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25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早期表现血尿酸增高,进一步进展可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养肝益肾、健脾化湿、化瘀通腑、利水排毒的功效,可平衡五脏,提高肝酶活性、促进肝脏代谢、控制嘌呤类产物的产生,排出尿酸,修复组织的目的。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该发明中药制剂对急慢性通风效果均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五倍子 8 12g、当归10 12g、枸杞子8 10g、丹参6 9g、川芎6 9g、白术10 12g、黄芪 10 12g、熟地黄8 12g、山药8 10g、葛根6 9g、穿山甲4 6g、巴戟天6 8g、络石藤6 8g、海桐皮6 8g、旆莶草6 8g、猪苓8 10g、泽泻6 8g、甘草3 6g。本发明的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该药副作用少。本发明中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功效固精、止血、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具有提高肝糖元,减轻肝细胞变性,修复有害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功能,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嘌呤类物质的产生。当归昧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风湿痹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减轻肝细胞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抑制肝细胞变性,加速纤维组织的重吸收。 川芎味辛,性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提高肝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白术功效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止汗。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功效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具有抗氧化和稳定肝细胞的功能。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 肾经。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止痛。 山药味甘、温、平、无毒。功效滋肾益精、健脾益胃。葛根性凉,味甘、辛。功效清热、降火、 排毒。穿山甲功能主治活血散结、症瘕、风湿痹疼。巴戟天味辛甘,性温。功效补肾阳, 壮筋骨,祛风湿。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海桐皮味苦辛,性平。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旆莶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湿,利筋骨。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甘草性平、 味甘,归十二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将上述诸原料药选好、混合浸泡后, 加水煎2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煎30分钟,两次去渣混均,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15剂为一疗程。风寒湿盛型患者停用旆莶草。本发明经临床验证经统计治疗率在75%以上,有效率为90%以上,长期服用可使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症状缓解,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五倍子8 12g、当归10 12g、枸杞子8 10g、丹参6 9g、川芎6 9g、白术10 12g、黄芪10 12g、熟地黄8 12g、山药8 10g、葛根6 9g、穿山甲4 6g、巴戟天6 8g、 络石藤6 8g、海桐皮6 8g、旆莶草6 8g、猪苓8 10g、泽泻6 8g、甘草3 6g。实施例2 —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优选方是五倍子12g、当归10g、枸杞子 9g、丹参6g、川芎6g、白术10g、黄芪10g、熟地黄9g、山药10g、葛根6g、穿山甲4g、巴戟天 6g、络石藤6g、海桐皮6g、旆莶草Sg、猪苓Sg、泽泻Sg、甘草6g。临床疗效总结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可自行终止而进入无症状间歇期,同时证实有高尿酸血症;关节腔积液中或内发现有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中有尿酸结晶发现。凡具备上述三项中之一项者即可确诊为痛风。三、服药方法将上述诸原料药选好、混合浸泡后,加水煎2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煎30分钟,两次去渣混均,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15剂为一疗程,长期控制嘌呤类饮食。四、疗效评定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指标检验正常。好转主要临床症状基本及主要理化指标检验均有改善。未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五、治疗效果服药15天为一疗程,结合饮食控制饮食,轻症2疗程症状消失,重症 2-3疗程症状缓解,血、尿酸检查正常,经统计显效在75%以上,有效率为90%以上,适用于急慢性痛风患者,疗效高,副作用少。六、典型病例1、姜XX,男,58岁,2009年2月,手、脚指疼痛,僵直,肿、胀5天,查血尿酸 520 μ mol/L,诊断为痛风,经医院门诊医生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周,,病情未缓解,即服本发明中药2疗程共20剂,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后,症状缓解,检查血尿酸下降为100-300 μ mol/L。经服本发明中药15剂后症状消失,血、尿酸检查正常,结合对患者饮食指导,至今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
2、邓XX,女,62岁,2009年9月痛风结节中有尿酸结晶出现,伴小关节肿胀1周来院就诊。经给予秋水仙碱、激素治疗,患者不能耐受秋水仙碱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要求服本发明中药15剂,结合饮食指导,症状完全消失,血尿酸检查正常。至今未再加重。3、患者殷X,男,52岁,因常吃高嘌呤食物,饮酒等,手指关节其它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于2010年3月21日来诊,查血高尿酸血症,采用吲哚美辛、苯溴马隆治疗无明显好转。 经服本发明中药3疗程共30剂,全身症状完全消失,血、尿酸检查均正常,结合饮食指导,至今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 五倍子8 12g、当归10 12g、枸杞子8 10g、丹参6 9g、川芎6 9g、白术10 12g、 黄芪10 12g、熟地黄8 12g、山药8 10g、葛根6 9g、穿山甲4 6g、巴戟天6 8g、 络石藤6 8g、海桐皮6 8g、旆莶草6 8g、猪苓8 10g、泽泻6 8g、甘草3 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优选方是五倍子12g、当归 10g、枸杞子9g、丹参6g、川芎6g、白术10g、黄芪10g、熟地黄9g、山药10g、葛根6g、穿山甲 4g、巴戟天6g、络石藤6g、海桐皮6g、旆莶草Sg、猪苓Sg、泽泻Sg、甘草6g。将上述诸原料药选好、混合浸泡后,加水煎2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煎30分钟,两次去渣混均,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15剂为一疗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五倍子8~12g、当归10~12g、枸杞子8~10g、丹参6~9g、川芎6~9g、白术10~12g、黄芪10~12g、熟地黄8~12g、山药8~10g、葛根6~9g、穿山甲4~6g、巴戟天6~8g、络石藤6~8g、海桐皮6~8g、旆莶草6~8g、猪苓8~10g、泽泻6~8g、甘草3~6g。水煎服,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15剂为一疗程。具有养肝益肾、健脾化湿、化瘀通腑、利水排毒的功效,可平衡五脏,提高肝酶活性、促进肝脏代谢、控制嘌呤类产物的产生,排出尿酸,修复组织的目的。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适用于急慢性通风疗效高,副作用少。
文档编号A61P19/06GK102327435SQ20111029123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5日
发明者孙铭晓, 董崇林 申请人:董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