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23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头保护装置,尤其是能够防止注射器和采血器等医疗器械所使用的针头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的针头保护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针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疗实践中,带有尖锐的针头的医疗器械使用得非常广泛,例如注射器、采血器等。这些医疗器械不仅是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人员使用和处理,而且还常常由非专业人员在家庭中使用和处理,例如糖尿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由于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其针头露在外面,很容易刺伤相关人员,给收集处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为了防止意外刺伤的发生,人们提出了使用后针头能够缩回的注射器。但是,这种注射器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相应地,为了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和低的成本防止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和采血器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头保护装置,其包括能够与针头的针座结合在一起的连接部、能够将针头的针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和铰链构件。所述铰链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保护臂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针头保护装置还包括一对卡持构件,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和所述连接部上,当所述保护臂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到最接近针头的针的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一对卡持构件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所述针头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对定位臂, 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和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一对定位臂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对互补的卡合特征,当所述保护臂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到至少一个中间位置时,所述至少一对卡合特征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其中,所述中间位置相对于所述完全保护位置远离针头的针,使得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处于非接合位置,即所述一对卡持构件不会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针组件,包括针头和上面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 针头包括针和针座。所述针座可以包括锥头套和位于所述锥头套上端中心位置的针接收部。所述锥头套具有锥形的内表面,能够与针筒的锥头相互配合而将所述针座固定在针筒上。所述针接收部内部形成有用来接收所述针的内孔。所述针座还包括多个肋,连接在所述锥头套的上端边缘位置与所述针接收部的周面之间以悬承所述针接收部。所述肋的前端沿径向向外扩张而形成突出部。在本发明中,一对定位臂是由位于第一、二卡持构件同一侧的、能够相互接合的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组成。优选地,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可以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可以对称地位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的两侧。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卡持构件,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包括第一柱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柱状部上的端头;第二卡持构件,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包括形成在一个通孔边缘上的一个或多个卡爪,所述一个或多个卡爪伸向所述通孔的中心,所述卡爪的末端或者所述卡爪的末端与所述通孔的边缘限定了一个孔,所述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端头的后端相对应的最大径向尺寸。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卡爪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卡爪的末端能够允许所述端头的前端通过所述通孔而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所述端头的后端。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可以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可以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卡爪形成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伸向所述通孔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使得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并越过所述卡爪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或者,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可以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所述卡爪形成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伸向所述通孔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使得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并越过所述卡爪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所述第一卡持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端头和所述第一柱状部之间的第二柱状部,所述第二柱状部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柱状部;所述端头是锥状端头,所述锥状端头的后端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柱状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卡持构件,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形成有钩状部分;第二卡持构件,所述第二卡持构件为板状的钩。