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35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临床检测胎儿采集胎儿心搏的技术,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对胎心及宫缩进行检测分为外检测和内检测,外检测受外界影响严重,其采集信号不稳定,可能出现信号断断续续,对诊断造成影响,造成误诊或者延误病情。内检测与外检测相比精确度更高,需要在破膜及子宫颈口开达2 3厘米时进行,将胎儿电极通过电极环固定在胎儿头皮上进行数据测量。对于内检测使用的电极需要合理设计,使其安装方便,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使其便于安装,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包括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双绞线、内保护软管、外保护软管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旋电极和双折弯电极注塑形式镶嵌于一塑料固定套内,所述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分别与双绞线连接的结合点也包裹在塑料固定套中,双螺旋电极的螺旋部分从塑料固定套顶部露出,部分双折弯电极从从塑料固定套两侧露出,从塑料固定套底部引出的双绞线外套所述内保护软管,内保护软管外套所述外保护软管,所述内、外保护软管一端均与所述手柄插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保护软管与塑料固定套通过电极转换件相连。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保护软管与电极转换件配合处设有方形通孔,电极转换件设有对应的凸起,配合时所述凸起进入对应的方形通孔内;所述塑料固定套下端为圆柱,所述圆柱侧面上设置平台,所述电极转换件沿轴向设置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与塑料固定套下端圆柱平台配合部位设置凸起,通过塑料固定套下端圆柱平台与电极转换件通孔内的凸起配合,限制相对转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设置内孔,内孔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 所述内、外保护软管与手柄配合处分别设有定位孔洞,所述手柄内孔侧壁对应设有两个深度不同的定位凸起,通过定位凸起限制内、外保护软管的自由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手柄侧壁上设置一半圆形握持片。便于手持操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极用于胎儿心搏内检测,能够牢靠地固定在需要的位置,提供准确连续的信号,对胎儿及母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结构简单,安装生产便利,除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外,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电极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手柄部分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双绞线与双螺旋电极和双折弯电极连接示意图。图中,1、塑料固定套;2、双绞线;3、电极转换件;4、内保护软管;5、外保护软管;6、 手柄;7、双折弯电极;8、双螺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的实施例,包括双螺旋电极8、双折弯电极7、双绞线2、电极转换件3、内保护软管4、外保护软管5及手柄6。 在手柄6侧壁上设置一半圆形握持片,便于手持操作。上述的双螺旋电极8和双折弯电极7以注塑形式镶嵌于一塑料固定套1内,所述双螺旋电极8、双折弯电极7分别与双绞线2连接的结合点也包裹在塑料固定套1中,从而起到保护连接点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由于连接点不稳定而造成色信号干扰。双螺旋电极8的螺旋部分从塑料固定套1顶部露出,部分双折弯电极7从塑料固定套1两侧露出。 从塑料固定套1底部引出的双绞线2外套所述内保护软管4,内保护软管4外套所述外保护软管5,所述内、外保护软管5 —端与所述手柄6插接。上述内保护软管4与塑料固定套1通过电极转换件3相连。内保护软管4与电极转换件3配合处设有方形通孔,电极转换件3设有对应的凸起,配合时所述凸起进入对应的方形通孔内。上述塑料固定套1下端为圆柱,所述圆柱侧面上设置平台,所述电极转换件3沿轴向设置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与塑料固定套1下端圆柱平台配合部位设置凸起,通过塑料固定套1下端圆柱平台与电极转换件3方形通孔内的凸起配合,限制相对转动。具体而言,所述手柄6设置内孔,所述内、外保护软管4、5与手柄6配合处分别设有定位孔洞,所述手柄6内孔侧壁对应设有两个深度不同的定位凸起。安装时只需将定位孔洞对准定位凸起用力插入即可,通过定位凸起与对应的定位孔洞配合,限制内、外保护软管4、5的自由度。手柄内孔直接由保护软管插入方向逐渐减小,方便内、外保护软管4、5进入,手柄内孔中对应内、外保护软管4、5的两个定位凸起设在不同深度,确保定位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4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包括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双绞线、内保护软管、外保护软管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旋电极和双折弯电极注塑形式镶嵌于一塑料固定套内,所述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分别与双绞线连接的结合点也包裹在塑料固定套中,双螺旋电极的螺旋部分从塑料固定套顶部露出,部分双折弯电极从从塑料固定套两侧露出,从塑料固定套底部引出的双绞线外套所述内保护软管,内保护软管外套所述外保护软管,所述内、外保护软管一端均与所述手柄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软管与塑料固定套通过电极转换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软管与电极转换件配合处设有方形通孔,电极转换件设有对应的凸起,配合时所述凸起进入对应的方形通孔内;所述塑料固定套下端为圆柱,所述圆柱侧面上设置平台,所述电极转换件沿轴向设置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与塑料固定套下端圆柱平台配合部位设置凸起, 通过塑料固定套下端圆柱平台与电极转换件通孔内的凸起配合,限制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设置内孔,内孔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内、外保护软管与手柄配合处分别设有定位孔洞,所述手柄内孔侧壁对应设有两个深度不同的定位凸起,通过定位凸起限制内、 外保护软管的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柄侧壁上设置一半圆形握持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侧壁上设置一半圆形握持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胎儿电生理双螺旋探针电极,包括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双绞线、内保护软管、外保护软管及手柄,其特点是所述的双螺旋电极和双折弯电极注塑形式镶嵌于一塑料固定套内,所述双螺旋电极、双折弯电极分别与双绞线连接的结合点也包裹在塑料固定套中,双螺旋电极的螺旋部分从塑料固定套顶部露出,部分双折弯电极从从塑料固定套两侧露出,从塑料固定套底部引出的双绞线外套所述内保护软管,内保护软管外套所述外保护软管,所述内、外保护软管一端均与所述手柄插接。其结构简单,安装生产便利,除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外,其在医疗临床使用中也有效的提高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A61B5/0448GK202146302SQ20112024232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赵德政 申请人: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