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28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
背景技术
据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约600万人患癌症,每十万人中患病人数最高为 326. 8-372. 2人。我国前几年的统计,每十万人中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18. 4和168. 8人。全世界每年约500万人死于癌症,但恶性肿瘤引起死亡的构成比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在美国肺癌占第一位,大肠癌占第二位。而在我国胃癌占第一位,肺癌占第二位。就整个癌症的发病区域来分析也有独特性,华南以鼻咽癌较常见,华北食管癌发病最高,东北地区胃癌占首位,西南地区以肺癌最多。癌症的治疗大致分为手术、化疗、放疗和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四大部分。据统计约70%的恶性肿瘤需用放射治疗(包括综合治疗及姑息治疗),放射治疗即放疗在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有的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及部分肿瘤患者的五年治愈率大有提高。放疗不仅杀伤癌瘤细胞,而且也损伤正常组织。放疗常引起一些全身或局部反应,既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也可能在放射照射结束后不同时期内发生,反应的轻重程度不等,一般全身反应的症状常见有精神不振、疲乏虚汗、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心慌气短、骨髓抑制和血象下降。照射头颈部可能产生口干咽燥、溃疡疼痛,照射胸部(肺和食道)引起干咳及进食时下咽疼痛。放射反应不论是全身性或局部性,轻者给病人增加不少痛苦,重者会造成病人全身免疫功能急剧下降,甚至少数病人被迫暂停或终止治疗。现有的减轻放疗副作用的方法,多以西药为主,西药常用的药物有利血生、沙甘醇、维生素B12 等,虽对白细胞的升高有所作用,但调整全身及局部放射不良反应就显得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北沙参15-25份、麦门冬8-12份、枸杞子12-18份、丹参10-20份、茯苓10-20份、 陈皮5-15份、大枣7-13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北沙参20份、麦门冬10份、枸杞子15份、丹参15份、茯苓15份、陈皮10份、大枣 10份。用法用量按常规水煎法煎制,口服,每日一剂。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燥干咳,虚劳咳血,胃阴不足,津伤口干;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人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 痈疮肿毒;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陈皮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 哕逆;咳嗽痰多;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配方中,北沙参、麦门冬、枸杞子滋阴生津、去燥润肺,丹参祛瘀止痛,茯苓渗湿利水,陈皮燥湿化痰,大枣补虚益气,诸药配伍,可滋阴补益,调补放疗对机体造成的损害,祛瘀利水,减轻放疗造成的局部组织水肿,还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改善放疗期间的食欲,稳定患者情绪。本发明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适用于放疗期间减轻放疗后粘膜反应,尤其适用于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放疗期间,放疗开始时即开始服用,坚持服用至放疗结束,可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粘膜反应,服药后患者口腔、咽喉等部位放射性粘膜损伤出现时间晚,粘膜反应程度轻,患者自觉乏力等症状不明显,咽喉肿痛明显减轻,饮食较不用药时好,吞咽疼痛程度轻。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放疗调补,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放疗有较好的调补效果,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减轻放疗副作用的同时还有辅助抗肿瘤功效。共治疗560例,总有效率达93%。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北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大枣10克,将上述原料按常规水煎法煎制,口服,每日一剂。实施例2 取北沙参15克、麦门冬8克、枸杞子12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大枣 7克,将上述原料按常规水煎法煎制,口服,每日一剂。实施例3 取北沙参25克、麦门冬12克、枸杞子18克、丹参2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大枣13克,将上述原料按常规水煎法煎制,口服,每日一剂。实施例4: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1年至今,对560例放疗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330例,女230例。(2)治疗方法按常规水煎法煎制,口服,每日一剂。放疗开始时即开始服用,坚持服用至放疗结束,可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粘膜反应,服药后患者口腔、咽喉等部位放射性粘膜损伤出现时间晚,粘膜反应程度轻,患者自觉乏力等症状不明显,咽喉肿痛明显减轻,饮食较不用药时好,吞咽疼痛程度轻。(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临床显效459例,占82% ;有效62例,占11% ;无效39例,总有效率93%。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北沙参15-25份、麦门冬8-12份、枸杞子12-18份、丹参10-20份、茯苓10-20份、陈皮5-15份、大枣7-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北沙参20份、麦门冬10份、枸杞子15份、丹参15份、茯苓15份、陈皮10份、大枣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疗调补的中药。该中药以北沙参、麦门冬、枸杞子、丹参、茯苓、陈皮、大枣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放疗调补,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放疗有较好的调补效果,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减轻放疗副作用的同时还有辅助抗肿瘤功效。共治疗560例,总有效率达93%。
文档编号A61P37/04GK102357189SQ20111033033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付卫江, 杨秋安 申请人:付卫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