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钩状部分和所述第二卡持构件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可以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可以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持构件为板状,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在其自由端的相对的两个厚度侧面上分别形成有钩状部分。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两侧,每一对所述定位臂中的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定位臂都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两个钩状部分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优选地,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到所述钩状部分,其宽度尺寸逐渐变大。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的一个宽度侧面上还形成有一个钩状部分, 在所述连接部上还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三个钩状部分和三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根据本发明,每一对定位臂都可以包括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在所述第二定位臂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的端部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定位臂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一凹坑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定位于第一中间位置(第一使用位置)。于是,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坑构成了第一对卡合特征。在所述第一定位臂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凹坑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定位于第二中间位置(包装位置)。于是,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凹坑构成了第二对卡合特征。所述第二定位臂可以包括第二上定位臂和第二下定位臂。在所述第二上定位臂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的端部上可以形成所述第一凸起,当所述保护臂相对所述连接部沿着朝向所述完全保护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先后与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接合。在所述第二下定位臂的下边缘可以形成有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定位臂上、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凹坑,所述第二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三凹坑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将所述保护臂定位于第三中间位置(第二使用位置)。于是,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凹坑构成第三对卡合特征。在所述第一定位臂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还可以形成有第四凹坑,所述第一凸起能够与所述第四凹坑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定位于靠近所述完全保护位置的第四中间位置(临时保护位置)。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临时保护位置时,所述针位于所述保护臂的开口中,而且所述第一、第二卡持构件不会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还可以包括用来接收并罩住所述针的护帽。所述护帽的下端套在所述针接收部上。所述护帽可以包括两个凸缘,形成在所述护帽的下端的内表面上,因此,在所述两个凸缘之间形成环形的凹槽。所述肋的突出部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卡合在所述凹槽中,以防止所述护帽沿轴向相对所述针头运动。根据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不仅能够可靠地防止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使用后针头造成的意外刺伤事故,保证这类医疗器械仅能一次性使用,而且,结构简单, 成本低。不仅如此,根据本发明,在安全针组件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地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在各种希望的位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保护臂位于包装位置。图2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保护臂位于第一使用位置。图3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保护臂位于第二使用位置。图4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保护臂位于临时保护位置。图5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保护臂位于完全保护位置。图6是图1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从斜上方看的透视图。图7是图1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从斜下方看的透视图。图8是图1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图1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的右视图。图11是图9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的左视图。图12是图9中的针座和针头保护装置的局部切除的仰视图。图13是图1中的护帽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护帽的仰视图。图15是与图13相似的护帽剖视图,其中,护帽转过了一个角度。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针头保护装置的透视图。