功能;⑥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


为便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七个附图六种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思。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输液瓶滴空后,其锥状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滴定管滴空后,其直管状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输液瓶滴空后,其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输液瓶滴空后,其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输液瓶滴空后,其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其加长型滴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输液瓶滴空后,其漏斗状加长型滴斗处于竖直状态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其进液接口 2由连瓶器1(侧孔针,为现有技术)、滴管3和配有空气过滤器5的导压管4 (习称排气管,实为进气管,起传导及平衡输液瓶内外压力的作用,故称导压管)所构成。即使采用输液袋进行滴输,也应插置导压管4, 以防输液袋的袋肩、袋颈及袋口内生成(负压)残液而浪费。锥状加长型滴斗6的长度以输液瓶内的液体滴空之后能使它腔内有少量滞液7为准,以利续液的操作;续接液体后捏挤锥状加长型滴斗6的上部抽吸输液瓶里的液体使它腔内液面升高以维持液柱压力。输液管11上安装有可单手调节滴速的滴速调节器12 (现有耗材类滴速调节器均可采用),输液管11是由它上部的塑料管13和下部的短段胶质管10所构成(为现有技术)。短段胶质管 10的作用在于①静脉穿刺时捏挤它可使之回血,以确认穿刺是否成功;②可正压拔针,亦即边捏挤边拔针以防皮下瘀血或针口渗血。输液管11上的药液过滤器9及承当出液接口的乳头形接头8是现有技术。输液管11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均可)制有尺寸(长度) 标记(图中未画出,以下实施例不再重复描述),供护士(参照)掌握调节输液瓶悬挂的高低度,确保在前一个输液瓶滴空之后能使锥状加长型滴斗6的腔内有少量液体滞留,进而便于续液的操作;续接当天最后一瓶液体时,参照输液管上的尺寸标记顺手将输液瓶的位置调高(升高输液架或升高输液瓶的位置即可)使锥状加长型滴斗6腔内的滞液7自然输入人体以免浪费。此外,还须说明的两个情况是①若将连瓶器1直接设置在锥状加长型滴斗6的顶部与导压管4共同构成进液接口也是可以的,但须将锥状加长型滴斗进一步加长,在保持与现有输液器等同滴输功能的前提下,在输液瓶滴空之后能使锥状加长型滴斗下部腔内有少量滞液;②若在输液管11的末端连接一个针头或输液针参与构成或者说来承当所述的出液接口专用于插接留置针这样也是可以的。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承当进液接口 16的连瓶器17、滴管14、20及标有计量刻度标记18的滴定管19 (均为现有技术,因款式较多,不一一画出)设置在直管状加长型滴斗22顶部(所谓的“进液接口 ”,它是相对于加长型滴斗而言);设置在滴管14上的开关或滴速调节器12是用于控制采液、输液总量;滴定管19上设有悬挂件15 ;滴头(微滴滴头)21是专为小儿滴输而设(为现有技术)。据测试,当长度为50公分横截面的内圆直径为0. 7公分的圆管(两毫升注射器的空筒的横截面的内圆直径为1公分)处于竖直状态时,其下段管腔内的气体可自动浮出液面;当长度为50公分横截面的内圆直径为0. 45公分的圆管(与1毫升注射器的空筒的横截面的内圆直径相等)处于竖直状态时,其下段管腔内的气栓经手指稍为弹动管壁可迅速浮出液面;而现有输液器的输液管的横截面的内圆直径为0. 25公分,现有圆管形滴斗的横截面的内圆直径为1. 5公分(与10毫升注射器的空筒的横截面的外圆直径相等)。因此本直管状加长型滴斗的优选方案是①比现有输液器的输液管粗,②可与现有技术标准的滴斗等粗或比现有技术标准的滴斗细。输液管对上设置有可双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30 (为现有技术的滴定调节器或者说调档调节式滴速调节器,它的上部和下部可作石磨式相对转动进行调节,旋拧一周可调至最大、最小至关闭)。 输液管M末端活动连接有药液过滤器四(为现有技术的精密药液过滤器)。承当出液接口的那个活动帽扣式接头27,它的帽扣沈(螺帽)不仅可围绕接头25的竖轴作水平方向相对转动,而且可沿接头25进液口观那一头的外壁上下滑动,其积极意义在于不仅可与输液针的螺扣型针栓衔(旋)接,而且能供带有连体护盖的那种输液针的漏斗形针栓(均为现有技术)套接。
10
当然也可在滴定管19的内腔底部或直管状加长型滴斗22的内腔底部设置药液过滤器23,或可将药液过滤器设置在滴管20上,进而可以省略活动连接的药液过滤器29,以防可能的滞留在药液过滤器四腔内的空气游离出来(指在药液过滤器变换体位时可能发生该种情况)进入小儿体内而发生危险。此外,也可以将直管状加长型滴斗22直接设置在滴定管19的底壁上,进而省略滴管20。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承当进液接口的(两个)连瓶器31及“Y”形滴管32顺序连接并设置在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33顶部。设置波纹的目的在于便于盘管包装,开包使用时其滴斗的管壁无折痕,通常较粗(指其粗细程度与现有滴斗接近或与现有滴斗等粗)的加长型滴斗可考虑增设波纹或间断增设波纹。开设有嫁接加药三通口 36的输液管34上设有药液过滤器四及滴速调节器12。承当出液接口的帽扣式接头35 (为现有技术)设置在输液管34末端。帽扣式接头35与活动帽扣式接头27的区别在于帽扣式接头35的帽扣是不能沿接头进液口那一头的外壁上下滑动的。进液接口(“Y”形滴管 32)上设置有(两个)可阻止它腔内液体流动的开关或滴速调节器12,用于液体转换控制, 也可用于冲涮贵重液体的瓶腔并滴入人体(涮洗贵重液体的瓶腔时,可先将它的位置调低灌液),还可供高个儿护士调节滴速使用。