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4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电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电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医疗器械通常包括主机和与主机相连接的附件,其中,主机用于提供电能量输出,而附件可以是治疗器械(例如,电刀头,电夹钳等),也可以是其他功能部件(例如,手控开关等)。一台主机通常可以配接很多种类型的附件,为了避免使用者插接错误的附件,往往需要主机能够识别所插接的附件的类型,以对错误插接的器械主机能够进行报警提示,或者为使用者显示所插接附件的类型,以便使用者了解所插接的是否是自己想用的附件。已知的识别电医疗器械所接附件类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方式是在治疗器械插头中放置了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在存储器中保存了器械类型的信息,器械与主机连接以后,主机读取EEPROM内信息即可辨别器械类型。但是它有三个主要问题:首先,主机对EEPROM的读取操作时必须给存储器供应工作电源,除此之外,还要有数据连接线,因此连接插口附加的连接线比较多;第二,在主机输出高频能量时,EEPROM的读取数据很容易受到高频辐射干扰发生错误,很难正确确认和识别器械信息。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磁编解码技术,在插头上制作具有磁性能的磁粉材料,主机插座处设置磁条读取装置,可读取磁条编码信息。该方式的问题是:一方面,磁信息的读取操作易受主机强的高频输出辐射影响产生错误;另一方面,高频辐射磁场会使磁粉材料重新磁化,造成此条信息永久错误;另外,不确定的工作环境或存储环境中磁场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得这项技术在电外科设备中的应用也很困难。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光学原理,在主机的插座内设置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正常状态,接收器能够接受到发射器的发射光束,当器械插头插入插座时,光路被隔断,接收器无法接受到光束,依次来判别插座是否插入。这种方式的问题是:首先,只能简单的实现插头插入与否的判别,无法实现器械类型识别;第二,结构设计上,需要严格的导向机械结构,接口的制作有一定难度。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在插头中设置信息存储器和发射接收天线,当接收到主机发射的电波时,插头靠这个电波能量回发电磁波给主机,将存储信息发送出去。同样地,在主机输出高频能量时,会产生强的高频电磁波,因此干扰插头与主机间的无线电通讯效果,或者读不出器械的信息,或者读取信息错误。有些方法具有更为严密的信号处理和安全的编解码处理技术,读取信息一般不会发生错误。虽然利用了数字变换技术,但很显然,非常灵敏的接受装置使得通讯电磁波仍极易受到主机输出的高频电磁波干扰,错误概率的减少,代价是无法读出信息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它也不适合于高频能量输出的电外科设备的应用。
还有一种方式是光电编码技术,在主控制器的插座上设置了红外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传感器。在器械插头的靠近插座的光传感器一面上印有对应的黑色编码标记,每个编码标记位置正对所对应的光发射接收通路,如果该位置没有标记,则发光管发射的光束在此处产生反射,受光传感器会接受到反射光,有黑色标记则会吸收发光管的红外光束,受光传感器将接收不到反射光束。这样就形成了一位"0"与“I"数字编码,配置多对这样的传感器,则形成多位编码。显然这种光电技术的编解码需要多对光电光电传感器,结构比较复杂,限制了它在医疗设备上的应用。另一方面,使用者也需要知道附件与主机的连接是否完好,例如,操作时也许会用力过大将插头拉出而脱离主机,因此需要主机能够及时检测附件与主机的连接状态。而且,有的电医疗器械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对电能量输出的水平进行控制,这些控制通常要在主机上进行操作,但如果可以在治疗器械上操作实现,将会为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有识别控制装置的电医疗器械,可解决电医疗器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用于提供电能量;附件,所述附件与所述附件相连接;识别控制装置,所述识别控制装 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附件侧的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的参数,形成检测信息,所述主机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实现所述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电阻,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阻的电阻值,所述电阻的电阻值与所述附件的类型相对应,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电阻的电阻值识别所述附件的类型。优选地,所述主机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电阻的有无来识别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的连接状态,检测到电阻时,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处于连接状态,未检测到电阻时,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处于未连接状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开关,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开关的电阻值,所述主机根据所述开关的电阻值识别所述开关的状态。优选地,所述开关与至少一个开关电阻并联。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可调电阻,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可调电阻的电阻值,所述可调电阻的不同电阻值与所述电医疗器械的不同电能量输出水平相对应,所述主机根据所述可调电阻的电阻值控制所述电医疗器械的电能量输出。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或三极管。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设有光电耦合器。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设有信号隔离变压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电医疗器械中设置识别控制装置,所述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附件侧的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使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的参数,并形成检测信息;
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实现所述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在附件侧设置无源电子器件,可为电医疗器械提供简单有效、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识别控制机制。


图1为电医疗器械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电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为电医疗器械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医疗器械通常包括主机I和附件2,其中,主机I与附件2电连接。主机I设有能量发生器,用于为电医疗器械提供电能量,如高频射频能量RF,或其它能够起治疗作用的连续或间歇的脉冲、正弦波、调制波等。主机I的操作面板上通常设有操作按键和显示器,通过操作按键的操作,用户可以控制主机I的工作方式或能量输出;显示器 通常用于显示电医疗器械的相关设置或控制信息。电医疗器械的附件2可以是直接与患者接触或非接触的治疗器械,也可以是其他功能部件(例如,手控开关或脚控踏板等)。其中,治疗器械利用主机所提供的电能量,通过前端的电极或能量释放端将能量施加于患者的病灶部位,以进行治疗。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附件为血管闭合切割电夹钳。主机I与附件2通过连接器3而电连接。连接器3通常可包括设置在附件侧的电缆301和插头302,以及设置在主机侧的插座303。工作时,将所需附件的插头插接到主机的插座处,从而将主机和附件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主机2所产生的电能量通过连接器3而提供给血管闭合切割电夹钳。通常,对于电医疗器械,一台主机可配接多种类型的附件,为了避免错误地连接附件,需要电医疗器械能够自动识别所连接的附件的类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识别控制功能的电医疗器械,其简单有效、稳定性高并且成本低廉。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电连接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中,插头上设有电连接点3121和3122,该电连接点3121和3122是能量传输回路线的电连接点,以将主机I的能量发生器11所产生的电能量传输给治疗器械21。如图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中设有识别控制装置4,识别控制装置4包括设置在附件侧的无源电子器件和设置在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无源电子器件包括电阻411,检测装置为检测电路412。其中,不同类型的附件中所设置的电阻的电阻值不同,亦即,通过电阻值对不同类型的附件进行编码,从而通过检测电阻值即可识别附件的类型。检测电路412可设有存储器,用于保存附件类型与电阻值的对应信息,以与所检测到的电阻值进行比较匹配。