图17是图16所示针头保护装置的俯视图。图18是图16所示针头保护装置仰视图。图19是图17中沿A-A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和包括这种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针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示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在使用前处于包装状态下的情形。安全针组件包括针头10、针头保护装置和护帽16。针头10包括针座12和安装在针座12上的针11。针头10在用于注射器等场合下也称为“注射针”,针11也称为“针管”。本发明不是针对针头10本身提出的改进,因此, 本领域已知的各种需要使用后进行防护的针头都可以用来构造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安全采血针组件、安全注射器组件、安全胰岛素组件、安全单、双翼片蝴蝶针(或称头皮针)组件中的一种。同时参见图6、8、9、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针座12包括锥头套121。锥头套 121具有锥形的内表面,用来与针筒15的锥头14相互配合而使针座12固定在针筒15上。 在锥头套121的上端中央位置处,针座12还包括由多个肋122悬承的针接收部123。针接收部123内部形成有用来接收针11的内孔。多个肋122可以对称布置,连接在锥头套121 上端边缘和针接收部123的外周面之间。虽然图中示出了四个肋,但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肋122的前端(即面向护帽16内部深处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扩张而形成突出部124。参见图13 15,护帽16是中空的构件,用来接收并罩住针11。护帽16的下端 (即开口所在的一端)套在针接收部123上,其内表面上形成两个凸缘163和162,第一凸缘162更靠近下端。远离下端的第二凸缘163可以比第一凸缘更大些,用来顶住肋122的前端。在第一、第二凸缘162、163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凹槽165。肋122的突出部IM可以越过第一凸缘162而卡合在凹槽165中,从而防止护帽16相对针座12的轴向运动,防止了护帽16的运输过程中沿轴向意外地脱离针座12。在使用时,稍加用力可以使突出部IM 与凹槽165分离并越过第一凸缘162,从而去掉护帽16。在本发明中,可分离的卡合是指两个卡合特征,例如上面描述的凸缘和凹槽以及下面描述的凸起和凹坑,在卡在一起后,在适当的力的作用下能够被分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不限于包括上面描述的护帽和针座,而是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针座和护帽。因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护帽和针座。
参见图6 12,尤其是图6。针头保护装置包括能够结合在针座12上的连接部2 和通过铰链构件4以可转动的方式结合于安装部2的保护臂6。连接部2可以采用各种已知的方式与针座12固定地结合在一起。例如,连接部2 可以与针座12的锥体套121 —体注塑成形,从锥头套121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变宽,以用来在上面形成其他的结构。或者,连接部2通过一个环形件固定地套在针座12的外周面上(没有示出)。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直接应用于现有安全针组件。连接部2可以结合于针座12的任何方便的位置。例如,连接部可以结合在锥头套 121上靠近针接收部123的位置(参见图8),这样可以减小保护臂的长度。用于以可转动的方式将连接部2和保护臂6连接起来的铰链构件4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各种铰链,优选的是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铰链,例如弱化结构。在图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铰链构件4和连接部2是一体的,或者说,铰链构件4是连接部2的一部分。参见图6和7,连接部2整体上大致为叉子的形状或者“Y”形,通过在叉子的两个分支部分上形成弱化部分,而使两个分支部分形成铰链构件4。作为替换方式,铰链构件4可以与保护臂6—体形成。作为另一种替换方式,铰链构件4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在随后的制造过程中其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和保护臂6固定地结合在一起。保护臂6可以通过铰链构件4相对于针座12转动并保持在各种希望位置,例如, 距离针11最近的完全保护位置(图5),远离针11的第一中间位置 第四中间位置(图1 4)。图5所示的是安全针组件的使用后状态,这时,保护臂6被转动离针11最近的位置并将针11完全收纳在其内部,即完全保护位置。图2和图3所示的是安全针组件的两种使用状态,这时,护帽16被去掉,保护臂6 被转动到远离针11 (或者靠近针筒15)位置,即使用位置。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保护臂6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位置。例如,在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第一使用位置或第一中间位置),保护臂6可以同水平方向成例如20°角;而在图3所示的使用位置(第二使用位置或第三中间位置),保护臂6可以被打开到极限,即处于背离针11 (或者向着针筒15)的极限位置。图1所示的是安全针组件使用前的包装状态,这时,护帽16罩住针11,保护臂6位于靠近针1(或者护帽16)的位置,即包装位置(第二中间位置)。可以理解,保护臂6越靠近针11(或者护帽16),就越可能节约包装空间。图4所示的是安全针组件在完成抽液后转移药液的状态,即安全针组件抽取药液后从一个地点被送到另一个地点时的状态,这时,针11被保护臂6罩住但只是处于保护臂的开口处,即保护臂6位于临时保护位置(第四中间位置)。可以看出,临时保护位置位于完全保护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参见图6 9。保护臂6是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臂状结构件,包括底保护壁63和从底保护壁63的两侧延伸的一对侧保护壁61。在本申请中,保护臂6在使用时邻近针座的一侧称为“近侧”,而远离针座的一侧称为“远侧”。底保护壁63、 一对侧保护壁61和分别位于近侧、远侧的第一端壁62 (近侧端部)、第二端壁64形成了保护臂6的开口 60。
