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47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
背景技术
点滴注射是治疗的常规方法,目前点滴注射的时候,由于点滴注射架是放置在一个地方,病人一般或坐或卧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移动,直到注射完毕。一般注射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成年人还比较容易坚持,但对幼儿来说,在一个地方几个小时不移动却很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输液架包括立杆、背部定位板、腰箍和吊瓶钩,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吊瓶钩,背部定位板固定在立杆的中部,腰箍与立杆的底部连接在一起,腰箍的前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幼儿床的一端连接,开口的另一侧通过挂扣与幼儿床的另一端连接,幼儿床的外侧通过胸前拉带与背部定位板连接。所述的腰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腰箍直径的调节扣。所述的背部定位板的两侧设置有肩部固定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杆,2、背部定位板,3、腰箍,4、吊瓶钩,5、幼儿床,6、肩部固定带,7、胸前拉带,8、调节扣,9、铰链,10、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其结构包括立杆1、背部定位板2、腰箍3和吊瓶钩4,立杆1的顶部设置有吊瓶钩4,背部定位板2固定在立杆1的中部,背部定位板2的两侧设置有肩部固定带6 ;腰箍3与立杆1的底部连接在一起,腰箍3的前侧设置有开口, 开口的一侧通过铰链9与幼儿床5的一端连接,开口的另一侧通过挂扣10与幼儿床5的另一端连接,同时腰箍3开口的这一侧还设置有调节腰箍3直径的调节扣8 ;幼儿床5的外侧通过胸前拉带7与背部定位板2连接。[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包括立杆、背部定位板、腰箍和吊瓶钩,其特征在于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吊瓶钩,背部定位板固定在立杆的中部,腰箍与立杆的底部连接在一起,腰箍的前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幼儿床的一端连接,开口的另一侧通过挂扣与幼儿床的另一端连接,幼儿床的外侧通过胸前拉带与背部定位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随身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腰箍直径的调节扣。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随身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定位板的两侧设置有肩部固定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立杆、背部定位板、腰箍和吊瓶钩,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吊瓶钩,背部定位板固定在立杆的中部,腰箍与立杆的底部连接在一起,腰箍的前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幼儿床的一端连接,开口的另一侧通过挂扣与幼儿床的另一端连接,幼儿床的外侧通过胸前拉带与背部定位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身幼儿输液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959325SQ20112004728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李兆云 申请人:李兆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