优选地,可对所采集的电阻信号进行电气隔离,以防止信号干扰及保护患者。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在检测电路412中设置光电I禹合器4121,光电稱合器4121的输入端通过连接器3与电阻411相连,以对电阻信号进行电气隔离。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在检测电路中设置信号隔离变压器来进行电气隔离。具体地,当治疗器械21插接到主机I上时,电阻411通过插头上的电连接点3123和3124与检测电路412相连接,检测电路412检测电阻411的电阻值,从而根据所检测到的电阻值识别所连接的治疗器械21的类型。检测电路412进而将识别结果形成检测信息,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主机I,以供主机I进一步控制操作。另外,使用者也需要知道附件与主机的连接是否完好,例如,操作时也许会用力过大将插头拉出而脱离主机,因此需要主机能够及时检测附件与主机的连接状态。本实施例中,检测电路412可通过检测电阻411是否存在而识别主机I与治疗器械21之间的连接状态。具体地,如果检测到存在电阻411,说明主机I与治疗器械21处于连接状态,如果没有检测到存在电阻411,则说明主机I与治疗器械21未处于连接状态。对于电医疗器械,通常是通过主机的操作面板进行控制操作,如果能够在治疗器械上控制开关以实现操作控制,将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在治疗器械进行操控的电医疗器械。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识别控制装置4包括设置在附件侧的开关421和设置在主机侧的检测电路422,开关421通过连接器3与检测电路422电连接。检测电路422通过检测开关421的电阻值而识别开关421的状态。具体地,当检测到开关421的电阻值为0时,说明开关421处于导通状态;当检测到开关421的电阻值为无穷大时,说明开关421处于断开状态。优选地,开关421也可以与一电阻4211相并联来实现上述功能。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了实现对电能量输出的水平的控制,在该实施例中,识别控制装置4可包括设置在附件侧的可调电阻431和设置在主机侧的检测电路432,可调电阻431通过连接器3与检测电路432电连接。可调电阻的不同电阻值可设置成分别与不同的电能量输出水平相对应,例如,在检测电路432的存储器中保存电能量输出水平与电阻值的对应信息,从而可通过调节可调电阻431的电阻值来实现对电医疗器械的电能量输出水平的控制。具体地,工作时使用者调节设置在治疗器械侧的可调电阻431的电阻值,检测电路432检测该电阻值,根据所存储的电能量输出水平与电阻值的对应信息,形成检测信息,并将该检测信息传输给主机I,主机I进一步根据该信息对电医疗器械的电能量输出水平进行控制。识别控制装置中的无源电子器件还可以是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或三极管等,例如,在电容器的情况下,检测装置可检测容抗值,在电感器的情况下,检测装置可检测感抗值。
无源电子器件可设置在附件侧的连接器处,例如插头处,也可设置在附件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以上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例如,如附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识别控制装置的既包括附件类型识别电阻又可包括开关或可调电阻等。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为电医疗器械提供了简单有效、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的识别控制机制。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修改及组合。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修改及组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 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用于提供电能量; 附件,所述附件与所述附件相连接; 识别控制装置,所述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附件侧的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的参数,形成检测信息,所述主机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实现所述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电阻,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阻的电阻值,所述电阻的电阻值与所述附件的类型相对应,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电阻的电阻值识别所述附件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电阻的有无来识别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的连接状态,检测到电阻时,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处于连接状态,未检测到电阻时,所述附件与所述主机处于未连接状态。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开关,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开关的电阻值,所述主机根据所述开关的电阻值识别所述开关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与至少一个开关电阻并联。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可调电阻,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可调电阻的电阻值,所述可调电阻的不同电阻值与所述电医疗器械的不同电能量输出水平相对应,所述主机根据所述可调电阻的电阻值控制所述电医疗器械的电能量输出。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包括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或三极管。
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有光电率禹合器。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有信号隔离变压器。
10.一种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电医疗器械中设置识别控制装置,所述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附件侧的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 使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的参数,并形成检测信息; 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实现所述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医疗器械,具备简单有效、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识别控制机制。所述电医疗器械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用于提供电能量;附件,所述附件与所述附件相连接;识别控制装置,所述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侧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附件侧的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电子器件的参数,形成检测信息,所述主机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实现所述电医疗器械的识别控制。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3181818SQ2011104567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牛旭文, 方云才, 孙际明, 于福星, 赵越, 汪炬 申请人:瑞奇外科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