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98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胃肠炎可分为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两种。中医治疗胃肠炎以清热散寒、健脾理气、和胃降逆、消食化滞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成本低,见效快的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10-20份,枳壳5-15份,黄连5-15份,干姜9_15份,降香 5-15份,白豆蔻3-9份,丹参20-40份,百合20-40份,乌药5_15份,蒲黄9_15份,五灵脂 9-15份,元胡5-15份,炒白术15-25份,炒山药20-40份,白头翁20-40份,秦皮10-30份, 黄芪10-30份。其中所述的原料药物中
白芨,苦甘,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黄连,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降香,辛,温。归肝、脾经。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白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清热,滋补精血。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 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炒白术,、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3
炒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秦皮,味苦,寒。归肝经、胆经、大肠经。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9696,治愈率8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 15g,枳壳10g,黄连10g,干姜12g,降香10g,白豆蔻6g,丹参30g,百合30g,乌药10g,蒲黄 12g,五灵脂12g,元胡10g,炒白术20g,炒山药30g,白头翁30g,秦皮20g,黄芪2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 20g,枳壳5g,黄连15g,干姜9g,降香15g,白豆蔻3g,丹参40g,百合20g,乌药15g,蒲黄9g, 五灵脂15g,元胡5g,炒白术25g,炒山药20g,白头翁40g,秦皮10g,黄芪3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 IOg,枳壳15g,黄连5g,干姜15g,降香5g,白豆蔻9g,丹参20g,百合40g,乌药5g,蒲黄15g, 五灵脂9g,元胡15g,炒白术15g,炒山药40g,白头翁20g,秦皮30g,黄芪1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 12,枳壳13g,黄连6g,干姜13g,降香6g,白豆蔻8g,丹参25g,百合35g,乌药6g,蒲黄IOg, 五灵脂14g,元胡8g,炒白术22g,炒山药25g,白头翁35g,秦皮15g,黄芪2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 28g,枳壳6g,黄连13g,干姜10g,降香14g,白豆蔻4g,丹参!35g,百合25g,乌药13g,蒲黄 13g,五灵脂10g,元胡13g,炒白术17g,炒山药35g,白头翁25,秦皮25g,黄芪1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药效总结一般性资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患者56例,男30例, 女沈例,年龄24 65岁。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荤腥、油腻之品。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30天,痊愈46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6例, 有效2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典型病例 病例1
女,M岁,胃痛,呕吐,腹泻,发烧。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7天后痊愈。病例2
男,45岁,呕吐,无食欲,腹泻,发烧,脱水。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5天后痊愈。病例3
男,60岁,右上腹绞痛,早饭后爆发性排便,伴有粘液,气味恶臭。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20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10-20份,枳壳5-15份,黄连5-15份,干姜9_15份,降香5_15份,白豆蔻3_9份,丹参 20-40份,百合20-40份,乌药5-15份,蒲黄9_15份,五灵脂9_15份,元胡5_15份,炒白术 15-25份,炒山药20-40份,白头翁20-40份,秦皮10-30份,黄芪10-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不复发,无副作用的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芨10-20份,枳壳5-15份,黄连5-15份,干姜9-15份,降香5-15份,白豆蔻3-9份,丹参20-40份,百合20-40份,乌药5-15份,蒲黄9-15份,五灵脂9-15份,元胡5-15份,炒白术15-25份,炒山药20-40份,白头翁20-40份,秦皮10-30份,黄芪10-30份。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406915SQ2011103818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林荣波 申请人:荣成市交通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