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28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痴呆的起因是由大脑病变引起的,多发生在老年期,尤其在60岁以后,发病更为多见。欧美等发达国家在65岁以上人口中,中重度痴呆的患病率在5%以上,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有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痴呆病人可分为几类,除了阿尔茨海默痴呆症之外,血管性痴呆也是主要的一种,尤其在亚洲多见,主要由脑血管引起。脑梗塞、脑出血等大脑血管性疾病使大脑长期处于缺乏营养状态,导致脑细胞渐渐失去了功能。多数病人还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有关抗血栓药的研究有很多报道,其中蛇毒类药物已有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 1104096、CN 1015613、CN 1063041分别报道了蛇毒抗栓酶和蛇毒溶栓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开发保持酶活性,起效迅速、安全有效的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药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双龙酶素II号)。本发明的胶囊剂包括蛇毒提取生物活性酶10~50mg与药用淀粉240~200mg。
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经上海市药检所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本产品在1.0g/kg剂量下,一次灌胃观察七天,结果无小鼠死亡,证明基本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生物活性酶是从江浙蝮蛇毒提取的。
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双龙酶素II号)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观察结果表明达到有效、显效或痊愈的疗效。
本发明的产品是单方,优于现有的复方产品,见中国专利申请号93121051,另外,本发明的产品使用肠溶胶囊,使酶类最适pH与小肠pH近似。
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双龙酶素II号)对窦性频率的影响情况如下病例
上海市中西结合医院在临床上用双龙霉素II号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观察到它可提高窦房结的频率,使心率加快。
一般资料6例住院病人,男3例,女3例,年龄在39~72岁,平均61.8岁。其中冠心病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1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1例。诊断均按《实用内科学》所订的标准。临床症状包括胸闷5例,头晕4例,心悸3例,黑蒙和晕厥1例。
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其中伴有结性逸搏2例。窦性静止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例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频繁的窦性静止,窦性静止的时间最长为15秒。心电图诊断的标准按黄宛的《临床心电图学》所订的标准。
治疗方法与观察用药前先收集完整的临床资料,然后用双龙霉素II号口服,剂量10mg,3/日。在用双龙霉素II号治疗期间,未使用会影响心率的其它任何药物。治疗后每天观察心率的变化,每周作心电图检查一次。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
结果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在服用双龙霉素II号后心率都有明显的加快,其变化见表。

其中3例病员在口服后第一周心率就有加快,第二周率都可恢复到正常。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病人中,用药后第一周窦性静止的次数有减少,第三周窦性静止的次数有减少,第三周窦性静止的次数明显减少,窦性静止的时间明显缩短,第五周窦性心率80次/分,房性早搏6~8次/分,偶见窦性静止,最长仅2秒。
讨论双龙霉素II号可提高窦房结的频率。使心率加快。这已成事实。但其确切的机理还十分清楚。我们推测,窦性房结的频率减慢。双龙霉素II号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使窦房结的血供改善,从而改善了窦房结的功能。但根据我们仅有的6例资料显示,上述的解释并不十分满意。双龙霉素II号是否对窦房结的自律细胞有直接的兴奋作用,从而影响了窦房结的电生理,使窦房结的自律性升高,从而提高了窦性心律的频率,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实验来得到证实。
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双龙酶素II号)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的选择因本品属自费,价格略贵,且属试用,故大部份病例选取遵循以下原则凡笔者经治之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后遗症(距发病3月后,仅1例)具失语、吞咽障碍、肢体功能明显障碍卧床不起等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的病例,经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者丹参16ml加胞二磷胆碱0.5g/日及96年后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加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效或恶化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本品治疗。
全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47-82岁。其中缺血性中风30例,含单侧脑叶梗塞8例、多发脑叶梗塞9例、一侧基底梗塞8例、双侧或一侧多发基底节梗塞6例、脑干梗塞2例、两侧半卵园中心区梗塞1例;出血性中风后遗症1例,部位右侧基底节区。全部病例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脑CT或MRI报告确定。
