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0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用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口服药物或针剂注射)和物理疗法(针灸、按摩或理疗)。上述方法虽都具有一定疗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方法,常因药物的毒性给患者的脏腑造成伤害;而物理疗法,由于需要一些设备,患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该耳贴为一中药贴剂。根据耳部“脏象学说”耳针疗法,“耳与全身经络、经筋、奇经八脉都有紧密的联系,耳与心、脑干、髓、肺、脾、肾关系最密切。”因此,只需将浸有治疗药物的耳贴贴敷于患者的耳甲腔(代表心肺)、对耳屏(脑、髓),即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包括浸渍有药液的片体, 其特征在于片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粘贴膜。上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形状为椭圆形。上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形状为耳廓形。上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形状为心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患者使用安全、方便、无痛苦;(2)对中老年患者治疗效果好;(3)适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总有效率为96%, 市场前景好。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片体;2-粘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浸渍有药液的片体1,片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粘贴膜2,片体1的形状为椭圆形。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片体1的形状为耳廓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片体1的形状为心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用新型片体1由无纺布制成,并浸有多种中药材制成的药液;粘贴膜2由葡甘露胶制成,敷于片体1的一侧面上,用于片体1与人体皮肤的粘接。使用本实用新型耳贴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内耳窝的大小选择片体1的形状,通过粘贴膜2将片体1贴于患者双侧耳甲腔及对耳屏内的皮肤表面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包括浸渍有药液的片体(1),其特征在于片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粘贴膜(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的形状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的形状为耳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的形状为心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耳贴,包括浸渍有药液的片体,片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粘贴膜。本实用新型适合于防治各种心脑血管病症,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为96%。
文档编号A61P9/00GK201996871SQ2011200668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周保民, 周洲, 周立, 孙超 申请人:周保民, 周洲, 周立, 孙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