在续接当天最后一瓶液体时,顺手将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33上部的滴斗悬挂件37挂在它上方的滴管上或输液瓶的网兜儿上,以滴空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33下部腔内的滞液以免浪费。输液终末时,先关闭进液接口再抓挤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33的中部或下部,或用力将其缠绕在手指上使之变瘪,当观察到输液管;34内的滞液进入人体时,护士的另一只手立即关闭输液管34上的滴速调节器12 以防回血,继而拔除输液针结束输液。实施例4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将现有静脉营养输液器实施改进而成。其进液接口 44(所谓的“进液接口”,它是相对于加长型滴斗而言)由“Y”形滴管45 及设置在“Y”形滴管45上部支管41、43上端的连瓶器39及静脉营养袋40所构成;配药 (液)接口 50上有一个护套51,护套51上有一个护盖52,它们相互连体以防坠落。静脉营养袋40上设有悬挂件38。进液接口 44上设有开关42 (夹头)分别用于配药和液体转换控制。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53下方的输液管49上设有滴速调节器12和药液过滤器四。承当出液接口的输液三通旋塞47(为现有技术)上的帽扣式接头46与现有输液针的螺扣型针栓(图中未画出)相匹配,其(备用的)螺(齿)扣型接头栓48可供注射器插接抽血检验,也可供现有输液器、输血器连接滴输(嫁接滴输);其帽扣式接头46上配有接头护套,其螺扣型接头栓48上配有接头栓护盖(均为现有技术,图中均未画出)。实施例5 图5、6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其进液接口由连瓶器M及开设有嫁接加药口的“L”形滴管55所构成并设置在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58顶部。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58上方的液路上设有一个药液过滤器57及一个开关56,将药液过滤器57 设置在输液管59的上方是为了防止其腔内可能的残气游离出来进入人体。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58下方的液路上设置有一个开关60及一个活动连接的可双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 30,活动帽扣式接头27承当出液接口。
11
如图6所示,当在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的中段或下段增设加压球61后,可将其称之为球管状加长型滴斗,输液终末时先关闭进液接口,继而护士的一只手捏挤加压球61 可将输液管内的残液逼入人体,当观察到残液进入人体时,护士的另一只手立即关闭输液管上的开关以防回血,然后拔出输液针结束输液。将加压球设置在加长型滴斗的中段或下段的原因是,在逼入残液时,护士的眼睛紧盯的是输液管末端,这样操作起来就不会感到别扭。加压球的功能还在于能够截留可能来自它上方的微小气泡。进液接口上设有滴斗悬挂件60 (滴管接触爪),在续接当天最后一瓶液体时,顺手将滴管的下段提起并卡在滴管接触爪内,使球管状加长型滴斗的位置升高,以滴空其腔内的滞液。实施例6 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其进液接口由(两个)连瓶器62和“Y”形滴管65所构成并设置在开设有嫁接加药口的漏斗状加长型滴斗63顶部。“Y”形滴管65上部的两根支管上各设置有一个滴速调节器或开关42用于液体转换、防残液及涮瓶冲管控制。 输液管66上设置有一个开关或一个滴速调节器12和一个药液过滤器57。承当出液接口的活动帽扣式接头27固定设置在输液管66末端。进液接口上的那个滴斗悬挂件64是一个滴管接触爪;续接当天最后一瓶液体时,顺手将“Y”形滴管65的下段提起并将其卡置在滴管接触爪内以防漏斗状加长型滴斗63内生成残液。附注①由于输液管11、24、34、49、59、66上安装有不同配件或其构成及各段的长度有所不同,故未采用相同的图注编号;②由于滴管3、14、20、55及“Y”形滴管32、45、65的形状、长短及安装的部位及组配件有所不同(虽无特定含义,但为便于识别),故未采用相同的图注编号。以上技术方案及实施例着重描述的是本发明的构思,所给出的附图为示意图,因此,应当系统完整地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实质。以上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结构特征只是为了让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而实现的实例,并非是对本发明所用材料及结构形式的限制。当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之后,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很容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可以省略、位移、相互置换、割舍或分解重组,也可采用其他功效相同的部件进行替换,就像沈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很多同义词那样,完全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和设计原理重新配置。例如①如图1所示,可以省略短段胶质管10,也可将胶质管制成直管形或莲藕形;②如图1、2、3、4、5、7所示的滴速调节器, 只是表明其设有滴速调速器,并非固定于图中给出的那些样式,例如部分滴速调节器产品的手柄上开设有输液管(含输液针的细输液导管)卡口及/或可卡闭输液管的滑扣,这些都是可以采用的,在静脉穿刺失败时,用于悬挂输液针以防其下垂摆动被污染;③如图1、 2、3、4、5、7所示,既可将它们的出液接口互换,也可在输液管的末端设置一个针头或输液针 (图中未画出)参与构成或者说来承当出液接口,用于插接留置针,这样也是可以的;④目前我国生产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的厂家就有百多间,其进液接口、药液过滤器、输液管、出液接口、滴速调节器的结构各有特点,其款式相当的多,本发明不可能将其一一画出,只要不触及他人权益,均可采用;⑤如图1、2、3、4、7所示的加长型滴斗,完全可以在它们的中段或下段增设加压球,并可将其统称为“球管状加长型滴斗”;⑥如图7所示,其漏斗状加长型滴斗63的“漏部”并非固定为直管形,它也包含锥体形的“漏部”;⑦如图1、2、3、4、5、7所示,可以将它们的进液接口交叉互换;此外,若将漏斗状加长型滴斗63的“漏”部说成是加粗的输液管并将其向下延伸,或直接在其“漏”部的末端连接一条其导管细而长的输液针来充当输液管,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因此应当指出,即使对于本领域最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接触本发明之后,还可以受到提示,或处于现有生产设备、生产习惯、装配便利、生产成本、技术标准、外观艺术等方面的考虑,完全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及设计原理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变通),毋庸置疑,这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它由自上而下顺序设置相互贯通的进液接口、加长型滴斗、输液管及出液接口所构成;所述的进液接口能与输液瓶的瓶口衔接贯通;所谓的加长型滴斗是指在不改变现有输液器的滴斗的功能的前提下,而将滴斗的底部向下延伸使之成为加长型滴斗,进而在前一个输液瓶滴空之后,能使它腔内有少量液体滞留;所述的出液接口能与输液针具的进液接口衔接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设置在加长型滴斗上方或下方的液路上能供护士手动调节滴速的滴速调节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设置在它液路上的药液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设置在它液路上的药液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上制有尺寸标记;所述加长型滴斗的上部或进液接口上设置有能将加长型滴斗的位置调高的滴斗悬挂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上方的液路上时,则它下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的开关;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单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上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的开关;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双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上方及下方的液路上都设置有能够启闭它们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上方的液路上时,则它下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的开关;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单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上方的液路上设置有能够启闭它的开关;当所述的滴速调节器位于加长型滴斗下方的液路上且为双手操控的滴速调节器时,则它上方及下方的液路上都设置有能够启闭它们的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7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型滴斗为上部粗下部细的锥状加长型滴斗/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直管状加长型滴斗/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漏斗状加长型滴斗/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其中段/下段设置有加压球的球管状加长型滴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型滴斗为上部粗下部细的锥状加长型滴斗/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直管状加长型滴斗/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漏斗状加长型滴斗/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其中段/ 下段设置有加压球的球管状加长型滴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型滴斗为上部粗下部细的锥状加长型滴斗/锥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直管状加长型滴斗/直管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漏斗状加长型滴斗/漏斗状波纹式加长型滴斗,或为其中段/ 下段设置有加压球的球管状加长型滴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次性免排气续液输液器,它是利用现有输液器的滴斗滴空后输液管下段所呈现的滞液现象而将滴斗的底部向下延伸使之成为加长型滴斗,进而在前一瓶液体滴空后能使它腔内有少量液体滞留。其特点是①前一瓶液体滴空后直接续液,然后捏挤加长型滴斗使它腔内液面升高以维持液柱压力,不仅能避免因重复开放出液接口向外排液排气进行续液所致的麻烦、浪费、接口沾染及可能的患者血液暴露事件,而且能避免重新连接输液针可能导致的少量空气经输液针针栓进入人体,进而能避免护士频繁巡视及接口上的溢血滴液沾渍护士手可能导致的职业感染;②能对贵重液体的瓶腔进行涮洗并滴入人体;③能避免输液袋内生成残液。供临床连续输液治疗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62GK102240420SQ20111020947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杨桂丽, 陈振业, 陈磊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