为描述上的方便,在本申请中,将保护臂6相对于连接部2(或者针座12)向着图 5所示的完全保护位置转动的方向称为保护臂的“第一方向”,将保护臂6向着图3所示的第二使用位置转动的方向称为保护臂的“第二方向”。如图8最清楚显示的,保护臂6的侧保护壁61包括位于远侧的第一侧保护壁611、 位于近侧的第二侧保护壁612和位于第一、第二侧保护壁之间的第三侧保护壁613。第一侧保护壁611相对于第二侧保护壁612更偏向于第一方向,或者说,第一侧保护壁611在第一方向上超前于第二侧保护壁612。第三侧保护壁613从第二侧保护壁612沿着第一方向过渡到第一侧保护壁611。这种过渡优选的是圆滑过渡,如图8所示;但是,也可以不是圆滑的。保护臂6的底保护壁63包括位于远侧的第一底保护壁631、位于近侧的第二底保护壁632和位于第一、第二底保护壁之间的第三底保护壁633。第一底保护壁631相对于第二底保护壁632更偏向于第一方向,或者说,第一底保护壁631在第一方向上超前于第二底保护壁632。第三底保护壁633从第二底保护壁632沿着第一方向过渡到第一底保护壁 611。第一侧保护壁611和第一底保护壁631在第一方向上超前于第二侧保护壁612和第二底保护壁632,有利于在保护臂6的近侧部分和针座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形成卡持构件和定位臂(下文将详细描述)。应该理解,上面对侧保护壁和底保护壁的划分仅仅是为了描述的目的,并不意味着侧保护壁和底保护壁的各部分之间是物理分离的。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底保护壁633形成了第一、第二底保护壁631、632之间的台阶部分。这种台阶形式的第三底保护壁633为用手指推动保护臂6提供了作用面。如图6 9所示,在第二侧保护壁632和第三侧保护壁633的外部两侧形成有凸缘6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缘65可以同第二底保护壁632和第三底保护壁633是一体形成的。凸缘65可以用来安全地将保护臂6从图1或4所示的位置推压到图2或3所示的位置,例如用作从包装位置到抽药水时的使用位置的扳手柄。另外,凸缘65还增加了第三底保护壁633作为力作用面的面积。第一端壁62可以向两侧延伸而与凸缘65的边缘齐平。在第二底保护壁632朝向第二方向的面上,还可以形成用来增加摩擦的结构,例如图示的防滑筋63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各个壁的边缘部分以及相邻壁的结合处都形成倒角或者倒圆。如图5所示,当保护臂6转动到完全保护位置时,针头10的针11经过保护臂6的开口 60进入到保护臂6的内部。为了进一步保证针11不会从保护臂6中脱离,参见图5、 6、9和11,保护臂6还可以包括从第一底保护壁631沿第一方向延伸预定距离然后弯向第一底保护壁631的钩状构件66。通过这种钩状构件66,针11可以容易地被引导进入钩状构件66与第一底保护壁631之间的空间,并被钩状构件66 “钩”住,从而以不可退出的方式被保持在该空间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护臂6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的钩状构件66 (图中示出了两个)。这些钩状构件66沿着保护臂6的纵向布置,使得它们的“钩”交错相对。这种交错相对的布局,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引导针11。作为更加优选的方式,参见图5、6、9、11,还可以沿着两个第一侧保护壁611的内侧设置一对上端有导引斜面的导引肋68,以将针11约束到钩状件66所在位置。这种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于针11在使用后发生弯曲的情形。参见图6、7、9、12。在近侧端部62朝向近侧的一面形成有伸向近侧的第一卡持构件5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持构件51大体为柱状,位于保护臂6的纵向轴线上,包括位于近侧端部62上面的第一柱状部57、从第一柱状部57向近侧延伸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缩小的第二柱状部56和在第二柱状部56的近侧端形成的尖端(前端)朝向近侧的锥形的端头阳。锥形端头阳的底部(后端)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柱状部56。因此,第二柱状部56实际上是锥形端头55和第一柱状部57之间的颈缩部分。按照另一种实施方式(未示出),可以不设置第二柱状部56,而是使锥形端头55的后端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柱状部 57。在连接部2的大体中间位置上形成有通孔50,在通孔50的边缘上形成有卡爪53, 卡爪53向着通孔50的中心延伸,同时向着与第一卡持构件51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图8的图纸下方)倾斜。卡爪53可以包括由多个间隙M分开的多个卡爪。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卡爪,这一个卡爪占据通孔50周向的一部分。作为替换方式,卡爪53沿通孔50 周向一圈,没有间隙。从原理上讲,所述卡爪沿通孔50周向设置,其中只要有至少一个卡爪设置在靠近针座12的一侧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卡爪53的内周(末端)本身或者卡爪 53的末端与通孔50的边缘限定了一个可供端头55通过的孔,该孔的径向尺寸与第一卡持构件51的第二柱状部分56的径向尺寸相当,或者与第一柱状部分57的径向尺寸相当(没有设置第二柱状部分56的情况),该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端头55后端的最大径向尺寸。 卡爪53是有弹性的,能在第一卡持构件51的锥形端头55的顶压下弹性变形;当锥形端头 55通过时,卡爪53弹性恢复而卡在锥形端头55后端,从而阻止锥形端头55反向退出。围绕着通孔50形成的卡爪53构成了能够与第一卡持构件51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持的第二卡持构件52,用来将保护臂6永久性的保持在完全防护位置,防止用过的安全针组件再次使用。作为一种替换方式,第二卡持构件可以是形成在连接部上方(即图8的图纸上方, 或者连接部的第一卡持构件所在的一侧)的一个具有内孔的凸台,卡爪围绕着内孔的边缘向内孔的内部倾斜。第一卡持构件的端头可以插进内孔中并被卡爪卡住。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持构件51和第二卡持构件5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第一卡持构件51形成在连接部2上,而第二卡持构件52形成在近侧端部上。在本发明中,端头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并不限于锥形(不限于圆锥和棱锥) 和钩状,只要是端头的前端能够通过卡爪的边缘(即末端)限定的通孔(不限于是圆形的),而端头后端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通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就可以实现端头和卡爪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在本发明中,两个柱状部分可以是但不限于圆柱和棱柱。其中,只要第二柱状部分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端头后端的最大径向尺寸即可。为了能够将保护臂6尽可能稳定地保持在图1 4所示的包装位置、临时防护位置和使用位置,根据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还包括一对定位臂。在图示实施例中,有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第一、二卡持构件的两侧。
