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53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中医学中的针灸治疗方法相关联的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
直O
背景技术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风格和确切的治疗,享誉国际医林,已被100多个国家应用于临床。目前,对于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评价,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问诊以及针灸治疗师的脉诊,即用手指尖触摸患者的挠骨动脉以诊断脉波状态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缺乏客观性和定量。关于客观评价针灸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非常少见。仅在公开号为 CN1403068A的专利中有所涉及。该专利是利用针剂治疗过程中,探测到的血压信号的波形参数,作为评价针灸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评价准确性且简单易操作的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包含激励部分与监测评价部分,激励部分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得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具体原理如下当利用针灸针通过电针仪或者一定的手法,对一条经络上的一个穴位进行刺激时,可以在该经络上探测到响应信号。以通过电针仪进行刺激为例,刺激波形如图2所示, 我们在经络上可以探测到响应信号,如图3所示。相关理论指出,针灸治疗之所以能够产生效果,是由于通过经络传递的电气信号的作用,该信号沿着经络传递到身体中医称之为“病所”的部位,在这个部位与该信号所关联的电荷将激发组织产生特定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能够起到机体功能的作用。根据相关的医学理论,认为产生特定化学物质的数量与响应信号的电荷量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响应信号电荷量的方法,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可以认为,响应信号所产生的电荷量越大,针灸治疗的效果越显著。基于该原理与方法,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激励部分与监测评价部分。激励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实施针灸治疗,既可以通过电针仪施加刺激信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法进行治疗。另外,激励部分中既可以采用针灸针也可以采用表面激励电极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所谓的表面激励电极是一种直接贴在穴位上,并能够通过施加电刺激信号从而达到针灸治疗效果的电极。监测评价部分是系统的核心,其中的针灸电极插入经络,参考电极置于皮肤上,针灸电极与参考电极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另外,也可以将针灸电极改为表面探测电极,表面探测电极是一种贴附在皮肤表面,并能够探测到经络响应信号的表面电极。放大电路采用差分输入方式,其作用是放大经络上所产生的响应信号至一定的幅度,以方便后续处理。滤波电路的作用是滤除信号中的噪声。AD转化电路的作用在于将所探测并滤波后的响应信号数字化,以便于后续处理。处理电路的作用在于计算相应信号的电荷总量,以作为针灸效果的评价依据。经过放大、滤波后的响应信号以及电荷总量值通过显示电路显示。整个评价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与CN1403068A文件相比,该专利涉及对血压波形参数提取,波形对比等复杂操作。而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方法与装置更加简单。(2)与CN1403068A文件相比,该专利涉及对血压波形的探测,由于影响血压波形测量的因素有多种,在测量血压波形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误差,从而影响到整体评价效果。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与装置直接在经络上进行测量,相对提高的评价的准确性。

图1表示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的系统框图。图2表示通过电针仪施加的一种激励信号。图3表示在图2所示的信号激励下,经络上所产生的相应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包含激励部分1与监测评价部分2,激励部分 1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2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1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得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在本实施例中,激励部分1由电针仪11以及连接于电针仪11的针灸针10组成;监测评价部分2 包含针灸电极201,参考电极202,放大电路21,滤波电路22,AD转化电路23,处理电路24, 显示电路25,以及控制电路26。针灸电极201与参考电极202共同组成放大电路21的输入。放大电路的输出21与滤波电路22的输入相连。滤波电路22的输出与AD转化电路23 的输入相连。AD转化电路23的输出与处理电路M的输入相连。处理电路M的输出与显示电路25的输入相连。控制电路沈分别与放大电路21,滤波电路22,AD转化电路23,处理电路对,显示电路25相连。激励用针灸针10和探测用针灸电极201也可以单独或全部改为可加在体表的表面电极;激励部分1与监测评价部分2集成为一个整体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1,对该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首先对该装置进行说明。该装置主要包含激励部分1与监测评价部分2,激励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施加在针灸针上的激励信号以到达治疗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有两种激励方式(A)将插入经络的针灸针10 —端接在电针灸仪上,另一端接在参考电极,参考电极置于皮肤的表面。启动电针仪,利用一定的波形,实施刺激。(B)医师通过传统中医手法,如补泻手法等进行针灸治疗。两种实施方法都可以在经络上产生响应信号。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治疗器械(A)针灸针(B)表面激励电极,所谓的表面激励电极是一种直接贴在穴位上,并能够通过施加电刺激信号从而达到针灸治疗效果的电极。监测评价部分2包含针灸电极201,参考电极202,放大电路21,滤波电路22,AD转化电路23,处理电路24,显示电路25,以及控制电路。其中,针灸电极201插入经络,参考电极202置于皮肤上,针灸电极201与参考电极202作为放大电路21的输入端。另外,也可以将针灸电极201改为表面探测电极,表面探测电极是一种贴附在皮肤表面,并能够探测到经络响应信号的表面电极。放大电路21采用差分输入方式,其作用是放大经络上所产生的相应信号至一定的幅度,以方便后续处理。实现时,该电路的前端采用对共模信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仪器放大器,后端采用正向放大器,以进一步放大响应信号。滤波电路22其作用是滤除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其主要包含两种滤波电路带通滤波与50Hz工频滤波。带通滤波的作用是降低系统带宽,以减少噪声干扰;50Hz工频滤波的作用主要是滤除工频对信号的干扰。AD转化电路23的作用在于将所探测并滤波后的响应信号数字化,以便于后续处理,实施时采用现有的商用AD转化芯片即可。处理电路24的作用在于计算响应信号的电荷总量,以作为针灸效果的评价依据,实施时采用单片机即可,计算响应信号电 荷量时,只需计算图3中响应信号与基线所围面积(图3中阴影部分面积)即可。经过放大、滤波后的响应信号以及电荷总量值通过显示电路25显示,显示电路25可由LED屏实现。整个评价装置通过控制电路26进行控制,控制电路可由单片机实现。 在利用该装置对针灸效果进行评价时,首先将针灸电极201插入经络,参考电极置于皮肤表面,并启动评价装置。然后,插入针灸针10,并实施刺激。显示电路25将显示经络上相应波形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可以作为针灸治疗的评价指标。在该指标可以指导医师改变激励的波形以及针灸的手法,以实现较好的针灸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激励部分(1)与监测评价部分(2),激励部分(1)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2)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1)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得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励部分(1) 由电针仪(U)以及连接于电针仪(U)的针灸针(10)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测评价部分(2)包含针灸电极(201),参考电极(202),放大电路(21),滤波电路(22),AD转化电路(23),处理电路 (24),显示电路(25),以及控制电路(26),其中,针灸电极(201)与参考电极(202)共同组成放大电路(21)的输入,放大电路的输出(21)与滤波电路(22)的输入相连,滤波电路 (22)的输出与AD转化电路(23)的输入相连,AD转化电路(23)的输出与处理电路(24)的输入相连,处理电路(24)的输出与显示电路(25)的输入相连,控制电路(26)分别与放大电路(21),滤波电路(22),AD转化电路(23),处理电路(24),显示电路(25)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包含激励部分与监测评价部分,激励部分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并得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评价准确性且简单易操作的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装置。
文档编号A61N1/36GK202061067SQ2011200744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吕晓迎, 王志功, 黄宗浩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