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53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保健器械,具体讲是一种扭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健身保健器材的使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具有料理、保健、健美的扭腰机更受人们喜爱。传统的扭腰机一般由机架、扶手和转盘组成,转盘可旋转的安装在机架上,锻炼者站在转盘上,手扶扶手,通过自己腰部的扭动来达到扭腰的目的,该结构的扭腰机一般体积较大,适合公园或广场使用。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体积小、适合家庭使用的扭腰机,其结构一般包括底座、扭腰盘,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机、主动凸轮轴和三个从动凸轮轴,所述的电机带动主动凸轮轴转动,主动凸轮轴的转动带动三个从动凸轮轴转动,从而使扭腰盘转动。该结构的扭腰机通过扭腰盘的转动带动腰部的动作,加强改善腰腹部的微循环,舒减腰腹部的疲劳, 达到腰腹部保健的功能。但该结构的扭腰盘通过主动凸轮轴的转动带动三个从动凸轮轴转动时一致性较差,扭腰盘转动不平稳,不顺畅,容易产生转动停滞或者转动死角等现象,影响锻炼者的扭腰锻炼;而且该结构的扭腰盘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且扭腰盘转动平稳、顺畅的扭腰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扭腰机它包括底座、扭腰盘,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控制开关,底座内安装有电机和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动轴同轴线,且转动轴的下端与底座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个拨销,所述拨销的轴线偏离转动轴的轴线,且拨销的上端与扭腰盘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个减速齿轮,所述的减速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扭腰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扭腰机底座内的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传动齿轮顶部的拨销带动扭腰盘转动,锻炼者坐在扭腰盘上,可以通过底座上的控制开关自行调节扭腰盘的转速和正反转方向,扭腰盘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可做360度的旋转运动,从而使锻炼者坐在扭腰盘上达到最佳、最舒适的模式,使腰腹部得到改善和保健的作用;该结构的扭腰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扭腰盘转动平稳、顺畅。作为一种改进,上述扭腰机还包括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曲轴,所述曲轴的下端与底座顶部可转动连接,曲轴的上端与扭腰盘的底壁可转动连接。在扭腰盘转动的同时带动曲轴转动,该曲轴主要起支撑作用,使扭腰机的结构更加稳定,承重更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所述每个支撑柱的顶部设有一个环形内凹,所述的环形内凹与支撑柱同轴线,所述每个环形内凹内设有一个球形滚动体,所述球形滚动体的直径尺寸大于环形内凹的径向宽度尺寸,所述扭腰盘底壁上也设有与球形滚动体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形内凹。该底座的内壁上的支撑柱起支撑扭腰盘的作用,扭腰盘的转动带动球形滚动体沿支撑柱顶部的环形内凹转动,这样可以减少扭腰盘与支撑柱顶部接触的转动阻力,从而使扭腰盘转动更加平稳、顺畅。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的下端通过上、下两个第一球轴承与底座内壁可转动连接。 该第一球轴承可以使转动轴转动平稳、流畅,不会出现转动停滞或者转动死角等现象。作为优选,所述拨销的上端与扭腰盘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拨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轴承,且扭腰盘的底壁上设有容置第二球轴承外圈的内凹,所述第二球轴承下方的拨销上连接有与扭腰盘的底壁固定连接的挡板。作为优选,所述曲轴的下端通过第三球轴承与底座顶部可转动连接,曲轴的上端通过第四球轴承与扭腰盘的底壁可转动连接,该第三球轴承和第四球轴承可以使转动轴及扭腰盘转动平稳、流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该防滑垫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即使将扭腰机放置在较光滑的地板上,扭腰机在工作时也不易移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扭腰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扭腰机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扭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扭腰机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底座,2、扭腰盘,3、控制按钮,4、防滑垫,5、传动齿轮,6、拨销,7、第二球轴承,8、 曲轴,9、第四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1、电机,12、减速齿轮,13、转动轴,14、第一球轴承; 15、挡板,16、支撑柱,17、环形内凹,18、球形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扭腰机,它包括底座1、扭腰盘2,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控制开关3,底座1内安装有电机11和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 13,所述转动轴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传动齿轮5,所述传动齿轮5与转动轴13同轴线,且转动轴13的下端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个拨销6,所述拨销6的轴线偏离转动轴13的轴线,且拨销6的上端与扭腰盘2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一个减速齿轮12,所述的减速齿轮12与传动齿轮5啮合。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曲轴8,所述曲轴8的下端与底座1顶部可转动连接, 曲轴8的上端与扭腰盘2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所述每个支撑柱16的顶部设有一个环形内凹17,所述的环形内凹17与支撑柱16同轴线,所述每个环形内凹17内设有一个球形滚动体18,所述球形滚动体18的直径尺寸大于环形内凹17的径向宽度尺寸,所述扭腰盘2底壁上也设有与球形滚动体18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形内凹。[0022]所述的多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为四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 ;所述的球形滚动体18为滚动钢珠。所述转动轴13的下端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转动轴13的下端通过第一球轴承14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球轴承14为两个第一球轴承14。所述拨销6的上端与扭腰盘2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拨销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轴承7,且扭腰盘2的底壁上设有容置第二球轴承7外圈的内凹,所述第二球轴承7下方的拨销6上连接有与扭腰盘2的底壁固定连接的挡板15。所述曲轴8的下端通过第三球轴承10与底座1顶部可转动连接,曲轴8的上端通过第四球轴承9与扭腰盘2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4。
权利要求1.一种扭腰机,它包括底座(1)、扭腰盘O),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控制开关(3),底座(1)内安装有电机(11)和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 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传动齿轮(5),所述传动齿轮( 与转动轴(1 同轴线, 且转动轴(1 的下端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个拨销(6),所述拨销(6)的轴线偏离转动轴(13)的轴线,且拨销(6)的上端与扭腰盘(2) 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一个减速齿轮(12),所述的减速齿轮(12) 与传动齿轮(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曲轴(8), 所述曲轴(8)的下端与底座(1)顶部可转动连接,曲轴(8)的上端与扭腰盘O)的底壁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所述每个支撑柱(16)的顶部设有一个环形内凹(17),所述的环形内凹 (17)与支撑柱(16)同轴线,所述每个环形内凹(17)内设有一个球形滚动体(18),所述球形滚动体(18)的直径尺寸大于环形内凹(17)的径向宽度尺寸,所述扭腰盘(2)底壁上也设有与球形滚动体(18)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环形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为四个均勻分布的支撑柱(16);所述的球形滚动体(18)为滚动钢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 的下端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转动轴(1 的下端通过第一球轴承(14)与底座(1)内壁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球轴承(14)为两个第一球轴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销(6)的上端与扭腰盘O)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拨销(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轴承(7),且扭腰盘O)的底壁上设有容置第二球轴承(7)外圈的内凹,所述第二球轴承(7)下方的拨销(6)上连接有与扭腰盘O)的底壁固定连接的挡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8)的下端通过第三球轴承 (10)与底座(1)顶部可转动连接,曲轴(8)的上端通过第四球轴承(9)与扭腰盘O)的底壁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腰机,它包括底座、扭腰盘,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控制开关,底座内安装有电机和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动轴同轴线,且转动轴的下端与底座内壁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个拨销,所述拨销的轴线偏离转动轴的轴线,且拨销的上端与扭腰盘的底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个减速齿轮,所述的减速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该扭腰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扭腰盘转动平稳、顺畅。
文档编号A61H1/00GK202027874SQ20112007446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志元 申请人:李志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