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微动椎弓根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52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微动椎弓根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万向微动椎弓根钉,用在腰椎的非融合技术中,即动态稳定系统中。
背景技术
在因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的治疗中,以往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是采用融合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最常用的技术,融合率可达到 90% 100%。部分患者虽然获得了成功融合,慢性下腰痛却没有明显缓解,而且有证据显示融合后增加了相邻节段的负荷压力,从而导致其加速退变。有鉴于此,学者们设计了多种腰椎后路非融合性固定装置,即动力化固定装置(dynamic stabilization devices)。动力化固定又称为软固定或柔性固定,其目的是保证可控制范围内的脊柱运动,改变运动节段的负荷模式,并限制该节段的异常活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坚强内固定同时使用,以防止融合节段相邻的运动单位可能发生的退变加速。动力化固定装置现主要分为棘突间撑开装置、棘突间韧带装置、经椎弓根螺钉韧带装置和经椎弓根螺钉的半坚强金属内固定装置4种类型。目前实现腰椎的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实施非融合技术时,一般是将连接椎弓根钉的棒进行改良,如做成微动棒型、弹簧型、细棒型等。这些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万向微动椎弓根钉,它能使得患者明显缓解下腰痛。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向微动椎弓根钉,脊柱固定棒、定位支座和螺钉,脊柱固定棒安装在定位支座上,且脊柱定位棒的中心线与定位支柱的中心线相垂直,还包括球面螺母和压紧螺母,定位支座上具有内螺纹,螺钉的尾部为球头,该球头的两侧具有外平面,螺钉穿过定位支座,螺钉尾部的球头悬挂在定位支座上,球面螺母与定位支座螺纹连接,且球面螺母罩住螺钉的球头,球面螺母内侧具有与螺钉球头两侧外平面相对应的内平面,外平面和内平面之间具有微小间隙,压紧螺母与定位支座螺纹连接,且压紧螺母压住脊柱固定棒。定位支座为U型支座,其上具有U型槽,脊柱固定棒安装在该U型槽内。螺钉表面具有等离子涂层或羟基磷灰石涂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球面螺母内侧具有与螺钉球头两侧外平面相对应的内平面,外平面和内平面之间具有微小间隙,因此螺钉与球面螺母两端是过度配合,侧面四周为间隙配合,间隙大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这样在人体中由于收到人体活动力的影响,螺钉的球头能够在定位支座中球面螺母的凹球面中进行活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零件少,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椎弓根钉的万向结构,实施微动,从而达到腰椎的非融合,患者手术成功后,可以明显减缓下腰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万向微动椎弓根钉,脊柱固定棒3、定位支座2和螺钉5,脊柱固定棒3安装在定位支座2上,且脊柱定位棒3的中心线与定位支柱2的中心线相垂直,还包括球面螺母4和压紧螺母1,定位支座2上具有内螺纹,螺钉5的尾部为球头,该球头的两侧具有外平面5-1,螺钉5穿过定位支座2,螺钉尾部的球头悬挂在定位支座2上,球面螺母4 与定位支座2螺纹连接,且球面螺母4罩住螺钉5的球头,球面螺母4内侧具有与螺钉球头两侧外平面5-1相对应的内平面4-1,外平面5-1和内平面4-1之间具有微小间隙,压紧螺母1与定位支座2螺纹连接,且压紧螺母1压住脊柱固定棒3。 定位支座2为U型支座,其上具有U型槽6,脊柱固定棒3安装在该U型槽6内。螺钉5表面具有等离子涂层或羟基磷灰石涂层。通过设置等离子涂层或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使得螺钉5打入骨内后与骨接合牢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1、该产品如图1所示术前已安装好,在手术时用配套的压紧螺母扳手把压紧螺母 1拧出安装支座2中。2、用配套的螺钉扳手插入到螺钉5球头部六角中,拧入已打好的椎弓根的洞中。3、放入脊柱固定棒3,把脊柱固定棒3放入U形支座上的U形槽6中。4、用配套的压紧螺母扳手把压紧螺母1拧入安装支座2中,使其能够把脊柱固定棒固定在安装支座2的U形槽6中。以上整个过程完毕后,此时的万向微动椎弓根钉中的脊柱固定棒3被压紧螺母1 压紧在安装支座2的U形槽6中,使脊柱固定棒3和安装支座2成一体,同时由于螺钉5与安装支座2中的球面螺母4两端是过渡配合,侧面四周为间隙配合,其间隙大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这样在人体中由于受到受人体活动力的影响,螺钉的球面能够在支座中球面螺母的凹球面中进行活动。
权利要求1.一种万向微动椎弓根钉,脊柱固定棒(3)、定位支座(2)和螺钉(5),脊柱固定棒(3) 安装在定位支座(2)上,且脊柱定位棒(3)的中心线与定位支柱(2)的中心线相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面螺母(4)和压紧螺母(1),定位支座(2)上具有内螺纹,螺钉(5)的尾部为球头,该球头的两侧具有外平面(5-1),螺钉(5)穿过定位支座(2),螺钉尾部的球头悬挂在定位支座(2 )上,球面螺母(4 )与定位支座(2 )螺纹连接,且球面螺母(4 )罩住螺钉(5 )的球头,球面螺母(4)内侧具有与螺钉球头两侧外平面(5-1)相对应的内平面(4-1),外平面 (5-1)和内平面(4-1)之间具有微小间隙,压紧螺母(1)与定位支座(2)螺纹连接,且压紧螺母(1)压住脊柱固定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微动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座(2)为U型支座,其上具有U型槽(6),脊柱固定棒(3)安装在该U型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微动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5)表面具有等离子涂层或羟基磷灰石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万向微动椎弓根钉,脊柱固定棒、定位支座和螺钉,脊柱固定棒安装在定位支座上,且脊柱定位棒的中心线与定位支柱的中心线相垂直,还包括球面螺母和压紧螺母,定位支座上具有内螺纹,螺钉的尾部为球头,该球头的两侧具有外平面,螺钉穿过定位支座,螺钉尾部的球头悬挂在定位支座上,球面螺母与定位支座螺纹连接,且球面螺母罩住螺钉的球头,球面螺母内侧具有与螺钉球头两侧外平面相对应的内平面,外平面和内平面之间具有微小间隙,压紧螺母与定位支座螺纹连接,且压紧螺母压住脊柱固定棒。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使得患者明显缓解下腰痛。
文档编号A61B17/86GK202010196SQ20112007443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丁亮华, 曹志达 申请人:丁亮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