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954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涉及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多发生于5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厚、硬化,失去正常的弹性,严重时动脉壁还会发生粥样硬化。当发生动脉硬化后,血管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即可形成血栓,阻塞正常的血液循环而发生组织缺血,当脑部血管阻塞后,即形成脑血栓。脑血栓形成后,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脑血栓发生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如发生在大脑半球,临床上可出现“三偏症” 即偏瘫、偏盲、偏颇感觉障碍,或失语及精神失常。如发生在小脑或脑干,可出现剧烈眩晕、 呕吐、呃逆、喝水发呛、发音嘶哑、走路不稳、四肢瘫痪等。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根据国内的几个大城市统计,脑出血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20% 48%,死亡率约50%。脑溢血属中医“中风”范畴, 其发病以中年以上人群居多,且起病较急,患者往往突然晕倒、偏瘫、失语,相当于中医的出血性中风,包括脑溢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医认为,脑出血是由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 气血逆乱而致。发病前多有诱因,如饮食失节可致阴陷于下,阳盛于上,蒙蔽清窍,闭阻经络而血压升高、血管破裂。大部分幸存者留有后遗症需住院治疗或家庭护理治疗。目前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以抗凝血剂及溶栓剂为主,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明显,易降解血中的血浆蛋白,价格昂贵。因此,研究有效,安全,防止复发、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是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方向。脑塞通由水蛭、大黄、川弯、桃仁、黄芩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等功效、主治中风、 脑溢血后遗症等证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调整机体功能。方用地黄皮滋阴生津;山茱萸酸温收敛,补益肝肾;茯苓甘平淡渗,渗利脾湿;水蛭、地龙、川芎、桃仁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之功。脑塞通组方科学合理,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治疗血栓、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脑塞通)。本发明所述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百分配比
干漆(炭)1%
牛膝4% 7%,
牡丹皮3% 5%,
桃仁 3% 5%,
葶苈子2% 5%,地黄 15% 19%, 茯苓10% 15%,
4%, 红参5% 10%, 天花粉5% 10%, 大黄(制)1% 4%, 玄明粉 2% 5%, 地龙(炒)3% 6%,
黄芩3% 5%, 土鳖虫(炒)2% 5%, 吴茱萸(盐)1% 3%, 川芎 1% 4%, 列当(酒)8% 12%, 肉桂 1% 3%,
水蛭(烫)1% 4%,
琥珀1% 3%,朱砂1% 3%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最优选的,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配比
干漆(炭)2. 11%, 牛膝5. 42%, 牡丹皮4. 16%, 桃仁4. 16%, 葶苈子3. 46%, 地黄 16. 62%, 茯苳 12. 12%,
红参6. 92%, 天花粉6. 92%, 大黄(制)2.78%, 玄明粉3. 46%, 地龙(炒)4.55%, 水蛭(烫)2. 11%, 琥珀1. 82%,
黄芩4. 16%, 土鳖虫(炒)3.46%, 吴茱萸(盐)1.38%, 川芎 2.73%, 列当(酒)9. 09%, 肉桂 1.38%, 朱砂1.21% 。本发明配方用红参、水蛭、地龙、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共为君药。干漆(炭)、牛膝、 天花粉、土鳖虫(炒)、牡丹皮、肉桂通经活络共为臣药,地黄、葶苈子、吴茱萸、茯苓、列当 (酒)、黄芩、大黄滋阴生津;酸温收敛,补益肝肾;甘平淡渗,渗利脾湿、益气养阴共为佐药; 玄明粉、琥珀、朱砂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之功。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1)朱砂制成细粉第一次加朱砂的2倍重量水,研磨40分钟,再加2倍重量水,研磨10分钟,搅拌,倾出混悬液,再重复操作,每次加4倍重量水,研磨10分钟,共研磨6次, 合并混悬液,静置M小时,过滤,取沉淀,38°C干燥,用磁石吸之,去除铁末,过80目筛,制成细粉;(2)其它二十味药材,混勻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并与朱砂极细粉配研,过80目筛,混勻成粉末;(3)取步骤⑵粉末,每IOOg粉末加炼蜜100_120g制成蜜丸;或将步骤O)的粉末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或加入辅料制成水丸或水蜜丸剂型。本发明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了药物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和临床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调整机体功能等功效。是主治中风、脑溢血后遗症等证的纯中药制剂。组方科学合理,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配方
