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61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 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慢性肠炎”被医界誉为十大疑难杂症之一,许多患者久久服药难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车前子粉、赤石脂粉、肉豆蔻粉、淮山药粉、乌梅粉、浙白术粉组成,各组份的配比为,车前子粉5-10克、赤石脂粉5-10克、肉豆蔻粉10-20克、淮山药粉5-15克、乌梅粉5-15克、浙白术粉5_15克组成,将上述组份制成散剂冲服,每次6克,每日两次,饭前服用即可。各药的功效主治如下车前子的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治肠炎(利小便、实大便)淮山药的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久泻脾虚泄泻。乌梅的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主治肠滑泄泻。肉豆蔻的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主治冷泄冷痢。白术的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主治脾虚泄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中草药配方,材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价格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由车前子粉、赤石脂粉、肉豆蔻粉、淮山药粉、乌梅粉、浙白术粉组成,取车前子粉6克、赤石脂粉6克、肉豆蔻粉20克、淮山药粉10克、乌梅粉 10克、浙白术粉10克组成,将上述组份制成散剂冲服,每次6克,每日两次,饭前服用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车前子粉、赤石脂粉、肉豆蔻粉、淮山药粉、乌梅粉、浙白术粉组成,各组份的配比为,车前子粉5-10克、赤石脂粉5-10克、肉豆蔻粉10-20克、淮山药粉5-15克、乌梅粉5-15克、浙白术粉5_15克组成,将上述组份制成散剂冲服,每次6克,每日两次,饭前服用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配方,涉及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车前子粉、赤石脂粉、肉豆蔻粉、淮山药粉、乌梅粉、浙白术粉组成,各组份的配比为,车前子粉5-10克、赤石脂粉5-10克、肉豆蔻粉10-20克、淮山药粉5-15克、乌梅粉5-15克、浙白术粉5-15克组成,将上述组份制成散剂冲服,每次6克,每日两次,饭前服用即可。本发明采用中草药配方,材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价格低。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2302646SQ2011102554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军 申请人:王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