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545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湿消肿消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风湿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各科难以诊治的疑难病,这类疾病是人体软组织即皮肤、脂肪、筋膜、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骨膜等结缔组织的病变,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都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见方法是贴止痛黑膏药。但传统方法将中药材放入植物油中榨取药物有效成分,因温度太高(摄氏250°C以上)对中药有效成分破坏严重,影响疗效。而且往往组方太大,这样就增加了过敏的机会, 患处出现瘙痒、皮疹等。有的把中药材制成药粉实用,但是,一般在60-100目之间,这样颗粒较大,影响药物有效成分释放,且增加局部瘙痒机会。西医治疗多以消炎止痛药物、利多卡因和糖皮质类固醇局部封闭、手术疗法等治疗方法。中国专利号CN01115171. 4公布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及制备方法,由生洋金花、白芍、威灵仙、山楂、生南星、生马钱子、生草乌、生川乌、雷公藤、细辛、独活、羌活、生麻黄、葛根、狗脊、牛膝、人参、生黄芪、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土鳖、元胡、姜黄、白芷、 生穿山甲、白花蛇、狗胫骨、肉桂、当归、川弯、续断、板蓝根、桅子、大黄、骨碎补、杜仲、乳香、 没药、麝香、樟脑、血竭。按一定配比采用中药炮制方法制成膏药,该膏药的组方太大、复杂, 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制作成本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以及该膏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包括中药成分、基质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由A、B两组药物原料制成,A、B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A组药物制草乌40 60份、制川乌40 60份、辽细辛32 48份、肉桂40 60份、延胡索32 48份、徐长卿32 48份、乳香32 48份、没药32 48份、冰片M 36份;B组药物独活20 60份、羌活20 60份、当归20 60份、麻黄20 60份、 川芎20 60份、五加皮20 60份、杜仲20 60份、防风20 60份、秦艽20 60份、 松节20 60份。优选的,所述A、B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A组药物制草乌50份、制川乌50份、辽细辛40份、肉桂50份、延胡索40份、徐长卿40份、乳香40份、没药40份、冰片30份;B组药物独活40份、羌活40份、当归40份、麻黄40份、川芎40份、五加皮40份、杜仲40份、防风40份、秦艽40份、松节40份。优选的,所述基质为油丹膏;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上述各原料药的药效如下制草乌,性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制川乌,性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辽细辛,性辛,温。入肺、肾经。功能为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用于风湿痹痛,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延胡索,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为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 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徐长卿,性辛,温。功能为疏风解热,行气活血。用于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还有止痒的作用,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为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气血凝滞、 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没药,性苦,平。归心、肝、脾经。功能为散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痈疽肿痛,心腹、 筋骨诸痛,损伤瘀血,外用可敛疮生肌。活血散瘀镇痛。外用有收敛和消炎作用。此外对多种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结核杆菌。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为散寒止痛,补活血通经。火助阳, 引火归源。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冰片,性味辛苦,凉。入心、肺经。功能为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用于治肢节疼痛,骨痛。独活,性辛、苦,微温。功能为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阴寒头痛、 面瘫口喁。羌活,性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能为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用于风寒湿痹,风水浮肿,外感风寒。当归,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杜仲,性味甘微辛,温。归肝、肾经。功能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浙,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为发汗散寒,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川芎,功能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用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为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抗炎、 镇痛、镇静。用于风湿痹证,筋骨痿软,水肿。防风,性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脾经。功能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风湿或风湿痹痛。
秦艽,性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功能为祛风湿,舒筋络,抗炎,清虚热。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松节,味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为祛风燥湿,镇痛抗炎。用于风湿痹痛,筋骨关节疼痛,牙痛,骨质增生症,跌打损伤。对以上有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发现,上述药物配伍具有以下作用局部麻醉作用制草乌内含生物碱,有表面局部麻醉作用,效力为可待因的2倍。 制草乌内含生物碱,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刺激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先产生烧热感,继以麻醉,丧失感觉。辽细辛对皮内神经末梢及人舌粘膜均有麻醉作用。镇痛作用制草乌及制川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提高痛阈值45%;辽细辛内含挥发油,实验证明0. 5ml/kg其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0. 5g/kg相同。延胡索内含生物碱,经药理实验证明有镇痛作用的为延胡索甲素,其效价为吗啡的40%。徐长卿内含牡丹酚及生物碱,能提高痛阈值及镇痛率。肉桂内含挥发油,味辛、甘,味较大,能促进皮肤药物吸收,提高8 10倍。乳香及没药为树脂类药物,含有树脂、树胶及挥发油,挥发油有镇痛作用,树脂、树胶能提高药物的粘性,使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在取下时不与皮肤粘连,粘贴后的皮肤表面可以保持较好的清洁感。