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3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策略主要采用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这些方法对病症有缓解的作用,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但不能彻底治愈,对病症也没有明显的修复,且常伴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其针对关节炎外在病邪、内在体虚同时治疗,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辅以气血调养,以取得标本兼治之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8-12,艾叶8-12,乌梢蛇12-18,蕲蛇12-18,乳香 8-12,白芷8-12,威灵仙45-55,千年健8-12,钻地风8-12,伸筋草27-33,鸡血藤27-33, 羌活12-18,独活12-18,牛膝12-18,当归9_15,防己9_15,桂枝12-18,木瓜9_15,葛根 12-18,穿山甲 12-18、蚂蚁 45-55,黄芪 18-22,白术 12-18,一口盅 75-85,金樱子 12-18,甘草 12-18。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 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本经》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 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本草正》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乌梢蛇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蕲蛇甘、咸,温;有毒。祛风,通络,止痉。治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者(《濒湖集简方》)。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妇人难产,折伤(《纲目》)。白芷辛,温。入肺、脾、胃三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威灵仙辛咸,温,有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药品化义》灵仙, 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 或肿,或麻木。千年健辛,温,小毒。入肝经;肾经;胃经。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本草正义》“千年健,今恒用之于宣通经络,祛风逐痹,颇有应验。盖气味皆厚,亦辛温走窜之作用也。”《饮片新参》“入血分,祛风湿痹痛,强筋骨,治肢节酸疼。”
钻地风辛,温。入肝,肾二经。治风湿脚气,四肢关节酸痛。《药材资料汇编》"去风湿,止痛。〃
伸筋草苦;辛;温。入肝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本草拾遗》“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肝、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本草纲目》 “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
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本经》记“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 “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本草衍义补遗》气寒,苦辛,阳中之阴。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及治中风,手脚挛急。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
木瓜性平、微寒,味甘。归肝、脾经。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陆川本草》“治手足麻痹,远年烂脚。”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经。《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蚂蚁味咸;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往往能使类风湿因子转阴、血沉下降。而且对细胞免疫呈现双向调节作用, 可使低下的免疫功能提高,亢进的免疫功能得到调节,从而使人体恢复生理平衡。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神农本草经》:“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 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一口盅味微苦,性平。具有补脾健胃、降脂降压、通络祛风利湿等功效。金樱子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质坚敛涩;具有固精缩尿,敛肺涩肠, 固崩止带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根据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其综合运用中医之内在调节、平衡脏器的原理,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辅以气血调养,采用二十六味中药,其中乌梢蛇、 蕲蛇、千年健、威灵仙、钻地风、伸筋草、羌活、独活、牛膝、蚂蚁作为主药,有散风寒湿痹、祛风湿、透骨搜风、行气止痛之功效,消除湿气、积液和肿胀,散其外感毒热之邪所引起的毒热痹通;以麻黄、艾叶、乳香、白芷、鸡血藤、当归、防己、桂枝、木瓜、葛根、黄芪、白术作为臣药, 相须为用,补血活血、清热,散瘀止痛、利水消肿,辅以主药祛风通络之功,疏通循环障碍;佐以金樱子、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活血通经;同时采用穿山甲与诸药配伍,祛风通络,引药入经以祛顽疾。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治疗组选受试者70例,其中3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45-65岁,早晚两次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持续1个月。 对照组选受试者70例,其中3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45_65岁,用氨甲蝶呤、 雷公藤,进行治疗,持续1个月。