起用本品前用丹参、胞二磷胆碱治疗者18例(A组),其中距发病<6周者13例,自2-40d不等,平均14.54±10.42d;>6周者5例;自110-180不等,平均144±27.89g。起用本品前用东菱克栓酶(克栓酶)治疗13例(B组),应用克栓酶10-35BU不等,平均25.4±治6.89BU,本品应用距发病5-41d,平均18.83±10.49,距克栓酶治疗结束-2-35d不等,平均13.58±12.05d(1例因病情急剧进展于克栓酶治疗第二剂后8小时加用本品)。
治疗前,A组病例病情重7例、中3例、轻8例;B组依次为6例、2例、5例。
本组病例10例合并高血压病、10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1例合并不安腿综合症。
全部病例无近期消化道出血史、近期手术史、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正常范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不属禁忌范围。2、方法治疗患者服双龙酶素II号胶丸10mgtid;吞咽障碍或吞咽不利者以小苏打水溶解本品粉末后吞咽或胃管内渗入。治疗2至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天、1周、2周、4周分别检查、记录病情。缺血性、出血性中风病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记分,正常为0分,神经后功能改善评分减少≥21分为显效,减少8-20分为有效、减少或增加不足8分者为无效;功能评分缺损分增加≥9分为恶化;病残程度为0分则属治愈。3、结果至治疗结束,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恶化者。A组18例病人治疗前后病情重7例,中3例,轻8例;治疗后重0例,中4例,轻14例。A组治疗前病程小于6周者15例;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3.33%;治疗前病程大于6周者5例,治愈2例、显效1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治疗前B组13例病人病情重6例、中2例、轻5例、治疗后重0例、中2例、轻11例。B组13例、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84.61%。两组病例总有效率90.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起病<6周者治疗前后依次为19.92±14.59,6.85±3.46,>6周者依次为19.2±14.79、8.2±8.61;B组依次为22.29±13.00、7.38±6.70。
治疗前后卧床不起、失语、吞咽障碍病例数A组<6周者为7、4、4,>6周者为3、2、1,B组为8、4、5;治疗后依次为1、0、1、1、1、0、1、0、0。
原有1例不安腿综合症治疗后消失,治疗前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均于治疗后第二天起消失。
二例血管性痴呆治疗后症状消失。
治疗期间至治疗结束全组病例无各种出血情况发生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对照血小板粘附功能下降,P<0.05;其它项目血流变学指数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比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P值无意义。
本品起效快,在非连续观察中发现全组31例不足12小时起效者6例、24小时起效7例、3天起效10例、4-7天内起效8例。一般作用高峰时间约两周,两周后继续治疗收效甚微。4、讨论本组资料显示双龙酶素II号对脑卒中急性期及慢性后遗症期均有明显疗效,尤其是对慢性后遗期的良好的治疗作用是本品的突出优点。众所周知,缺血性风早期常伴有脑休克样反应,且病变可逆性大故早期治疗大部份病例短期内病情有较明显改善,其后遗留的症状则恢复较慢、较差。本组病例一部分系急性起病期东菱克栓酶治疗无效者、一部分经丹参等治疗无效者,距发病时间相对为长而治疗仍取得普遍、明显的效果,实为缺血性中风较为理想的药物。
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双龙酶素II号)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分析如下一、病例选择住杨浦区中心医院心内科病员有下述病症者1、冠心病各种类型心绞痛;2、冠心病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伴有明显自觉症状或同时合并有脑或其它部位血管病变者;3、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4、心房血栓形成;5、动脉血栓形成。(一)冠心病心绞痛组合计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6~83岁。其中八例有心肌梗塞史,5例超声心动图报告有乳头肌功能不全及节段性运动减弱。1例潘生丁核素扫描报告,下壁心肌缺血伴踏车试验阴性,1例踏车试验,潘生丁试验均阳性,90%患者有静息时心电图变化(ST-T,束支传导阻滞等)。根据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全部病例均属不稳定级心绞痛。其中自发型心绞痛15例;混合型心绞痛5例。劳累型心绞痛IV级2例III级2例;II级1例。(二)冠心病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56岁至71岁。其中1例为陈旧前壁心梗,心功III-IV,合并糖尿病,右下肢血管炎,右拇趾干性坏疽,右足周背红肿;1例持续胸闷不适一年余,心电图房颤、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伴显著ST-T变化;2例合并椎—基底功脉供血不足,有持续头晕、胸闷。(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4例、均为男性、年龄69岁至80岁。均为Q波型心梗。全部病例均伴有心电和心肌酶的变化。治疗起始时间距发病分别为4、4、10、98小时。(四)风心病狭左房血栓形成3例。男1例,女2例,年龄53岁至63岁。(五)肢体动脉血栓形成1例,女性,85岁。既往有冠心、陈旧前间壁心梗史。二、方法(一)药物剂量双龙酶素II号10mg每日三次口服。疗程随病情及其它有关因素而定;部分病情缓解后出院改10mg每日二次口服。