制备上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按比例称取A组药物,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制成120 160目的药粉;2、按比例称取B组药物,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粉碎成“豆粒”大小的粗块,用纯净水浸泡2 3天后,煮1 2小时,将药渣滤出,取其药汁;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1 2小时,取其药汁,同法处理2次;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或者将药汁放入锅内文火将水蒸发,制成浸膏;3、制备膏药基质将花生油2kg放入铁锅内升温至150 160°C,持续2 3小时, 再升温至200 230°C,持续2 3小时,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并且成不散开的状态;将温度升至290 300°C,按油丹比16 7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再倒入水中,边倒边按一个方向搅拌,制成油丹膏,去火毒后即可使用;4、分别将B组药物浸膏和A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勻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勻制成药膏,将药膏20 30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用压板压成厚度为1. 5mm,直径 8 IOcm的圆饼,即得膏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制草乌、制川乌、辽细辛、徐长卿、延胡索作为主要药物,可有效起到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的功用;辅以药物五加皮、杜仲、防风、秦艽、松节、独活和羌活,祛风湿,舒筋络,镇痛除湿;药物(佐药)麻黄、川芎、当归可以发汗散寒、利水消肿、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吸收;乳香、没药、肉桂及冰片除了镇痛作用外,同时在促进药物吸收方面起到良好作用。本发明膏药为外用药,组方小,针对性强,使用方法简单。本发明将A组药物制成 160目药粉。颗粒小,便于药物有效成分释放,有利于皮肤吸收,减少瘙痒。将B组药物粉碎成小药块并用纯净水加热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比油炸提取法更为合理。本发明炮制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治疗效果明显,显、有效率高,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湿、消痛消肿的功效。对颈肩痛、腰腿痛、风湿痛、骨质增生症、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通过使局部温度升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止痛迅速、药力持久、过敏少,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无毒副作用。通过对外敷该膏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患者主要症状为局部压痛明显,肌肉痉挛,关节外展及局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 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受风及受潮后症状明显加重。疗效判断标准依症状的改善状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外敷3-5天疼痛消失为显效,外敷6-10天疼痛消失或缓解为有效,贴用11天以上疼痛仅有所缓解,但达不到治愈效果为无效。使用时先用水擦干净患处皮肤,将膏药贴于患处,一贴膏药可使用7 14天,连续外敷5天为一疗程。临床统计颈椎病显、有效率可达92 %,肩周炎显、有效率可达93 %,肌纤维炎显、 有效率可达85%,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有效率可达81%,风湿性关节炎显、有效率可达 82%,跌打损伤显、有效率可达93%,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显、有效率可达71%。具体数据如下表表1所示表1临床实验结果
疾病类型年龄(岁)病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显、有效率颈椎病40 702501301002092%肩周炎45-603001701102093%肌纤维炎32-612601101103085%腰椎间盘突出症31-5416070604081%风湿性关节炎27-5117080603082%跌打损伤21-8615080601093%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60-797030202071%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5本发明所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包括中药成分、基质和载体,其中,中药成分由A、B两组药物原料制成,A、B两组药物配伍组分如表2所示,其中实施例3为最佳实施方式。 表2实施例1 5的A组药物和B组药物(以重量份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包括中药成分、基质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由A、B两组药物原料制成,A、B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A组药物制草乌40 60份、制川乌40 60份、辽细辛32 48份、肉桂40 60份、 延胡索32 48份、徐长卿32 48份、乳香32 48份、没药32 48份、冰片M 36份;B组药物独活20 60份、羌活20 60份、当归20 60份、麻黄20 60份、川芎 20 60份、五加皮20 60份、杜仲20 60份、防风20 60份、秦艽20 60份、松节 20 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A、B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A组药物制草乌50份、制川乌50份、辽细辛40份、肉桂50份、延胡索40份、徐长卿 40份、乳香40份、没药40份、冰片30份;B组药物独活40份、羌活40份、当归40份、麻黄40份、川芎40份、五加皮40份、杜仲40份、防风40份、秦艽40份、松节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油丹膏;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
4.制备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4. 1按比例称取A组药物,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制成120 160目的药粉;4. 2按比例称取B组药物,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粉碎成“豆粒”大小的粗块,用纯净水浸泡2 3天后,煮1 2小时,将药渣滤出,取其药汁;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1 2小时, 取其药汁,同法处理2次;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或者将药汁放入锅内用文火将水蒸发,制成浸膏;4. 3制备膏药基质将花生油2kg放入铁锅内升温至150 160°C,持续2 3小时,再升温至200 230°C,持续2 3小时,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并且成不散开的状态;将温度升至四0 300°C,按油丹比16 7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倒入水中,边倒边按一个方向搅拌,制成油丹膏,去火毒后即可使用;4. 4分别将B组药物浸膏和A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勻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勻制成药膏,将药膏20 30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用压板压成厚度为1. 5mm,直径 8 IOcm的圆饼,即得膏药。
全文摘要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包括中药成分、基质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主要由制草乌、制川乌、辽细辛、肉桂、延胡索、徐长卿、乳香、没药、冰片、独活、羌活、当归、麻黄、川芎、五加皮、杜仲、防风、秦艽、松节等配伍制成,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湿、消痛消肿的功效。对颈肩痛、腰腿痛、风湿痛、骨质增生症、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止痛迅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药力持久、过敏少,临床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显、有效率可达81.3~94.4%,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61K9/70GK102416049SQ20111040085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常西海 申请人:常西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