评判标准关节疼痛消失,肿胀消退,无晨僵为治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减少,无晨僵为有效;症状无缓和,肿胀无消退或有晨僵为无效。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治愈人数43人;有效人数23人;无效人数4人,总体有效率达94. 1。而对照组中治愈人数沈人;有效人数33人;无效人数11 人;总体有效率为84. 3%,且对照组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等副作用。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兼具祛风散结、通经行气、活血化瘀、散瘀消肿的作用,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疏通循环障碍,修复受损关节。调节机体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8,艾叶8,乌梢蛇12,蕲蛇12,乳香8,白芷8,威灵仙45,千年健8,钻地风8,伸筋草27,鸡血藤27,羌活12, 独活12,牛膝12,当归9,防己9,桂枝12,木瓜9,葛根12,穿山甲12、蚂蚁45,黄芪18,白术 12,一口盅75,金樱子12,甘草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麻黄8,艾叶8,乌梢蛇12,蕲蛇12,乳香8,白芷8,威灵仙45,千年健8, 钻地风8,伸筋草27,鸡血藤27,羌活12,独活12,牛膝12,当归9,防己9,桂枝12,木瓜9, 葛根12,穿山甲12、蚂蚁45,黄芪18,白术12,一口盅75,金樱子12,甘草12。;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
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兼用药液清洗患部,1个月为一疗程。实施例2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12,艾叶12,乌梢蛇18,蕲蛇18,乳香12,白芷12,威灵仙55,千年健12,钻地风12,伸筋草33,鸡血藤33, 羌活18,独活18,牛膝18,当归15,防己15,桂枝18,木瓜15,葛根18,穿山甲18、蚂蚁55, 黄芪22,白术18,一口盅85,金樱子18,甘草18。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麻黄12,艾叶12,乌梢蛇18,蕲蛇18,乳香12,白芷12,威灵仙55,千年健12,钻地风12,伸筋草33,鸡血藤33,羌活18,独活18,牛膝18,当归15,防己15,桂枝18, 木瓜15,葛根18,穿山甲18、蚂蚁55,黄芪22,白术18,一口盅85,金樱子18,甘草18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 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 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10,艾叶10,乌梢蛇15,蕲蛇15,乳香10,白芷10,威灵仙50,千年健10,钻地风10,伸筋草30,鸡血藤30, 羌活15,独活15,牛膝15,当归12,防己12,桂枝15,木瓜12,葛根15,穿山甲15、蚂蚁50, 黄芪20,白术15,一口盅80,金樱子15,甘草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麻黄10,艾叶10,乌梢蛇15,蕲蛇15,乳香10,白芷10,威灵仙50,千年健10,钻地风10,伸筋草30,鸡血藤30,羌活15,独活15,牛膝15,当归12,防己12,桂枝15,木瓜12,葛根15,穿山甲15、蚂蚁50,黄芪20,白术15,一口盅80,金樱子15,甘草15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 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 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包衣,即得片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10,艾叶10,乌梢蛇15,蕲蛇15,乳香10,白芷10,威灵仙50,千年健10,钻地风10,伸筋草30,鸡血藤30, 羌活15,独活15,牛膝15,当归12,防己12,桂枝15,木瓜12,葛根15,穿山甲15、蚂蚁50, 黄芪20,白术15,一口盅80,金樱子15,甘草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麻黄10,艾叶10,乌梢蛇15,蕲蛇15,乳香10,白芷10,威灵仙50,千年健10,钻地风10,伸筋草30,鸡血藤30,羌活15,独活15,牛膝15,当归12,防己12,桂枝15, 木瓜12,葛根15,穿山甲15、蚂蚁50,黄芪20,白术15,一口盅80,金樱子15,甘草15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 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 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 8-12,艾叶8-12,乌梢蛇12-18,蕲蛇12-18,乳香8-12,白芷8_12,威灵仙45-55,千年健8-12,钻地风8-12,伸筋草27-33,鸡血藤27-33,羌活12-18,独活12-18,牛膝12-18,当归9-15,防己9-15,桂枝12-18,木瓜9-15,葛根12-18,穿山甲12-18、蚂蚁45-55,黄芪18-22, 白术 12-18,一口盅 75-85,金樱子 12-18,甘草 12-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麻黄 10,艾叶10,乌梢蛇15,蕲蛇15,乳香10,白芷10,威灵仙50,千年健10,钻地风10,伸筋草 30,鸡血藤30,羌活15,独活15,牛膝15,当归12,防己12,桂枝15,木瓜12,葛根15,穿山甲 15、蚂蚁50,黄芪20,白术15,一口盅80,金樱子15,甘草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麻黄8-12,艾叶8-12,乌梢蛇12-18,蕲蛇12-18,乳香8-12,白芷8-12,威灵仙45-55,千年健8-12,钻地风8-12,伸筋草27-33,鸡血藤27-33,羌活12-18,独活12-18,牛膝12-18,当归9-15,防己9-15,桂枝12-18,木瓜9-15,葛根12-18,穿山甲12-18、蚂蚁45-55,黄芪18-22,白术12-18,一口盅75-85,金樱子12-18,甘草12-18。本发明的中成药兼具祛风散结、通经行气、活血化瘀、散瘀消肿的作用,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疏通循环障碍,修复受损关节。调节机体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247497SQ20111023251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