干漆(炭)8.70g红参 28. 55g黄芩17. 15g牛膝22.35g天花粉 28. 55g土鳖虫(炒)14. ^g牡丹皮17.15g大黄(制)11.45g吴茱萸(盐)5. 70g桃仁17.15g玄明粉 14. 25g川芎11. 25g葶苈子14.25g地龙(炒)18. 75g列当(酒)37. 50g地黄68.55g水蛭(烫)8. 70g肉桂5. 70g茯苓28.55g琥珀 7. 50g朱砂5. OOg制备方法(1)朱砂制成细粉第一次加水10ml,研磨40分钟,再加水10ml,研磨10分钟,搅拌,倾出混悬液,以后每次加水20ml,研磨10分钟,共研磨6次,合并混悬液,静置M小时, 过滤,取沉淀,38°C干燥,用磁石吸之,去除铁末,过80目筛,制成细粉;(2)其它二十味药材,混勻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并与朱砂细粉配研,过80目筛, 混勻成粉末。取步骤(2)粉末,每IOOg粉末加炼蜜100_12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7.5g,即得。实施例2
干漆(炭)8.70g红参 28.55g黄芩 17. 15g牛膝22.35g天花粉 28.55g土鳖虫(炒)14. 25g牡丹皮17.15g大黄(制)11.45g吴茱萸(盐)5.70g桃仁17.15g玄明粉 14. 25g川芎 U. Wg葶苈子14.25g地龙(炒)18. 75g列当(酒)37. 50g地黄68.55g水蛭(烫)8. 70g肉桂 5. 70g茯苓28.55g琥珀 7.50g朱砂 5. OO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的步骤(2)粉末,加炼蜜100_120g制成小蜜丸,即得。
实施例3
干漆(炭)8. 70g红參 28.55g黄芩 17. 15g
牛膝 22. 35g天花粉 28. ^g土鳖虫(炒)14. 25g
牡丹皮 17. 15g大黄(制)11. 45g吴茱萸(盐)5. 70g
桃仁 17. 15g玄明粉 14.25g川芎 11.25g
葶苈子 14. 25g地龙(炒)18. 75g列当(酒)37. 50g
地黄 68. ^g水蛭(烫)8. 70g肉桂 5. 70g
茯苓 28. 55g琥珀 7.50g朱砂 5. OO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的步骤( 粉末,灌装胶囊,制得1000粒,即得。实施例4
干漆(炭)8. 70g红參 28. ^g黄芩 17. 15g
牛膝 22. 35g天花粉 28. ^g土鳖虫(炒)14. 25g
牡丹皮 17. 15g大黄(制)11.45g吴茱萸(盐)5.70g
桃仁 17. 15g玄明粉 14. ^g川芎 11.25g
葶苈子 14. 25g地龙(炒)18. 75g列当(酒)37. 50g
地黄 68. ^g水蛭(烫)8. 70g肉桂 5. 70g
茯苓 28. 55g琥珀 7.50g朱砂 5. OO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的步骤⑵粉末,每IOOg粉末加炼蜜40g_60g及水 (60 100ml),制成水蜜丸,即得。实施例5
干漆(炭)8. 70g红參 28. ^g黄芩 17. 15g
牛膝 22. 35g天花粉 28. ^g土鳖虫(炒)14. 25g
牡丹皮 17. 15g大黄(制)11. 45g吴茱萸(盐)5. 70g
桃仁 17. 15g玄明粉 14.25g川芎 11.25g
葶苈子 14. 25g地龙(炒)18. 75g列当(酒)37. 50g
地黄 68. ^g水蛭(烫)8. 70g肉桂 5. 70g
茯苓 28. 55g琥珀 7. 50g朱砂 5. OO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的步骤(2)粉末,用水100 200ml,制成水丸,即得。实施例6本发明一种治疗脑血栓、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药物(脑塞通丸),按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南》(2005年版)的要求进行了本药物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和临床方面的试验研究。—、长期毒性试验研究[本试验采用实施1得到的大蜜丸(规格7. 5g/丸)进行下列研究实验]将SD种大鼠120只,随机分四组,每组30只。大剂量组灌胃实施例1制得的脑塞通丸8g生药/kg(相当于10. 24g大蜜丸,即相当于人用剂量的50倍),中剂量组灌胃脑塞通丸4g生药/kg(相当于5. 12g大蜜丸,即相当于人用剂量的25倍),小剂量组给予脑塞通丸2g生药/kg(相当于2. 56g大蜜丸,即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2. 5倍),对照组给予等容积常水。给药周期为6个月,每日观察一般状况,每周称体重1次,称量摄食量5天。给药3个月后,每组取10只动物进行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及恢复期内,均未出现任何与药物有因果关系的毒性反应和死亡等现象;各给药组动物的一般观察、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塞通丸8g生药/kg、4g生药/kg和2g生药/kg连续灌胃6个月对SD种大鼠无长期毒性反应,对动物的体重、摄食水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心电图等无明显影响,对肝、肾、骨髓、胃肠等主要的脏器或组织无明显的病理性损害。