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9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的新用途,尤其涉及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属于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 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脉管炎就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正常的血管分内层、中层和外层。内层非常光滑,里边流淌着血液;中层是肌肉层,是保持血管的弹性;外层跟其他组织分开是非常光滑的一个结构。而患脉管炎的血管壁由里及外全层参与病变,内层的炎症性改变造成血管腔狭窄;中层改变使得肌肉僵化,弹性差;血管周围的神经、外膜、肌肉也同时参与炎症性改变,产生一系列症状。中医认为脉管炎的病因机制是(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 情志失调,气滞血瘀。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现代医学科学尽管很发达,但也只能保守治疗,或手术截肢治疗,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脉管炎定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肝脾肾亏虚,加上精神刺激,情志内伤,感受寒湿之邪,过食辛辣、外伤等刺激,致经络瘀阻,血脉不通,阳气不能温达四末,肢端无血供养,以至缺血性坏死。中医学认为,“正气在内,邪不可干”患者多有肝、脾、肾之阳气虚损。有情志内伤, 郁怒伤肝,而肝血不足。房劳过度,耗伤精血而肾精亏虚。过食辛辣,忧思伤脾,脾阳不振,运化失职,不能输布精微于血脉,加上严寒涉水,寒湿凝聚而发病,寒湿之邪易发为本病的原因,在于正气虚弱,不能抗御外邪所致,寒湿之邪最易伤人阳气,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寒凝血瘀,经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肝血不养则麻木,脾肾阳虚则下肢酸软无力,趾(指)为人四末,易为寒邪所侵,脾肾阳虚,阳气不能畅达四末,则四肢不温,当寒湿之邪郁久化热, 热盛肉腐,则形成溃疡坏疽。肝主筋,肾主骨,在本病后期可损伤筋骨,趾(指)脱落,疼痛缓解,但由于脓水淋漓不尽,久不收口,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耗伤气血,故出现气血两虚, 疮面更加难以愈合。目前市场上产品效果都不太好,因此急需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平眩胶囊是云南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独家产品,目前还没有其治疗脉管炎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平眩胶囊处方为橡木、万丈深、天麻、三七、黄精、仙鹤草、猪殃殃,为胶囊剂,每粒装0. 5g,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能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扰所致眩晕,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现发现其能治疗脉管炎。有益效果平眩胶囊治疗脉管炎,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平眩胶囊治疗脉管炎的临床资料临床药物平眩胶囊,云南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1109,口服,每日3 次,每次2粒,每粒装0. 5g。临床观察50例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龄35-5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3年, 服用平眩胶囊三个月。诊断依据1.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表现发凉、怕冷、麻木、间歇性踱行、瘀血、 营养障碍改变等,常累及下肢,上肢发病者少。2. 40 % 60 %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和体征。3.各种检查证明,肢体动脉狭窄、闭塞的位置多在胭动脉及其远端动脉(常累及肢体中小动脉)。4.几乎全有吸烟史,或有受寒冻史。5.在疾病活动期,患者血液中IgG、 IgA、IgM、抗动脉抗体、免疫复合物阳性率增高,T细胞功能指标降低。7.动脉造影病变多在股动脉及其远端动脉多见,动脉呈节段性闭塞、狭窄,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属正常,动脉闭塞的近远端多有树根形侧支循环动脉。疗效评定(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 120步/分,能持续行走1500m以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阻抗式血流图或光电血流图明显改善。( 显著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步行速度同上,能持续行走500m以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阻抗式或光电血流图均有改善。(3).进步 临床症状减轻,肢体创面接近愈合或缩小,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300m左右;肢体术梢血液循环及阻抗式或光电血流图有改善。(4)无效(包括恶化)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症状及体征无进步或病情继续发作、加重者。表1.平眩胶囊治疗脉管炎病人的疗效观察
总例数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
权利要求
1.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平眩胶囊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中的应用,平眩胶囊处方为楤木、万丈深、天麻、三七、黄精、仙鹤草、猪殃殃,为胶囊剂,每粒装0.5g,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能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扰所致眩晕,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现发现其能治疗脉管炎。
文档编号A61P9/00GK102406846SQ20111038203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严白双 申请人:卞毓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