包装位置、临时保护位置和使用位置是不同于完全保护位置的中间位置。当保护臂6转动到这些中间位置时,两个卡持构件没有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即两个卡持构件是分离的。这一点可以通过以常规方式设计卡持构件的相对位置和下面提到的卡合特征的相对位置实现,本发明在此不再作详细的介绍。参见图1 4和图6 9、11和12。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成对的定位臂包括第一定位臂71和第二定位臂72。第一定位臂71从近侧端部62的两端向着近侧延伸, 其外表面可以同凸缘65的外边缘齐平。第二定位臂72相对应地形成在连接部2的两侧, 其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上定位臂721和向下延伸的第二下定位臂722。如图8所示,指向图纸的上方(第一连接构件51所在一侧)为“上”,指向图纸的下文为“下”。在第一定位臂71和第二定位臂72之间形成有多对能够分离的卡合特征,每一对卡合特征在卡合时对应于保护臂6的一个希望得以保持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图1 4中的任一位置。而且,通过对保护臂6沿转动方向施加适当的力,每一对卡合特征可以分离 (即“以可分离方式卡合或接合”),使得保护臂6可以相对连接部2转动到不同位置。不同对的卡合特征可以是不同的,以产生抵抗保护臂6转动的不同阻力。例如,在图1所示的包装位置,通常希望保护臂6能够防止因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而意外转动,因此,对应包装位置的一对卡合特征卡合时产生的阻力可以大些。在图4所示的临时保护位置,安全针组件通常是从医院或诊所的一个房间被送到邻近的另一个房间,不会有大的振动,因此,对应临时保护位置的一对卡合特征卡合时产生的阻力可以小些。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上定位臂721有一个伸向第一定位臂71的端部,在该端部处形成有第一凸起723。在第二下定位臂722的下边缘处形成有第二凸起724。第一定位臂71的表面上形成有三个凹坑711、712和713。第一凹坑711和第二凹坑712以及后面将要提到的凹槽714位于定位臂71上的第一凸起723相对于定位臂71的运动轨迹或路径上;第三凹坑713位于定位臂71上的第二凸起7M相对于定位臂71的运动轨迹上。第一凹坑711位于定位臂71近侧上端,开口于上表面边缘,以方便第一凸起723 进入第一凹坑711。但是,第一凹坑711也可以不开口于上表面。第一凹坑711和第一凸起 723构成了第一对卡合特征,当二者卡合时,将保护臂6定位在图2所示的第一使用位置。相对于第一凹坑711,第二凹坑712形成在第一凸起723相对于定位臂71的运动轨迹的下游,即向下、向远侧的位置处。第二凹坑712和第一凸起723构成了第二对卡合特征,当二者卡合时,将保护臂6定位在图1所示的包装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定位臂71上第二凹坑712的下游形成凹槽 714。凹槽714的起始端(即邻近第二凹坑712的一端)可以是一个第四凹坑(未示出)。 第一凸起723和凹槽714起始端上的第四凹坑构成了第四对卡合特征,当二者卡合时,将保护臂6定位在图4所示的临时保护位置。如前面所讨论的,第四凹坑与其他凹坑相比可以浅些。当安全针组件使用完毕后,将保护臂6转向图5所示的完全保护位置时,第一凸起 723可以在凹槽714内滑动,从而减小了转动保护臂6所需的力。第一凸起723和凹槽714 的滑动结合还能够引导保护臂6的运动,有利于第一卡持构件51和第二卡持构件52准确接合。第三凹坑713形成在定位臂71的近侧下端,图中显示为开口于下表面边缘。但是,第三凹坑713也可以不开口于下表面。第三凹坑713和第二凸起723构成了第三对卡合特征,当二者卡合时,将保护臂6定位在图3所示的第二使用位置。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各对卡合特征间的卡合是一种弹性卡合,这可以由两个定位臂71和72的悬臂结构本身来实现,还可以进一步地使用弹性材料制造定位臂。作为另一种替换方式,两个定位臂71和72之间可以只有一个具有弹性。当凸起没有位于凹坑中时,两个定位臂71和72之间由于凸起的存在而相互挤压并弹性变形;当凸起相对运动到凹坑的位置时,两个定位臂由于弹性恢复原状,将凸起压在凹坑中,从而将保护臂6定位在希望的位置。当沿着保护臂6的运动方向给保护臂6施力时,如果该力足以克服定位臂弹性变形的阻力,则凸起与凹坑分离。于是,保护臂6开始转动直到下一个位置。作为一种替换方式,第一凸起723可以替换为凹坑,相应地,第一、二凹坑711和 712可以替换为凸起;或者,第二凸起7M可以替换为凹坑,相应地,第三凹坑713可以替换为凸起。凸起和凹坑可以是半球或者球冠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参见图6 12,从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延伸出来的第一定位臂71通过铰链构件4 结合于连接部2。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铰链构件作为第一定位臂的一部分。铰链构件4和第二定位臂72可以分列第一定位臂71的内、外两侧。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定位臂72位于第一定位臂71的内侧,而铰链构件4固定地结合于第一定位臂71的外侧表面。根据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可以是一种相对于保护臂纵向轴线所在的面(对称面)大体对称的面对称结构(例如,钩状构件66、肋IM等可以不相对该对称面对称分布), 其中,第一、第二卡持构件51和52位于对称面上,而各个保护壁、定位臂相对于对称面对称分布。在本发明中,术语“内,,的意思是指向该对称面的方向或者靠近该对称面,“外,,的意思是背离该对称面的方向或者远离该对称面。本发明的保护臂结构在注塑时可以无需使用带有滑块的模具,简化了模具结构, 大大提高了模具腔的数量(例如可以达到96腔),非常有利于采用大模具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获得大批量的模塑产品,显著地降低了保护臂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臂结构的开模要求低,也有利于模具结构的简化,降低模具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图16 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针头保护装置,该针头保护装置与上述针头保护装置相似,因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或部件;不同之处在于,带有锥形端头阳的第一卡持构件51和由卡爪53形成的第二卡持构件52可以用钩状构件替换。这时,通孔50可以省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钩状卡持构件也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在一起的其他构件替换。在图16 19所示的实施例中,一对卡持构件包括第一卡持构件81和第二卡持构件82。第一卡持构件82的自由端86形成有钩状部分85,第二卡持构件82为板状的钩,即板状材料的截面形状为钩状(图19最为清楚)。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和第二卡持构件82构造成当保护臂6转动到图5所示的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
I=I ο在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构件81也为板状,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宽度侧面84和两个相对的厚度侧面83。在第一卡持构件81的自由端86的两个厚度侧面83上分别形成有钩状部分85。参见图16,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第一卡持构件81的两侧,每一对定位臂中的形成在连接部2上的定位臂72都形成有第二卡持构件82。当保护臂6转动到完全保护位置时,第一卡持构件81的两个钩状部分85和两个第二卡持构件82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
