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便频数又称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增多,有急迫感而无疼痛的一种病证。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西医认为多尿常与神经、肾或代谢紊乱有关。其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中医认为中医将尿频列为“肾虚”的症状之一。主要是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小便频数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对治疗小便频数复发比例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5 20份、黄芪5 25份、当归5 25份、白芍5 25份、生地5 25份、麦冬5 25份、川芎5 25份、茯苓5 25份、甘草2 15份、石膏5 40份、竹叶5 20份、沙苑子5 25份、升麻5 20份、羊腰5 20份、益母草5 20份、蒲公英5 40份、半枝莲5 4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8份、黄芪15份、当归15份、白芍15份、生地15份、 麦冬15份、川弯15份、茯苓15份、甘草6份、石膏20份、竹叶10份、沙苑子15份、升麻10 份、羊腰8份、益母草10份、蒲公英20份、半枝莲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以清热散结、补气活血、 滋阴生精、润肺健脾、温补肝肾为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人参补气生津、补脾益肺;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当归、益母草补血活血、调经祛淤;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生地、麦冬润肺清心、益阴生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石膏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沙苑子温补肝肾、固精缩尿;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羊腰入肾经,补肾气、益精髓;竹叶、蒲公英、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结生津、化瘀利尿;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4%,治愈率7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Sg、黄芪 15g、当归15g、白芍15g、生地15g、麦冬15g、川芎15g、茯苓15g、甘草6g、石膏20g、竹叶10g、 沙苑子15g、升麻10g、羊腰Sg、益母草10g、蒲公英20g、半枝莲2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5g、黄芪 10g、当归20g、白芍5g、生地10g、麦冬20g、川芎5g、茯苓20g、甘草10g、石膏30g、竹叶15g、 沙苑子5g、升麻15g、羊腰5g、益母草15g、蒲公英40g、半枝莲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20g、黄芪 5g、当归10g、白芍25g、生地20g、麦冬10g、川芎20g、茯苓5g、甘草12g、石膏10g、竹叶20g、 沙苑子25g、升麻5g、羊腰15g、益母草20g、蒲公英30g、半枝莲1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5g、黄芪 25g、当归5g、白芍20g、生地5g、麦冬25g、川芎10g、茯苓25g、甘草2g、石膏40g、竹叶12g、 沙苑子10g、升麻20g、羊腰10g、益母草5g、蒲公英5g、半枝莲4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0、黄芪 20g、当归25g、白芍10g、生地25g、麦冬5g、川芎25g、茯苓10g、甘草15g、石膏5g、竹叶5g、 沙苑子20g、升麻12g、羊腰20g、益母草12g、蒲公英10g、半枝莲3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 70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
(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
(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0. 5 — 6个月,痊愈72例,随访未见复发; 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女,34岁。小便频数,一夜间频频登厕不能入睡。诊其舌红无苔,口干少津。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2天,尿频大减,夜间仅2次,睡眠亦好转,舌红润。 继续服药12天以巩固疗效,随访而愈。病例2
刘某,男,48岁。患者初因外感咳嗽,治未彻底,反复发作已半年余。近来每咳嗽较剧时即小便失禁,常常一日更衣数次,颇为苦恼。痰少而难咯吐,气短而似喘息,时或自汗恶风, 苔薄而白,脉细弱。连续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5天而愈。病例3
刘某,男性,22岁。近10天来尿频,每日尿次数达10余次。但无尿痛、尿急,头晕乏力, 纳呆,大便日行1次。舌正,脉细软。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0天,尿频已愈, 无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后续服药6天以巩固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5 20份、黄芪5 25份、当归5 25份、白芍5 25份、生地5 25份、麦冬 5 25份、川芎5 25份、茯苓5 25份、甘草2 15份、石膏5 40份、竹叶5 20份、 沙苑子5 25份、升麻5 20份、羊腰5 20份、益母草5 20份、蒲公英5 40份、半枝莲5 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8份、黄芪15份、当归15份、白芍15份、生地15份、麦冬15 份、川芎15份、茯苓15份、甘草6份、石膏20份、竹叶10份、沙苑子15份、升麻10份、羊腰 8份、益母草10份、蒲公英20份、半枝莲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便频数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5~20份、黄芪5~25份、当归5~25份、白芍5~25份、生地5~25份、麦冬5~25份、川芎5~25份、茯苓5~25份、甘草2~15份、石膏5~40份、竹叶5~20份、沙苑子5~25份、升麻5~20份、羊腰5~20份、益母草5~20份、蒲公英5~40份、半枝莲5~4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散结、补气活血、滋阴生精、润肺健脾、温补肝肾之功效,其治疗小便频数疗效可靠。该组合物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组分药性平和、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23GK102309697SQ2011102863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