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60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便携式输液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输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输液时一般采用卧位、半卧位或座位等固定输液方式,输液瓶悬挂在患者上方,悬挂方式一般采用输液架或在墙壁的挂钩上,使输液瓶具有一定的高度,保证液体的正常输入,当输液患者需要移动时,只得由医护人员、 陪床亲属或输液患者将输液瓶高高举起并随输液患者进行同步移动,稍有不慎将影响输液滴速慢、不输液、回血等现象,严重的可造成回血堵塞针头而无法进行输液,必须由医护人员进行二次穿刺,给输液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输液效果好的便携式输液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杆、输液钩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头圈和头圈支撑杆,头圈支撑杆一端与输液架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头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固定头圈为定位带一端设有槽孔,另一端穿过槽孔并由定位螺钉相连接,通过调节定位螺钉可以方便地调节固定头圈的直径,以适用于头骨尺寸有差异的不同患者。本实用新型至少设两根头圈支撑杆,头圈支撑杆呈弧形,以适应头骨形状,更好地对输渡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者的头骨调节固定头圈的大小,然后将固定头圈固定在输液患者的头部,再将输液瓶挂在输液钩杆的挂钩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输液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上肢活动不便的患者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杆1、输液钩杆2、固定头圈3和头圈支撑杆4,输液架杆1、输液钩杆2采用套管式,其上设有调节钮,输液架杆1、输液钩杆2结构及相互连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固定头圈3为定位带一端设有槽孔,另一端穿过槽孔并由定位螺钉5相连接,通过调节定位螺钉5可以方便地调节固定头圈3的直径,以适用于头骨尺寸有差异的不同患者,头圈支撑杆4呈弧形,头圈支撑杆4至少设两根, 以适应头骨形状,更好地对输渡瓶进行定位,头圈支撑杆4 一端与输液架杆1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头圈3相连接,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者的头骨调节固定头圈的大小,然后将固定头圈固定在输液患者的头部,再将输液瓶挂在输液钩杆的挂钩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液架杆、输液钩杆的长度,以使输液瓶置于输液的最佳高度,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输液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上肢活动不便的患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杆、输液钩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头圈和头圈支撑杆,头圈支撑杆一端与输液架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头圈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固定头圈为定位带一端设有槽孔,另一端穿过槽孔并由定位螺钉相连接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至少设两根头圈支撑杆,头圈支撑杆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杆、输液钩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头圈和头圈支撑杆,头圈支撑杆一端与输液架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头圈相连接,固定头圈为定位带一端设有槽孔,另一端穿过槽孔并由定位螺钉相连接,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者的头骨调节固定头圈的大小,然后将固定头圈固定在输液患者的头部,再将输液瓶挂要输液钩杆的挂钩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输液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上肢活动不便的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136632SQ20112024787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卞学平, 卞玉洁, 张志宏 申请人:卞玉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