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33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该病脾肾阳虚癃闭患者因气血不足,身软体倦无力,又因阳气虚衰,脾阳不足致使胃腹膨胀饱满,水食停滞,则痰从内生,诸阳不升,肾阳不充,气化衰竭致肾阴足独阳不化导致膀胱水多但气化难施,肾与膀胱为湿热所干扰,肝郁肝火易使疏导失权,致使尿道阻塞而成癃闭。该病在目前多数医家仅能使用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方能奏效,西医西药是望尘莫及。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是以补气易血、强肾扶脾、通利湿热,在多年临床使用中能使尿道疏通, 膀胱气化复更生,故尿液能阳行水化,诸症即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西洋参15-25份;炒白术20-30份;茯苓30-40份;黄芪30-40份当归25-35份;补骨脂20-30份;肉桂10-20份;甘草15-25份。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西洋参20份;炒白术25份;获苓35份;黄芪35份当归30份;补骨脂25 份;肉桂15份;甘草20份。加水15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本发明的配伍思想以西洋参为君;以炒白术、茯苓为臣;以黄芪、当归为佐;以补骨脂、肉桂、甘草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西洋参20份;炒白术25份;茯苓35份;黄芪35份当归30份;补骨脂25份;肉桂15 份;甘草20份。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归入心、肺、肾三经。 功能与主治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入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入心、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 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性味与归经温,味甘。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 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入心、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性味与归经;辛甘,热,归肾、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制作、服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是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理想药物,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西洋参20g ;炒白术25g ;茯苓35g ;黄芪35g 当归30g ;补骨脂25g ;肉桂15g ;甘草
20g。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或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 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用法与用量服用时将药液取250-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日服三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西洋参15-25份;炒白术20-30份;茯苓30-40份;黄芪30-40份当归25-35份;补骨脂20-30份;肉桂10-20份;甘草15-25份。
2.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西洋参20份;炒白术25份;茯苓35份;黄芪35份当归30份;补骨脂25份;肉桂15 份;甘草20份。
4.加水15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勻后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西洋参15-25份;炒白术20-30份;茯苓30-40份;黄芪30-40份当归25-35份;补骨脂20-30份;肉桂10-20份;甘草15-25份。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以西洋参为君;以炒白术、茯苓为臣;以黄芪、当归为佐;以补骨脂、肉桂、甘草为使。本发明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是治疗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癃闭理想药品。
文档编号A61P13/02GK102327322SQ20111027127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