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8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胸腔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心胸外科穿刺性治疗使用的抽液器,其结构时注射管的前端套有穿刺管,当抽取的液体较少时,可一次完成,但是当抽取的液体较多时,必须反复多次抽取,每一次必须把注射管拔掉,倒出管内液体,然后再与穿刺管连接,操作非常繁琐,并且现有的穿刺装置存在着在胸外部分无法固定的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痛苦的胸腔穿刺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9,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 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7 ;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8。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两个单向阀与活塞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无需拔管、插管,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输药管可以快速的将药物输送至患者体内,方便快捷。

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 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9,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7,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8。使用方法使用时,向外拉动活塞2,第一腔室5内形成负压,此时,引流管4内的第二单向阀10打开,导流管3内的第一单向阀闭合,液体就会吸到第一腔室5内,再向内推动活塞2,此时,引流管4内的第二单向阀10闭合,导流管3内的第一单向阀9打开,第一腔室5内的液体通过导流管3流入指定容器中,如此往复,直到将体抽净,当需要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时,只需向第二腔室6内注入药液,药液顺着输药管7进入至病人体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两个单向阀与活塞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无需拔管、插管,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输药管可以快速的将药物输送至患者体内,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⑶及引流管G),导流管⑶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9),引流管(4) 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9),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痛苦。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2052188SQ2011201471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30日
发明者陶竹林 申请人:陶竹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