急性心梗、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原已服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治疗无效者则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服双龙酶素II号(原用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治疗有效者则不属本治疗观察范围)。服药治疗观察期间一律不用或停用阿斯匹林、潘生相、Ticlid、肝素、尿激酶等抗凝、溶栓药物。(二)观察方法用药前后进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血糖、血脂、血糖度、血小板聚集、粘附试验及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等项目检查。心梗者加测心肌酶,定期EKG检查。心房血栓治疗前后作心脏超声检查。定期记录症状、体征及其它伴随症的变化。三、疗效评定(一)心绞痛劳累型心绞痛分级根据1992年2月中央卫生部试行草案标准I级较日常活动重的体力活动可引起心绞痛。II级日常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III级较日常体力活动轻的体力活动可引起心绞痛。IV级轻微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根据1979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会议标准显效
劳累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两级。原为I、II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正常活动的体力活动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不用硝酸甘油。
非劳累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
改善劳累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一级,硝酸甘油减少一半以上。原为I级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
非劳累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以上。
基本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所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者。
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或心绞痛升给,硝酸甘油用量增加。(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疗效评定根据1979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会议制定标准。(三)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评定根据中华心血管杂志社90年10月温州会议附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制定标准冠脉再通的临床表现(一)直接指证冠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依据TIMI分级,达到II、III级者证明血管再通。(二)间接指证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2小时内每半小时前与后EGG作比较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后2小时内基本消失。3、输注溶栓剂后2小时内出现短暂的加速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下(正)后壁心肌梗塞,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阻滞或低血压状态。4、血清MB-CK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
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2与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现通。其余内容略。(四)心房血栓溶栓疗效评定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对比,血栓面积缩小,大于70%为显效,面积缩小,大于20%、不足70%为有效;小于20%为无效。(五)动脉血栓形成脉搏恢复,表明血管再通过显效,否则为无效。结果一、心绞痛组20例患者经过15~127天(平均66.3天)治疗,在16~130天(平均77.7天)观察,随访期内,完全或基本缓解者17例,占85%,属显效。3例发作明显减少,属有效,占15%,总有效率为100%。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组4例经过51-120(平均76.57天)治疗,在67~120天(平均99.75天)观察、随访期内2例心电图明显改善,ST-T已正常,属显效,占50%,2例心电图ST-T有改善,属有效,占50%。总有效率100%,症状完全缓解。1例房禀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糖尿病右下肢脉管炎足背红肿消退。三、急性心梗阻2例于起病后4小时入院治疗。1例入院后胸痛消失,1例治疗后4小时胸痛消失,均伴有心肌酶CPK高峰提前,梗塞范围缩小。以上2例根据标准可以判定为血管再通。1例下壁心梗起病后10小时入院,入院后10分钟胸痛消失,心肌酶级度升高,ST段持续升高未下降,于起病后第七天解大便时突然死亡。根据患者死亡前有电、机械分离现象判定为心脏破裂;1例于起病后98小时由本院急诊监护病房转为继续治疗,转来时已胸痛,ST段已降至基线,心肌酶已降至正常,治疗后Q波无变化。
本组疗效与治疗起始时间相关。同其它溶栓制剂,心梗超过6小时则无效,具体见表一。
表一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分析

