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康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230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康复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康复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供年老体弱者、下肢伤残者或者住院病人坐的轮椅,一般都是由架体、固定于架体上的坐体构成,架体的下部的前部设置小滚轮,后部设置大轮,小滚轮一般为万向轮,通过人力或者电力驱动。
[0003]同时,为锻炼使用者下肢,使用者还需要在轮椅之外使用助行器,如市售的多种下肢康复器,借助下肢康复器能对使用者进行部分体重支撑,能有效实现力量康复,但是,下肢康复器和轮椅是两个单独的器械,造成购置成本增加的同时,仍存在使用者使用两个器械时所面临的转移难度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康复架。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多功能康复架,包括两个由横梁固定连接的立杆,设置在立杆底部的前轮,设置在立杆顶部的扶手臂,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杆前部的前杆,设置在前杆底部的滚轮,固定设置在横梁后部的支撑板,以及可择一地与两立杆底部或者两扶手臂固定连接的增强连杆,其中,所述的前杆下部内侧设置有可翻转式脚踏板。
[0007]所述的前杆和立杆为可伸缩杆。
[0008]所述的前杆上端与立杆铰接,所述的前杆与立杆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
[0009]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两端分别与立杆和前杆铰接的折叠杆或伸缩杆。
[0010]在所述的立杆底部设置有横板,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升降式摩擦块,所述的摩擦块可与前轮相接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可单独使用,当使用者位于支撑板侧时,即乘坐在支撑板上时,增强连杆设置在底部以提高整体的连接效果,当使用者位于支撑板另一侧时,即,利用康复架做助行使用时,增强连杆自底部拆卸下来设置在顶部的手扶臂间,使用者可以手扶或手握增强连杆,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将底部的增强连杆拆除避免训练时发生干涉。同时,也可与轮椅的架体组合使用,用该康复架作为轮椅的前半部分,即包括前轮的前部,组合起来即构成整体式轮椅,拆卸下来即可作为康复架,有效拓展了其功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与轮椅的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与轮椅的拆开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所示为康复架的助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包括两个由横梁固定连接的立杆22,设置在立杆底部的前轮23,角度可调地铰接设置在立杆顶部的扶手臂24,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杆前部的前杆25,设置在前杆底部的滚轮26,固定设置在横梁后部的支撑板27,以及可择一地通过快拆式连接结构与两立杆22底部或者两扶手臂24固定连接的增强连杆210,其中,所述的前杆下部内侧设置有可翻转式脚踏板251。所述的快拆式连接结构为卡箍式或者快拆螺栓等任意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可单独使用,当使用者位于支撑板侧时,即承坐在支撑板27上时,增强连杆210设置在底部以提高整体的连接效果,当使用者位于支撑板27另一侧时,即,利用康复架做助行使用时,增强连杆210自底部拆卸下来设置在顶部的手扶臂间,使用者可以手扶或手握增强连杆210,提高使用安全性,利用康复架的便捷移动性提供下肢力量康复训练,同时,将底部的增强连杆210拆除避免训练时发生干涉。同时,也可与轮椅的架体组合使用,用该康复架作为轮椅的前半部分,即包括前轮的前部,组合起来即构成整体式轮椅,拆卸下来即可作为康复架,有效拓展了其功能。
[0020]同时,所述的立杆为可伸缩式结构,这样能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提高身高适应性。优选地,所述的扶手臂铰接在立杆端部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如圆板和孔销配合机构,利用锁定机构可便捷调整扶手臂的角度,适应不同状态下的使用。
[0021]优选地,所述的前杆为双端可伸缩杆,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长度可调,为实现前杆或上述立杆的可伸缩,可利用内外套管配合孔销实现多级长度可调,长度可调,能适应不用使用者对脚踏板的高度需求,同时,高度可调,便于调整康复架的前倾角度,所述的前杆的上端可包含弧形或者直角折弯部,这样能增大前轮和滚轮的间距,构成一个平稳支撑。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前杆25上端铰接在与立杆垂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8端部或者直接与立杆22铰接,所述的前杆与连接杆或前杆与立杆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两端分别与立杆和前杆铰接的折叠杆29,通过折叠杆可调节并保持前杆相对立杆的角度。所述的折叠杆可采用现有的同种样式,如三段式或两段式折叠杆等任意形式,或者采用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轨道滑块式或者套管式滑动设置的调节杆来实现。同时,也可采用套管配合销孔和销杆结构的伸缩杆来实现上述功能,当然,也可在前杆的铰接处立杆22上设置半圆盘,在半圆板上设置多个定位孔,利用贯穿前杆的销杆可同样实现角度调整和定位。