I=I ο如图16 18所示,第一卡持构件81的自由端86形成了一种大体锥形的形状,即从自由端86的末端到钩状部分85,其宽度尺寸逐渐变大,可以是直线过渡、圆弧过渡或者其他曲线过渡,优选的是光滑过渡。参见图19,钩状的第二卡持构件82的截面形状为向下弯曲延伸的臂,这种结构本身使得第二卡持构件82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具有图16 18所示的大体锥形形状的表面的自由端86与所述的第二卡持构件82接触后,能够很容易地使第二卡持构件82产生弹性变形而越过第二卡持构件82。当自由端86越过第二卡持构件82时,第二卡持构件82 弹性恢复。这时如果第一卡持构件81要退出,则第二卡持构件82与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卡合,从而防止了第一卡持构件81退出。即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和第二卡持构件82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没有示出),在第一卡持构件81的自由端86的一个宽度侧面84上还形成有一个钩状部分,该钩状部分可以与前述的钩状部分85相同。与此对应地,在连接部上还形成有一个可以与前述第二卡持构件82相同的第二卡持构件。当保护臂 6转动到完全保护位置时,第一卡持构件81的三个钩状部分85和三个第二卡持构件82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作为再一种优选方式(没有示出),定位臂上可以没有第二卡持构件。前述的第二卡持构件82只形成在连接部2上。这时,第一卡持构件81可以只形成一个与第二卡持构件82对应的钩状部分85,使得当保护臂6转动到完全保护位置时,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和第二卡持构件82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面的具体描述仅仅是举例性质的,用于说明性的目的,并非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得益于本发明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修改或者替换,这些变型、修改或者替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与针头的针座结合在一起的连接部O);能够将针头的针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6),其具有邻近所述连接部O)的近侧端部 (62);铰链构件G),连接在所述连接部(2)和所述保护臂(6)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6)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 转动;一对卡持构件(51,52),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 和所述连接部 (2)上,当所述保护臂(6)相对于所述连接部(2)转动到最接近针头的针的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2)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以及一对定位臂(71,72),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和所述连接部 (2)上,所述一对定位臂(71,7 上形成有至少一对互补的卡合特征(711,723 ;712,723 ; 713,724),当所述保护臂(6)相对于所述连接部(2)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之外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时,所述至少一对卡合特征(711,723 ;712,723 ;713,724)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其中,所述中间位置相对于所述完全保护位置远离针头的针,使得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2)处于非接合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2)包括 第一卡持构件(51),所述第一卡持构件(51)包括第一柱状部(57)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柱状部(57)上的端头(55);和第二卡持构件(52),所述第二卡持构件(5 包括形成在一个通孔(50)边缘上的一个或多个卡爪(53),所述一个或多个卡爪(5 伸向所述通孔(50)的中心,所述卡爪的末端或者所述卡爪的末端与所述通孔(50)的边缘限定了一个孔,该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端头(5 的后端相对应的最大径向尺寸,其中,所述卡爪(53)被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卡爪的末端能够允许所述端头(5 的前端通过所述通孔(50)而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所述端头(5 的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连接部⑵上,所述通孔(50)形成在所述连接部(2)上,所述卡爪(5 形成在所述通孔(50)的边缘,伸向所述通孔(50)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使得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5 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50)并越过所述卡爪(5 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 (53)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所述卡爪形成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伸向所述通孔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使得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并越过所述卡爪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51)还包括位于所述端头(5 和所述第一柱状部(57)之间的第二柱状部(56),所述第二柱状部(56)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柱状部(57),所述端头(5 是锥状端头(55),所述锥状端头(5 的后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柱状部(5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包括第一卡持构件(81),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86)形成有钩状部分(85),第二卡持构件(82),所述第二卡持构件为板状的钩,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和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形成在所述连接部(2)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为板状, 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上,在其自由端(86)的相对的两个厚度侧面(83) 上分别形成有钩状部分(85),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 (81)的两侧,每一对所述定位臂中的形成在所述连接部( 上的定位臂(7 都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两个钩状部分(8 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 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的自由端 (86)为大体锥形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 (86)的一个宽度侧面(84)上还形成有一个钩状部分,在所述连接部( 