表明,脑塞通丸大鼠无长期毒性反应的剂量为8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成人用剂量的50倍。二、临床试验研究将实施例1制得的脑塞通丸进行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症和阴虚风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三医院、大荔县中医医院、浦城县中医院进行了临床研究试验。1、试验设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III期临床试验的有关要求,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研究方法,按3 1对照原则设计本临床试验方案。2、试验用药及方法(1)病例分组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00例。( 试验用药治疗组脑塞通丸(实施例1制得),口服,1次1丸(7. 5g/丸),一日2-3次对照组脑血栓片,口服,1次6片,一日3次3、结果数据见下表。
病种 N 临床治N 显效N(%)有效N(%)无效N 总有效 P
Γ 愈(%)(%) 率(%)-
气虚血瘀 157 62(39.5) 48(30.6) 35(22.3) 12(7.6) 92.4 > 0.05 阴虚风动 143 40(28.0) 47(32.9) 50(35.0) 6 (4.1) 95.9
7
共纳入统计分析病例400例,治疗组300例,总有效率为94. 0 %,对照组100例, 总有效率为85.0%。其中治疗组痊愈102例(34.0% ),显效95例(31. 7 % ),有效85例 08.3% ),无效 18 例(6.0% )脑塞通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症157例,有效率为92. 4%,阴虚风动症143例, 有效率为95. 9%。经统计学处理,P > 0. 05,说明脑塞通对上述各症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脑塞通丸治疗脑血栓171例,有效率为96.0%,脑溢血后遗症1 例,有效率为 91.5%。经统计学处理,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脑塞通丸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好,脑溢血后遗症次之。试验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百分配比干漆炭 1% 4%, 红参5% 10%,牛膝4% 7% , 牡丹皮3% 5%, 桃仁3% 5%, 葶苈子2% 5%, 地黄15% 19%, 茯苓10% 15%,天花粉5% 10%, 大黄制 1% 4%, 玄明粉2% 5%, 地龙炒3% 6%, 水蛭烫1% 4%, 琥珀1% 3%,黄芩3% 5%, 土鳖虫炒 2% 5%, 吴茱萸盐 1% 3%, 川芎1% 4%, 列当酒8% 12%, 肉桂1% 3%, 朱砂1% 3% 。
2. 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百分配比红参6. 92%,干漆炭2. 11%, 牛膝5. 42%, 牡丹皮4. 16%, 桃仁4. 16%, 葶苈子3. 46%, 地黄 16. 62%, 茯苓 12. 12%,天花粉6. 92%, 大黄制2. 78%, 玄明粉3. 46%, 地龙炒 4. 55%, 水蛭烫 2.11%,黄芩4. 16%, 土鳖虫炒3.46%, 吴茱萸盐1.38%, 川芎2. 73%, 列当酒9. 09%, 肉桂 1.38%, 朱砂1. 21%。琥珀 1.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蜜丸、胶囊剂、水丸或水蜜丸剂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朱砂制成细粉第一次加朱砂的2倍重量水,研磨40分钟,再加2倍重量水,研磨 10分钟,搅拌,倾出混悬液,再重复操作,每次加4倍重量水,研磨10分钟,共研磨6次,合并混悬液,静置M小时,过滤,取沉淀,38°C干燥,用磁石吸之,去除铁末,过80目筛,制成细粉;(2)其余二十味药材,混勻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并与朱砂极细粉配研,过80目筛,混勻成粉末;(3)取步骤(2)粉末,每IOOg粉末加炼蜜100 120g制成蜜丸;或将步骤(2)的粉末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或加入辅料制成水丸或水蜜丸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及脑溢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其中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组成为下列重量百分配比干漆(炭)1%~4%,红参5%~10%,黄芩3%~5%,牛膝4%~7%,天花粉5%~10%,土鳖虫(炒)2%~5%,牡丹皮3%~5%,大黄(制)1%~4%,吴茱萸(盐)1%~3%,桃仁3%~5%,玄明粉2%~5%,川芎1%~4%,葶苈子2%~5%,地龙(炒)3%~6%,列当(酒)8%~12%,地黄15%~19%,水蛭(烫)1%~4%,肉桂1%~3%,茯苓10%~15%,琥珀1%~3%和朱砂1%~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调整机体功能等功效。是主治中风、脑溢血后遗症等证的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P7/02GK102423368SQ2011104421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保安 申请人:王保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