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825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定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死亡率已超过肿瘤类疾病而跃居第一。而血稠、高脂血、血栓性疾病(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心梗、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等)占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成,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并发症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由于饮食结构改变,造成胆固醇摄入量过多,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运动少,环境污染等原因,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 防治血栓性疾病,减轻社会、家庭和患者的负担与痛苦已刻不容缓。抗心脑血管病中药已成为国内医院的常用临床用药。现有的逐瘀通脉胶囊97115789. 8含有水蛭、虻虫、大黄、桃仁四味药材,适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活络等恢复期治疗用药,但对急、重症血瘀因病重药轻,很难奏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急、重症血瘀均有疗效的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能有效提高脑中风的实际治愈率,不产生耐药性, 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血瘀证的机制概括为“瘀滞内结”、“血液离经”和“血液污秽” 3个方面。脑中风即脑梗塞指“瘀滞内结”是指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内结之血为血瘀”。从西医研究来看,可表现为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狭窄。包括了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短暂性脑出血发作、脑梗塞、急性脑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老年血管性痴呆等。中医治疗脑中风多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本方虻虫味辛、苦;辛能开、苦能泄,且其性刚猛,而善逐瘀破积通经,是一味峻猛的破血药,力大而宏。水蛭味咸,咸能走血软坚散结,善破血逐瘀通经,逐恶血久瘀,破血消瘀之力强。二药常相须而用,虻虫能开能泄,其性刚猛,善逐新瘀之血;水蛭能软坚泄血,其性阴潜,善专逐久积之血,二者合用,新久之瘀血一并攻而破之,对周身上下之瘀血尤为适宜。桃仁味苦辛,苦以泄滞血,辛以行血,其性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能破血逐瘀,而善行表里之瘀血,能助虻虫、水蛭破血逐瘀之力。大黄破积滞,行瘀血,可平胃,下气,除痰实、心腹胀满,调血脉,泄壅滞;深入血分,荡涤积垢,祛瘀生新,降脂泄浊。大黄与桃仁相伍,刚柔相济,共同化瘀泄浊。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治风湿痹证,肢体疼痛麻木,能“旁通经络”祛风活血止痛。本品中的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形成。三棱苦、辛、平。归肝、 胆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制增加止痛作用。本品含挥发油,通过减少血小板数、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内外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活性等,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川芎及醋三棱相伍,“气行则血行”、“气为血帅”、“气滞血亦滞”,提高了活血化瘀之效。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川芎25 80份、醋三棱20 40份、水蛭250 750份、桃仁20 63份、虻虫 10 30份、大黄53 161份。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川芎30份、醋三棱25份、水蛭300份、桃仁25份、虻虫15份、大黄80份。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工艺可以将上述原料直接研磨成粉或经过本领域常规提取技术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的提取精制得到作为本发明破血逐瘀,通经活络的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各种药学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等。其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根据不同的剂型而选择,所用的这些载体或赋形剂对于制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可以决定的。本发明药物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法制备第一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第二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将取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第三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上述最佳优选实施方案所提到的中药材的来源如下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醋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炮制品,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虻虫虻科虻属动物华虻及其同属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的雌性全体,具有破血逐瘀消癥的功效。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有效提高脑中风的实际治愈率,不产生耐药性,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该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如下实施例1 丸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30份、醋三棱25份、水蛭300份、桃仁25 份、虻虫15份、大黄80份,将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勻,用水泛制成微丸,用百草霜包衣,撞光,干燥制成。实施例2:丸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30份、醋三棱25份、水蛭300份、桃仁25 份、虻虫15份、大黄80份,将上述中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勻,用水泛制成微丸,用百草霜包衣,撞光,干燥制成。实施例3:丸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30份、醋三棱25份、水蛭300份、桃仁 25份、虻虫15份、大黄80份,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制成微丸,用百草霜包衣,撞光,干燥制成。实施例4 片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勻,制粒,压制成片制成。实施例5 片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上述中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勻,制粒,压制成片制成。实施例6 片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勻, 制粒,压制成片制成。实施例7 散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实施例8 散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实施例9 胶囊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硬胶囊壳。实施例10 胶囊剂的制备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 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装入硬胶囊壳。本发明的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急、重症血瘀,具有良好的治愈率,用该组合物粉末或其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制成的药剂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活络的总疗效为 94.00%。经多年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剂对治疗脑中风疗效十分明显,是一种高效且速效的中成药。本发明用于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试验1.方法共接受152例脑中风患者男86例,女66例,平均年龄53岁,病程1周 6年。对照组52例,治疗组100例,对照药物逐瘀通脉胶囊(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2.临床疗效判定依据(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标准采用国际公认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定。(2)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0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1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4级可站立步行,但需人随时照料。5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级植物人状态。3.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89%,病残程度1 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4.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见表1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药剂川芎25 80份、醋三棱20 40份、水蛭250 750份、桃仁20 63份、虻虫10 30份、大黄53 161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川芎30份、醋三棱25份、水蛭300份、桃仁25份、虻虫15份、大黄8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川芎40份、醋三棱35份、水蛭500份、桃仁41. 7份、虻虫20份、大黄106. 7份。
4.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将上述中药材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
5.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将取川芎、醋三棱、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水蛭、桃仁、虻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2小时,第二、三次各1. 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
6.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2)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稠膏状,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等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加味逐瘀通脉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川芎25~80份,醋三棱20~40份,水蛭250~750份,桃仁20~63份,虻虫10~30份,大黄53~161份,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浓缩提取干燥再粉碎等方法处理后,按比例配制,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本发明组方在抵当汤的基础上增加了其破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并且制作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2335370SQ20111029125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广和, 孙开敬, 尹逊录, 朱文军, 李尚晏, 武凤梅, 费建军, 郑玉梅 申请人: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