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消炎、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843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消炎、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消炎、化痰止咳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炎症及哮喘引起的病理性疲劳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呼吸道炎症是人类常见疾病,大多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目前,针对呼吸道炎症西医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抗生素疗法。抗生素的治疗显效快,但对慢性病治疗效果不显著,而且用药太久容易产生对细菌的耐药作用。尽管现在也有许多中药治疗呼吸道炎症,但是大多效果不明显,如现有技术中的痰咳净片由桔梗、咖啡因、远志、冰片、苦杏仁、五倍子、甘草药物成分组成,具有止咳排痰、通窍顺气等功效(参见卫生部部颁中药标准第20册,第Z20-367页,标准号WS3-B-4036-98)。该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但是由于其处方中药物原料选用上的欠缺和限制,据临床观察,该药物对患者的消炎作用不明显,单独使用经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拖延病程,给患者造成健康和经济上的双重不利结果。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能够既能抗菌消炎又可止咳祛痰的药物。本发明按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多年的实验筛选,重新对处方中的原料药物进行了选择,优化了制备工艺,在化痰止咳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消炎抗菌的作用,对治疗呼吸道炎症疾病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显著疗效,尤其是产生了现有技术处方所不具备的治疗哮喘引起的病理性疲劳的意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消炎、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哮喘引起的抗病理性疲劳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鱼腥草43-53份桔梗9-11份氨茶碱8_10份远志0. 4-0. 6份冰片14-17份苦杏仁2-3. 5份黄芪2-3. 5份甘草9-12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鱼腥草45-50份桔梗9-10份氨茶碱9_10份远志0. 4-0. 5份冰片15-16份苦杏仁2. 5-3. 5份黄芪2. 5-3. 5 份甘草 10-11 份。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还可以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鱼腥草48份桔梗10份氨茶碱9份远志0. 5份冰片15. 5份苦杏仁3份黄芪3份甘草11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制备成各种制剂,包括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散剂和口服液。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桔梗、远志用50%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二)将苦杏仁用8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三)将甘草、黄芪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10-1. 1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滤液备用;(四)将步骤(一)、(二)、(三)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氨茶碱,搅拌,混勻,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得浸膏备用;(五)取冰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搅拌下,与步骤(四)浸膏混勻,通过本领域常规技术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其中步骤(一)优选使用70-95%的乙醇,步骤(二)优选使用80%的乙醇。片剂的制备方法(一)将桔梗、远志用40-70%的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二)将苦杏仁用60-90%的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三)将甘草、黄芪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10-1. 1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滤液备用;(四)将步骤(一)、(二)、(三)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氨茶碱,搅拌,混勻,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26,加入淀粉制粒,烘干,过筛,得到颗粒,备用;(五)取冰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搅拌下,加入步骤(四)颗粒,继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勻,压片,检测,包装,即得片剂。其中步骤(一)优选使用70-95%的乙醇,步骤(二)优选使用80%的乙醇。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技术,主要成份为鱼腥草、桔梗、远志、氨茶碱、冰片、苦杏仁、黄芪、甘草。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同时又能产生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抗菌消炎作用及治疗哮喘引起的病理性疲劳的意外效果,且几乎无毒性。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或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毒,利尿通淋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 )A. DC.)的干燥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止咳、祛痰、抗炎。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ca L.)的根,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用于镇静安神、祛痰镇咳。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un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unssibirica 、东;|匕杏 Pruun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 5 " Pruuns armeniacaL.)的成熟种子,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mongholicus (Bge. ) Hsiao 或膜荚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的根,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等症。冰片为合成龙脑,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用于咽喉肿痛。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镇咳祛痰、抗炎。氨茶碱的主要作用是松弛呼吸道平滑肌,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有益效果1、抗菌实验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痰咳净片,但是由于其处方中药物原料选用上的欠缺和限制,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本发明按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多年的实验筛选,重新对处方中的原料药物进行了选择,优化了制备工艺,从而使药物处方更加合理,药物活性成分得到更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抗菌消炎、化痰止咳作用,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显著疗效,尤其是产生了现有技术处方所不具备的抗病理性疲劳的意外效果。经过药效学实验对比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的药效明显优于现有技术,具体如下一、材料试验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药物;痰咳净片,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103 ;阳性对照品红霉素,台山市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31004。空白对照蒸馏水。 菌种来源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提供的细菌种类(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2)肺炎链球菌 CMCC (B) 31001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肉汤琼脂(购自上海康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实验方法将购进的冻干菌种传代复苏,15%甘油保存菌种于_80°C冰箱中。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抗菌药物纸片的制备选择直径6mm的定性滤纸片高压灭菌,放入37°C烘箱中干燥。用无菌镊子取出滤纸片,分别加测试样品20 μ 1于无菌净化台上自然晾干。取培养的菌液(细菌的菌量为105CFU/ml)用无菌玻璃棒将菌液分别均勻涂布于琼脂平板表面,稍干后再用无菌镊子取上述抗菌药品贴于琼脂平板表面,在37°C恒温箱中培养18-M小时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上述试验重复进行3次,抑菌结果为3次试验的平均值。每次试验中加入一个阳性对照药物。结果见表1。表1本发明口服液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消炎、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鱼腥草43-53份桔梗9-11份氨茶碱8-10份远志0. 4-0. 6份冰片14-17份苦杏仁2-3. 5份黄芪2-3. 5份甘草9-12份。
2.如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鱼腥草45-50份桔梗9-10份氨茶碱9-10份远志0. 4-0. 5份冰片15-16份苦杏仁2. 5-3. 5份黄芪2. 5-3. 5份甘草10-11份。
3.如权利要求2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鱼腥草48份桔梗10份氨茶碱9份远志0. 5份冰片15. 5份苦杏仁3份黄芪3份甘草11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气雾剂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片剂。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桔梗、远志用40-70%的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二)将鱼腥草、苦杏仁用60-90%的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三)将甘草、黄芪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10-1. 1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滤液备用;(四)将步骤(一)、(二)、(三)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氨茶碱,搅拌,混勻,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得浸膏备用;(五)取冰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搅拌下,与步骤(四)浸膏混勻,通过本领域常规技术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桔梗、远志、五倍子用40-70%的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二)将穿心莲、苦杏仁用60-9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三)将甘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 10-1. 1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滤液备用;(四)将步骤(一)、(二)、(三)滤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氨茶碱,搅拌,混勻,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1.26,加入淀粉制粒,烘干,过筛,得到颗粒,备用;(五)取冰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搅拌下,加入步骤(四)颗粒,继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勻,压片,检测,包装,即得片剂。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哮喘引起的病理性疲劳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抗菌消炎、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由鱼腥草、冰片、甘草、桔梗、远志、苦杏仁、黄芪、氨茶碱等中西药原料制成。本发明按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多年的实验筛选,重新对处方中的原料药物进行了选择,优化了制备工艺,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咳嗽多痰、气促、气喘等症。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发挥中药的传统优势,具有显著消炎止咳祛痰的作用,可缓解和消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并能具有抗病理性疲劳的意外效果,使用方便,未见明显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1/522GK102379958SQ20111034651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丁国华, 刘洋, 孔徐生, 孔翔, 李冬, 欧荔枝, 雷江凌 申请人:深圳市嘉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