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34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有两种产品如起立床和踝关节矫正器,这两种器械存在以下不足1、患者重心转移是否转移至患侧;2、无法具体的转移量的比例;3、没有患者自我保护装置;4、无法控制患侧的膝关节在负重时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市面上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包括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正面的两端设有扶手,所述两个扶手之间设有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所述固定床板的下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膝关节调节器;所述固定床板的下部设有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所述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床板上,另一端同时与固定床板的左侧或者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床板的背面设有固定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沿第一连接杆做上下运动。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膝关节调节器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二连接杆和膝关节调节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膝关节调节器可沿第二连接杆做前后运动。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具有刻度值。进一步,所述固定床板的上部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位于扶手的上方。进一步,所述固定床板的上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扶手的上方。进一步,还包括斜垫板和方凳,所述斜垫板放置于固定床板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患侧下肢;所述方凳放置于固定床板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健侧下肢。进一步,所述方凳上设有体重器。进一步,所述斜垫板的倾斜度为15度或者30度。进一步,所述方凳的高度为5厘米、10厘米或者15厘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针对性强、 作用明确、可以准确控制每次的训练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膝关节角度调节器可以控制膝关节屈曲(0 15度),使患者的患侧下肢负重站立时,强化患侧膝关节控制力训练;带有体重器的方凳可以显示患者的重心是否转移至患侧以及转移的具体比例;报警器使患者在训练时如有不适及时报警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计时器可以显示患者的训练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斜垫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斜垫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方凳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方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的方凳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至4所示,所述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包括固定床板1,所述固定床板1正面的两端设有扶手9,所述两个扶手9之间设有第一保护带5和第二保护带10 ;所述固定床板1的下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通过第二连接杆14连接有膝关节调节器2 ;所述固定床板1的下部设有第三保护带7和第四保护带 11,所述第三保护带7和第四保护带11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床板1上,另一端同时与固定床板1的左侧或者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床板1的背面设有固定器8。所述第一连接杆 6和第二连接杆14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1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可沿第一连接杆6做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4和膝关节调节器2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二连接杆14和膝关节调节器2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膝关节调节器2可沿第二连接杆14做前后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14上均具有刻度值,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第二连接杆14在第一连接杆上下移动的距离以及膝关节调节器2相对于第二连接杆14作前后移动的距离,调节好后可以用螺钉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患者在训练时, 第二连接杆沿第一连接杆作任意上下移动,膝关节角度调节器沿第二连接杆作任意前后移动。根据病人的病情,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斜垫板和方凳,所述斜垫板放置于固定床板1 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患侧下肢,当患者的患侧下肢为左下肢时,所述第三保护带7和第四保护带11连接在固定床板1右侧用于固定患者的左患侧下肢,此时斜垫板位于患者的左患侧下肢的下方,当患者的患侧下肢为右下肢时,所述第三保护带7和第四保护带11连接在固定床板1左侧用于固定患者的右患侧下肢,此时斜垫板位于患者的右患侧下肢的下方;所述方凳放置于固定床板1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健侧下肢且不用保护带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床板1的上部设有计时器3,所述计时器3位于扶手9的上方。所述固定床板1的上部设有报警器4,所述报警器4位于扶手9的上方。如图5及6所示,所述斜垫板11有两种规格,其倾斜度为15度或者30度。如图7至9所示,所述方凳13上设有体重器12。所述方凳13有三种规格,其高度为5厘米、10厘米或者15厘米。
4[0030]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在使用时,固定床板通过固定器固定于固定的墙面上,并垂直于地面,患者背靠着床板;第一保护带、第二保护带、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分别固定患者的胸部、腹部、患侧膝关节的上下;两边的扶手保护患者直立;计时器可以精确显示每次训练的时间;报警器可以在患者不适时及时报警,从而避免伴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在训练时发生意外;膝关节角度调节器可以使患侧下肢负重站立时向前15度的前屈以强化膝关节稳定性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是否用方凳或不同高度的方凳;患者的健侧下肢放在方凳上,方凳上的体重器可以显示健侧下肢的重量,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重心是否转移至患侧和转移的量,方凳越高重心转移越容易;患者的患侧下肢的踝关节内翻下垂时,可在患足的前外侧放置斜垫板以矫正,可以矫正踝关节内翻下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正面的两端设有扶手,所述两个扶手之间设有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所述固定床板的下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膝关节调节器;所述固定床板的下部设有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所述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床板上,另一端同时与固定床板的左侧或者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床板的背面设有固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沿第一连接杆做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和膝关节调节器之间垂直设置,且第二连接杆和膝关节调节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膝关节调节器可沿第二连接杆做前后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具有刻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板的上部设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位于扶手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板的上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扶手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垫板和方凳,所述斜垫板放置于固定床板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患侧下肢;所述方凳放置于固定床板的前方,用于放置患者的健侧下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凳上设有体重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垫板的倾斜度为15度或者3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凳的高度为5厘米、10厘米或者15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所述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包括固定床板,固定床板正面的两端设有扶手,两个扶手之间设有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固定床板的下部具有一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膝关节调节器;固定床板的下部设有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第三保护带和第四保护带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床板上,另一端同时与固定床板的左侧或者右侧活动连接;固定床板的背面设有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下肢强化训练及踝关节矫正器针对性强、作用明确、可以准确控制每次的训练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F5/01GK202105053SQ20112013612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朱陵群, 李宗衡, 金贺, 陈红 申请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金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