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康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89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态康复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动态康复架。
背景技术
针对老年人、中风或偏瘫等患者、肢体损伤等存在运动障碍的人员,通过康复架支撑技术,可以使病人能够实现起坐、站立、行走等活动,刺激肌肉收缩,增加肌肉力量,回复患者运动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目的。主动康复状态下,人需要有一定运动能力,由人施力驱动机构前进达到行走目的, 起坐由电机提供辅助助力,但这种状态下提供的助力不一定符合康复实际需求。被动康复阶段,通过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信号,理解使用者的主观动作意图,通过对肢体正常运动特征和异常运动特征之间差异的对比分析,采用电机驱动方式提供辅助动力,实现对时刻变化的人体运动功能的匹配。在保证安全情况下提升康复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信号,采用电机驱动方式提供辅助动力,实现对时刻变化的人体运动功能的匹配,提升康复效率的动态康复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动态康复架,包括底座、上支架、下支架、扶手,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连接管底座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上支架通过连接件与下支架活动连接,扶手通过扶手固定架与上支架活动连接,上支架上设置有座椅支撑架、腰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以及护胸支撑架,腰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护胸支撑架上设置有护胸支撑板,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护膝固定板上设置有护膝,底座上设置有踏脚板,踏脚板上设置有足底压力感应器,踏脚板底部设置有电机,足底压力感应器与电机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设置有步伐大小调节杆。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帮助老年人、中风或偏瘫等患者、肢体损伤等存在运动障碍的人员进行步行训练,可帮助病人轻松站立,不必消耗过多的体力,通过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信号,理解使用者的主观动作意图,通过对肢体正常运动特征和异常运动特征之间差异的对比分析,采用电机驱动方式提供辅助动力,实现对时刻变化的人体运动功能的匹配,在保证安全情况下提升康复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动态康复架,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4,连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41,上支架1通过连接件5 与下支架2活动连接,扶手3通过扶手固定架31与上支架1活动连接,上支架1上设置有座椅支撑架6、腰部支撑架7、臀部支撑架8以及护胸支撑架9,腰部支撑架7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71,臀部支撑架8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81,护胸支撑架9上设置有护胸支撑板91,所述下支架2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10,护膝固定板10上设置有护膝11,底座上设置有踏脚板 12,踏脚板12上设置有足底压力感应器13,踏脚板12底部设置有电机,足底压力感应器13 与电机电连接。通过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信号,理解使用者的主观动作意图,通过对肢体正常运动特征和异常运动特征之间差异的对比分析,采用电机驱动提供辅助动力,实现对时刻变化的人体运动功能的匹配,提升康复效率。底座包括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之间设置有步伐大小调节杆16。不同的患者可以调节步伐大小调节杆16来调节步伐大小,提高了肌肉的协调性,强化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能力,增强了病人的康复信心。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动态康复架,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4),连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41),上支架(1)通过连接件(5) 与下支架(2)活动连接,扶手(3)通过扶手固定架(31)与上支架(1)活动连接,上支架(1) 上设置有座椅支撑架(6)、腰部支撑架(7)、臀部支撑架(8)以及护胸支撑架(9),腰部支撑架(7)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71),臀部支撑架(8)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81),护胸支撑架 (9)上设置有护胸支撑板(91),所述下支架(2)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10),护膝固定板(10) 上设置有护膝(11 ),底座上设置有踏脚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板(12)上设置有足底压力感应器(13),踏脚板(12)底部设置有电机,足底压力感应器(1 与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之间设置有步伐大小调节杆(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康复架,包括底座、上支架、下支架、扶手,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连接管底座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上支架通过连接件与下支架活动连接,扶手通过扶手固定架与上支架活动连接,上支架上设置有座椅支撑架、腰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以及护胸支撑架,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护膝固定板上设置有护膝,底座上设置有踏脚板,踏脚板上设置有足底压力感应器,踏脚板底部设置有电机,足底压力感应器与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肌电信号和足底压力信号,实现对时刻变化的人体运动功能的匹配,有效提升了康复效率。
文档编号A61B5/22GK202113293SQ20112011113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况宇翔, 吴剑锋, 吴群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