上还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三个钩状部分和三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定位臂(71,72)包括第一定位臂(71)和第二定位臂(72),在所述第二定位臂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71)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起(723),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一凸起(72 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凹坑(711),所述第一凸起(72 能够与所述第一凹坑(711)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第一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凸起(723)和所述第一凹坑(711)构成第一对卡合特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一凸起(72 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形成有第二凹坑(712),所述第一凸起(72 能够与所述第二凹坑(712)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第二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凸起(72 和所述第二凹坑(71 构成第二对卡合特征。 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臂(72)包括第二上定位臂(721)和第二下定位臂(722),在所述第二上定位臂(721)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71)的端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凸起 (723),当所述保护臂(6)相对所述连接部( 沿朝向所述完全保护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724)能够先后与所述第一凹坑(711)和所述第二凹坑(71 接合,在所述第二下定位臂(722)的下边缘形成有第二凸起(7M),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二凸起(724)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凹坑(713),所述第二凸起(724)能够与所述第三凹坑(713)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第三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凸起(724)和所述第三凹坑(713)构成第三对卡合特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的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臂(6)的外部两侧形成有凸缘(65)。
16.一种安全针组件,包括针头(10)和针头保护装置,所述针头(10)包括针座(12)和安装在所述针座(12)上的针(1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能够与针座(1 结合在一起的连接部O);能够将所述针(11)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6),其具有邻近所述连接部O)的近侧端部 (62);铰链构件G),连接在所述连接部(2)和所述保护臂(6)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6)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 转动;一对卡持构件(51,52),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 和所述连接部 (2)上,当所述保护臂(6)相对于所述连接部(2)转动到最接近所述针(11)的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 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并且所述针(11)被完全收纳在所述保护臂(6)的内部;以及一对定位臂(71,72),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和所述连接部 (2)上,所述一对定位臂(71,7 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两对互补的卡合特征(711,723;712, 723 ;713,724),所述两对卡合特征(711,723 ;712,723 ;713,724)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以将所述保护臂(6)至少定位在包装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所述包装位置和所述第一使用位置相对于所述完全保护位置远离所述针(11),其中,所述包装位置是所述安全针组件使用前处于包装状态时所述保护臂(6)的位置,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是所述安全针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保护臂(6)的使用位置,其中,在所述包装位置和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 处于非接合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51,52)包括第一卡持构件(51)和第二卡持构件(52),所述第一卡持构件(51)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上,包括第一柱状部(57) 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柱状部(57)上的端头(55),在所述连接部( 上形成有通孔(50),所述第二卡持构件(5 包括形成在所述通孔(50)的边缘的一个或多个卡爪(53),所述一个或多个卡爪(53)伸向所述通孔(50)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所述卡爪的末端或者所述卡爪的末端与所述通孔(50)的边缘限定了一个孔,该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端头(55)的后端相对应的最大径向尺寸,使得当所述保护臂(6) 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5 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50)并越过所述卡爪(5 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5 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包括第一卡持构件和第二卡持构件,所述第一卡持构件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包括第一柱状部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柱状部上的端头,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通孔的边缘的卡爪,所述卡爪伸向所述通孔的中心并向所述第一卡持构件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使得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所述端头的前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并越过所述卡爪并使其后端被所述卡爪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住。