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是肠炎中的一种,包括慢性溃疡性肠炎、克隆氏病等,世界各国都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至今不明。虽有多种学说如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的因素,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等学说,但目前的医学科学发展还没有做出肯定的结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于相对落后的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慢性肠炎起病大多缓慢,开始腹泻、腹痛,并逐渐加重,出现血便和脓血便,同时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等,也有急性起病,严重者有高热、多汗、进行性消瘦,暴发者可直接威胁生命,病员有体重减轻、面色苍白,还可伴发肛周炎症或背椎炎等,纤维结肠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假息肉形成。病员迁延不愈,病程长者可达数10年,另有3%左右发生癌变。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土霉素、阿托品、黄连素、呋喃唑酮等; 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藿香正气水、葛根芩连汤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薏苡仁10-30份、莲子6-15份、山药15-30份大枣9-15份、芡实15-30份、生姜3_10份金银花10-20份、当归6-12份、柴胡3-10份黄芪10-15份、党参6-15份、肉桂2-5份桔梗3-10份、黄连1. 5-3份、黄柏3-9份肉豆蔻1.5-3份、苍术3-9份、升麻3-6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薏苡仁20份、莲子10份、山药22份大枣12份、芡实22份、生姜6份金银花15份、当归9份、柴胡6份黄芪12份、党参10份、肉桂3份桔梗6份、黄连2份、黄柏6份肉豆蔻2份、苍术6份、升麻4份。
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遍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浙,湿温病,泄泻, 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主治脾虚久泻、久痢,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山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泻。主治遗精,白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诸毒。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反胃,痰饮咳喘,泄泻,鱼蟹、菌蕈等食物中毒;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党参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咳喘,气短自汗,气血两亏诸症;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症;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破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聍耳,痔血,湿疹,烫伤;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痿蹙,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重重着,痿蹙,夜盲;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寒热,咽痛,斑疹,麻疹透发不畅,时疫火毒,口疮,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脱肛,内脏下垂,妇女带下,崩中。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肠炎属于“痢疾,泄泻,滞下,肠批”等范畴。本病的形成多因脾虚不能胜湿,外感暑湿之邪或邪从内生,内蕴大肠,或情志失调,损伤肝脾,脾气下陷,肾阳衰微,正气虚妥,阴阳俱伤以致转化为脾肾阳虚,下关不固,气滞血瘀而发。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温阳益气、清肠化湿的作用。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慢性肠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慢性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680例,总有效率达9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薏苡仁20克、莲子10克、山药22克、大枣12克、芡实22克、生姜6克、金银花 15克、当归9克、柴胡6克、黄芪12克、党参10克、肉桂3克、桔梗6克、黄连2克、黄柏6 克、肉豆蔻2克、苍术6克、升麻4克,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遍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实施例2 取薏苡仁10克、莲子6克、山药15克、大枣9克、芡实15克、生姜3克、金银花10 克、当归6克、柴胡3克、黄芪10克、党参6克、肉桂2克、桔梗3克、黄连1. 5克、黄柏3克、 肉豆蔻1. 5克、苍术3克、升麻3克,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遍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实施例3 取薏苡仁30克、莲子15克、山药30克、大枣15克、芡实30克、生姜10克、金银花 20克、当归12克、柴胡10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肉桂5克、桔梗10克、黄连3克、黄柏 9克、肉豆蔻3克、苍术9克、升麻6克,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遍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实施例4: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4年至今,对680例慢性肠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360 例,女320例。(2)治疗方法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00毫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个月左右,重病患者连服4个月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临床治愈510例,占75% ;显效82例,占12% ;有效M例,占8% ;无效34例,总有效率95%。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薏苡仁10-30份、莲子6-15份、山药15-30份大枣9-15份、芡实15-30份、生姜3-10份金银花10-20份、当归6-12份、柴胡3-10份黄芪10-15份、党参6-15份、肉桂2-5份桔梗3-10份、黄连1. 5-3份、黄柏3-9份肉豆蔻1. 5-3份、苍术3-9份、升麻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薏苡仁20份、莲子10份、山药22份大枣12份、芡实22份、生姜6份金银花15份、当归9份、柴胡6份黄芪12份、党参10份、肉桂3份桔梗6份、黄连2份、黄柏6份肉豆蔻2份、苍术6份、升麻4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该中药以薏苡仁、莲子、山药、大枣、芡实、生姜、金银花、当归、柴胡、黄芪、党参、肉桂、桔梗、黄连、黄柏、肉豆蔻、苍术、升麻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慢性肠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慢性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680例,总有效率达95%。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309740SQ20111028020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万燕丽 申请人:万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