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14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腹泻,中医称其为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现代医学把腹泻归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见有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和慢性腹泻,如急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 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等。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磺胺类药物、助消化药物等。服用西药治疗腹泻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症,无效者可形成慢性腹泻和临床见到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群,且治疗费用高。民间单方、偏方通常也采用中药, 但是针对不同的病情不能因病而异,疗效不确切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腹泻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乌梅3-10份、陈皮3-10份、车前子5-15份木香3-10份、黄芩3-9份、葛根10-15份茯苓10-15份、麦芽10-15份、厚朴3-10份黄连1. 5-3份、苍术3-9份、白芷3-10份丁香2-5份、枳壳3-9份、大枣9-15份生姜3-10份、薏苡仁10-30份、白术3-15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乌梅6份、陈皮6份、车前子10份木香7份、黄芩6份、葛根12份茯苓12份、麦芽12份、厚朴6份黄连2份、苍术6份、白芷7份丁香3份、枳壳6份、大枣12份生姜7份、薏苡仁20份、白术9份。用法用量按照常规煎中药的方法加水熬煎,煎好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治久咳不止,久泻久痢,尿血便血, 崩漏,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疮痈胬肉;
陈皮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 哕逆;咳嗽痰多;车前子清热、利尿、明目、祛痰。主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水肿,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嗽;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黄芩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 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紐,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葛根解肌发表,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麦芽消食化积,回乳。主治食积,腹满泄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厚朴行气导滞,燥湿,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 痰壅气逆,胸满喘咳;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破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聍耳,痔血,湿疹,烫伤;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重重着,痿甓,夜盲;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 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丁香温中,降逆,暖肾。主治胃寒呃逆,呕吐,反胃,泻痢,脘腹冷痛,痃癖,疝气,奔豚气,癣症;枳壳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主治胸膈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诸毒。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反胃,痰饮咳喘,泄泻,鱼蟹、菌蕈等食物中毒;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浙,湿温病,泄泻, 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搏,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本发明中药的原料全部采用中草药,诸药配伍,组方全面,具有健脾止泻、清热燥湿、消食导滞、补益正气、除湿解毒、散寒止痛之功效。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腹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860例,总有效率达97%。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乌梅6克、陈皮6克、车前子10克、木香7克、黄芩6克、葛根12克、茯苓12克、 麦芽12克、厚朴6克、黄连2克、苍术6克、白芷7克、丁香3克、枳壳6克、大枣12克、生姜 7克、薏苡仁20克、白术9克,按照常规煎中药的方法加水熬煎,煎好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剂, 分两次服用。实施例2 取乌梅3克、陈皮3克、车前子5克、木香3克、黄芩3克、葛根10克、茯苓10克、 麦芽10克、厚朴3克、黄连1. 5克、苍术3克、白芷3克、丁香2克、枳壳3克、大枣9克、生姜3克、薏苡仁10克、白术3克,按照常规煎中药的方法加水熬煎,煎好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实施例3 取乌梅10克、陈皮10克、车前子15克、木香10克、黄芩9克、葛根15克、茯苓15 克、麦芽15克、厚朴10克、黄连3克、苍术9克、白芷10克、丁香5克、枳壳9克、大枣15克、 生姜10克、薏苡仁30克、白术15克,按照常规煎中药的方法加水熬煎,煎好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实施例4: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860例腹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420例, 女440例。(2)治疗方法按照常规煎中药的方法加水熬煎,煎好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个月左右,重病患者连服3个月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临床治愈645例,占75% ;显效103例,占12% ;有效86例,占10% ;无效沈例, 总有效率97%。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乌梅3-10份、陈皮3-10份、车前子5-15份木香3-10份、黄芩3-9份、葛根10-15份茯苓10-15份、麦芽10-15份、厚朴3-10份黄连1. 5-3份、苍术3-9份、白芷3-10份丁香2-5份、枳壳3-9份、大枣9-15份生姜3-10份、薏苡仁10-30份、白术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乌梅6份、陈皮6份、车前子10份木香7份、黄芩6份、葛根12份茯苓12份、麦芽12份、厚朴6份黄连2份、苍术6份、白芷7份丁香3份、枳壳6份、大枣12份生姜7份、薏苡仁20份、白术9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该中药以乌梅、陈皮、车前子、木香、黄芩、葛根、茯苓、麦芽、厚朴、黄连、苍术、白芷、丁香、枳壳、大枣、生姜、薏苡仁、白术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腹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860例,总有效率达97%。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319412SQ20111028883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解连新 申请人:解连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