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包括第一卡持构件(81),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86)形成有钩状部分(85),第二卡持构件(82),所述第二卡持构件为板状的钩,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的钩状部分(85)和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上,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形成在所述连接部(2)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为板状, 形成在所述保护臂(6)的近侧端部(62)上,在其自由端(86)的相对的两个厚度侧面(83) 上分别形成有钩状部分(85),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 (81)的两侧,每一对所述定位臂中的形成在所述连接部( 上的定位臂(7 都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2),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两个钩状部分(8 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8 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6)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81)的自由端 (86)为大体锥形的形状。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自由端 (86)的一个宽度侧面(84)上还形成有一个钩状部分,在所述连接部( 上还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持构件的三个钩状部分和三个所述第二卡持构件构造成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完全保护位置时能够分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定位臂(71,72)包括第一定位臂(71)和第二定位臂(72),在所述第二定位臂(72)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71)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起(723),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一凸起(72 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凹坑(711)和第二凹坑(712),所述第一凸起(72 分别与所述第一凹坑(711)和所述第二凹坑(71 构成两对卡合特征,当所述保护臂(6)相对所述连接部( 沿朝向所述完全保护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723)能够与所述第一凹坑(711)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所述第一使用位置,当所述保护臂(6)沿所述方向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72 能够与所述第二凹坑(712)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而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所述包装位置。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臂(72)包括第二上定位臂(721)和第二下定位臂(722),在所述第二上定位臂(721)伸向所述第一定位臂(71)的端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凸起 (723),在所述第二下定位臂(722)的下边缘形成有第二凸起(7M),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二凸起(724)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形成有第三凹坑(713),所述第二凸起(724)能够与所述第三凹坑(713)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第二凸起(724)和所述第三凹坑(713)构成第三对卡合特征,所述第二使用位置是所述保护臂(6)在使用过程中比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更加远离所述针(11)的使用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臂(71)上、与所述第一凸起(72 相对运动形成的路径上还形成有第四凹坑,所述第一凸起能够与所述第四凹坑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将所述保护臂(6)定位于邻近所述完全保护位置的临时保护位置,当所述保护臂转动到所述临时保护位置时,所述针位于所述保护臂的开口中,而且所述第一、第二卡持构件不会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两对定位臂,所述两对定位臂对称地位于所述一对卡持构件的两侧。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臂(6)的外部两侧形成有凸缘(65)。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针组件是安全采血针组件、安全注射器组件、安全胰岛素组件、安全单、双翼片蝴蝶针组件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头保护装置和包括该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针组件。针头保护装置包括连接部和能够相对于连接部转动的保护臂。一对卡持构件分别形成在保护臂的近侧端部和连接部上,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接合。一对定位臂分别形成在保护臂的近侧端部和连接部上,并形成有至少一对互补的卡合特征,成对的卡合特征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接合。根据本发明的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不仅能够可靠地防止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使用后针头造成的意外刺伤事故,保证这类医疗器械仅能一次性使用,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仅如此,在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地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在各种希望的位置。
文档编号A61B5/15GK102363056SQ20111027012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林作钱 申请人: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