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714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的中药霜剂。
背景技术
牙痛是一种常见病,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给药,或往牙疼患处用药,这些方法都会使药物经口腔进入体内,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一些采用精油的外用药,容易挥发,药物作用时间短,大多只有十多几十分钟。而且牙疼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热证(实证)、虚证,其治疗和给药是不同的。发明内容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药。本发明由中药(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提取液、仙人掌汁、薄荷油、冰片、酒精、和霜剂基质组成。上述各成分的质量组成为中药药液10-20份,仙人掌汁10-20份,薄荷油1_3份, 冰片1-3份,酒精7-15份,霜剂基质20-50份。其中霜剂基质可采用白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等常用基质。酒精采用常用的70%浓度医用酒精。所述中药(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提取液,是采用麦冬3-10份,紫花地丁 3-10份,半枝莲3-10份,加30-60份水,经过熬煮、过滤、浓缩取得的10-20份的中药药液。将上述各成分与基质充分混合成为霜剂。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药液具有清热消炎杀菌作用,仙人掌汁具有消炎和消肿收敛作用,薄荷脑、冰片具有清凉止痛作用,并能促进其他成分的透皮吸收,结合使用,对虚火引起的牙疼具有良好疗效。经25患者实际使用,用药I天22人牙疼明显减轻,用药3天后20人感觉疗效显著。由于采用霜剂型外用药,涂药后不容易干,药物作用时间长达几小时。使用时,将本发明的霜剂涂在牙疼一侧的下巴和面颊上,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一种实施例(材料组成按质量计)(I)、选取麦冬4份,紫花地丁 4份,半枝莲4份,切碎,加30份水浸泡3小时后,煮开后慢火熬煮至剩约10份药液时,倒出药液。(2)、药渣加入15份水,煮开后慢火煮至剩约8份药液时,倒出药液。合并两次的药液,过滤,在蒸发器中蒸发浓缩至剩约15份药液时倒出。(3)、取多肉质的新鲜仙人掌20份,去皮、切碎、捣烂、绞汁,过滤后得到约15份新鲜仙人掌汁。(4)、将薄荷油2份,冰片2份,溶解在10份70%酒精中成为酒精溶液。(5)、将白凡士林35份,加热至液态,加入中药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仙人掌汁,继续搅拌均匀。出)、加入酒精溶液,继续搅拌均匀。必要时可加入防腐剂。(7)、密封装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发明点主要在于采用霜剂透皮吸收的给药方式,不用口服,而且霜剂不容易干,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疗效更好。其关键点并不在于中药提取液的组成和比例,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医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适合治疗虚火牙疼的中草药来代替其中的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由中药(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提取液、仙人掌汁、薄荷油、冰片、酒精、和霜剂基质组成;各成分的质量组成为中药药液10-20份,仙人掌汁10-20份,薄荷油1-3份,冰片1-3份,酒精7-15份,霜剂基质2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提取液,是采用麦冬3-10份,紫花地丁 3-10份,半枝莲3-10份,加30-60份水,经过熬煮、过滤、浓缩取得的10-20份的中药药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霜剂基质为白凡士林、或羊毛脂、或液体石蜡。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虚火牙疼的外用霜剂,由麦冬、紫花地丁、半枝莲等提取中药提取液,加上仙人掌汁、薄荷油、冰片、酒精、和霜剂基质组成。使用时将本发明的霜剂涂在牙疼一侧的下巴和面颊上,通过透皮吸收,对虚火引起的牙疼具有良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2885969SQ2011102811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徐柔云 申请人:徐柔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