四、风心左房血栓组1例经28天治疗后血栓面积缩小76.76%,属显效,治疗31天缩小16%,继续治疗至第61天缩小46.3%,属有效。以上两例继续治疗变化。1例治疗20天检查对比变化。总有效率66.7%。五、动脉内血检形成1例因右下肢腋、肱、挠动脉搏动均不能触知,曾用小尿激素酶、精制蝮蛇抗栓酶静滴治疗无效而改用双龙酶素II号治疗。20天治疗后右上肢挠动脉搏动恢复,示血管再通。患肢脉搏较左侧略为弱些。六、其它治疗作用本文报告32例各种心、血管病患者治疗前有8例缓治疗后6例心率增快至正常范围;1例IA-VB治疗后P-R间期缩短至正常范围;例3束支阻滞伴窦性停搏起搏器安装术经治疗10A-VB消失,并出现窦性心律,治疗后有14例ST-T变化获明显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治疗后4例症状改善;老年痴呆早期改变,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10例睡眠障碍治疗9例获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8例;精神状奖品改善13例;疾病康复过程缩短8例。
全部病例于治疗观察、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皮疹、皮肤过敏反应;无胃肠反应;无皮肤、眼、鼻、口、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无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异常变化。1例于治疗过程中复测体外血栓形成试验报告无血栓形成,即测BT(试管法)报告正常范围。停约1天后继续治疗,复测体外血栓形成正常范围。
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粘附试验及体外血栓形成试验治疗前后变化见表二、三、四。
表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表三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比较

表四治疗前后体外血栓形成比较

以上各项除血小板粘附功能治疗后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与治疗前后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七、讨论一、双龙酶素II号内含有多种酶成份,具有去纤、抗凝、溶栓、扩血管等作用。以上报告应用双龙酶素II号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双龙酶素II号对心血管系疾病有如此广泛、确切的治疗作用,是眼下任何其它心血管药所不能比较的。二、除心血管疾病外,本发明用于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对多系统的疾病有治疗作用,老年患者服用后合身状况改善十分明显。根据药物作用原理,推测其对全身组织、脏器的血管有清扫、疏通作用,从而改善了各组织、脏器的新陈代谢,使功能趋于正常、这也可以解释治疗一阶段停药后病情持续获改善这一现象。三、本发明口服起效迅速,说明肠道吸收良好。本发明报告治疗剂量均采用10mg tid口服,通过疗效分析结果认为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剂量。
本发明口服方便,起效快,疗效确切,几乎无任何副作用,堪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有可望成为人类逾越心血管疾病的障碍、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良药。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肠溶胶囊剂对全身组织、脏器的血管有清扫、疏通作用;能提高窦房结的频率,使心率加快;能治疗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作用。本发明的产品口吸取方便、起效迅速、并且运用肠溶胶囊,减少酶活力的破坏,疗效确切,几乎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DEAE葡聚糖凝胶A-50,经碱-酸-碱处理后,用0.01MTris-HCL缓冲液浸泡并平衡;2、装柱(1500×100mm),凝胶高1000mm,凝胶层下有30mm高的石英砂;3、原毒40克溶于缓冲液中,离心(4000转/分,15分钟),弃沉淀,取上清液上柱;4、上柱后分三步洗脱,第一步用平衡缓冲液洗脱,第二、三两步加氯化钠直线梯度洗脱(0.4M/L,0.7M/L含NaCL缓冲液);5、洗脱液用特制的部分收集仪收集,10分钟一并,约120毫升/并,用核酸蛋白仪自动测定280nm波长下的光密度,自动描曲线,直到指示出直线时,洗脱完毕;6、洗脱液透析、脱盐、冷冻干燥得冻干粉,与药用淀粉混合后装入胶囊。
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周期短,生物活性酶类的总收率达到40%,制备时的操作温度为4~20℃,使酶活力达到最佳状态,可使原毒的纤溶酶活力从400平方毫米/毫克提高到800平方毫米/毫克以上,因而,本发明的方法宜于规模型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剂包括蛇毒提取生物活性酶10~50mg与淀粉240~200mg。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DEAE葡聚糖凝胶A-50,经碱-酸-碱处理后,用0.01MTris-HCL缓冲液浸泡并平衡;(2)装柱,1500×100mm,凝胶高1000mm,凝胶层下有30mm高的石英砂;(3)原毒40克溶于缓冲液中,离心,4000转/分,15分钟,弃沉淀,取上清液上柱;(4)上柱后分三步洗脱,第一步用平衡缓冲液洗脱,第二、三两步加氯化钠直线梯度洗脱,0.4M/L,0.7M/L含NaCL缓冲液;(5)洗脱液用特制的部分收集仪收集,10分钟一并,约120毫升/并,用核酸蛋白仪自动测定280nm波长下的光密度,自动描曲线,直到指示出直线时,洗脱完毕;(6)洗脱液透析、脱盐、冷冻干燥得冻干粉,与药用淀粉混合后装入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含蛇毒提取物肠溶胶囊剂。该胶囊剂包括从江浙蝮蛇毒提取的生物活性酶和淀粉。本发明的产品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全身组织、脏器的血管有清扫、疏通作用,能治疗缺血性中风和冠状病等,具有抗血管性老年痴呆作用。本发明产品疗效确切,口服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剂。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宜于规模型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P25/28GK1481820SQ0213692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刘耀北 申请人:刘耀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