[0023]具体来说,为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的康复架与轮椅的架体组合起来,所述的轮椅的架体包括车架11、设置在车架上的座板12、设置在车架后部两侧的行走轮13,以及设置在车架前部两侧的可翻转式或者可伸缩式的支撑腿14,其中所述的座板12的前部形成有缺口 15,所述的行走轮与市售轮椅相似,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大轮以及设置在一侧用以手动驱动前进的手扶轮,同时,在座板两侧还固定设置有侧护板16,在后侧设置后背17,当所述的康复架与架体装配一体时,所述的支撑板匹配地插入所述的缺口 15内。所述的康复架的前轮即为轮椅的前轮,所述的康复架的踏板即为轮椅的踏板。
[0024]在具体使用时,所述的架体1和康复架2的立杆22和横杆21通过快拆结构锁合在一起,当锁合在一起时,支撑腿14处于抬起状态不与地面发生干涉,康复架2的前轮23构成轮椅的前轮,前杆25的滚轮26处于翘起状态,支撑板27插入所述的座板的缺口 15内,使用者可正常使用该状态的轮椅,当需要转移时,如去厕所等,此时首先将支撑腿14旋下伸出或者摆动使其与地面接触并承受支撑力,然后将使用者转移至座板12前部使其屁股坐在支撑板27上,然后释放架体1与康复架2间的锁合连接,将承载着使用者的康复架2以前轮23为轴向前转动使滚轮26触地,在翻转的过程中,使用者与座板脱离并转移至康复架的支撑板27上,支撑板27承载着使用者可避免腿部用力,减轻护理者负担,而且康复架2底部的前轮23和滚轮26提供了其便捷的移动效果,同时使用者可手扶扶手臂进行辅助支撑,即使用者在该康复架的辅助下可便捷进入厕所或者转移至床边,然后背部靠床直接倒在床上,避免移动过程中的转身。
[0025]具体来说,为实现架体和康复架的快捷拆装,可采用多种现有的连接结构,如在所述的车架前侧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卡箍,所述的卡箍将立杆或横梁与所述的车架锁合固定,所述的卡箍为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杆或者凸轮压杆等机构锁定,优选,所述的立杆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圆形部能与所述的圆形卡箍更好配合,这样锁合更为牢固。当然,也可在架体上设置对应的管体,同时在康复架上设置对应的插接管221,将插接管插入所述的管体内并锁定同样能实现康复架与架体固定连接构成完整的轮椅之目的。
[0026]同时,为提高康复架移动时的控制效果,所述的前轮为匹配轮椅一般为万向轮,如图4所示,在所述的立杆底部设置有横板231,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升降式摩擦块232,所述的摩擦块可与前轮相接触,在提供摩擦力的同时可约束前轮的摆动,提高使用感受,所述的摩擦块的升降可采用丝杠螺母233或者凸轮压杆式或者弹簧式等。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康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由横梁固定连接的立杆,设置在立杆底部的前轮,设置在立杆顶部的扶手臂,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杆前部的前杆,设置在前杆底部的滚轮,固定设置在横梁后部的支撑板,以及可择一地与两立杆底部或者两扶手臂固定连接的增强连杆,其中,所述的前杆下部内侧设置有可翻转式脚踏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杆和立杆为可伸缩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杆上端与立杆铰接,所述的前杆与立杆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为两端分别与立杆和前杆铰接的折叠杆或伸缩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杆底部设置有横板,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升降式摩擦块,所述的摩擦块可与前轮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康复架,包括两个由横梁固定连接的立杆,设置在立杆底部的前轮,设置在立杆顶部的扶手臂,两个分别设置在立杆前部的前杆,设置在前杆底部的滚轮,固定设置在横梁后部的支撑板,以及可择一地与两立杆底部或者两扶手臂固定连接的增强连杆,其中,所述的前杆下部内侧设置有可翻转式脚踏板。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康复架可单独使用,利用康复架做助行使用时,增强连杆自底部拆卸下来设置在顶部的手扶臂间,使用者可以手扶或手握增强连杆,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将底部的增强连杆拆除避免训练时发生干涉。
【IPC分类】A61H3/04, A61G5/10, A61G5/00
【公开号】CN204972146
【申请号】CN201520759754
【发明人】薛强, 高阳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