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救病房等领域,它具有安全可靠、连续实时及无创优点,能够及时反映患者血液氧合状况,提供生理信息及治疗指导。目前所使用的氧饱和度监测技术,其信息采样部位主要为体表动脉及末梢血管,如手指、足趾、耳垂及皮肤等处,在一些情况下,如四肢烧、创伤,低温或休克引起末梢循环微弱等情况下,体表无法顺利采样而影响监测准确性。有学者曾尝试对气管及食管等部位采样用于监测氧饱和度,中国专利 200410053642. 4公开了一种经气道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双腔气管导管,导管上设有一个主套囊,左侧导管上设有一个副套囊,主套囊和副套囊表面分别设有一个氧饱和度探头,血氧饱和度探头通过埋设在气管导管壁内的导线与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连接。氧饱和度探头随气管导管一并置入气管,主套囊表面的氧饱和度探共朝向主动脉,副套囊表面的氧饱和度探头朝对左肺动脉,分别测得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信号通过导线传递到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探头附着在套囊外壁上,存在安全隐患。中国专利200320115080. 2公开了一种动脉血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包括光发生器、 接收探测器、载体与心电监护仪连接的接头,载体可采用导线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非导电体。若载体为导线,光发生器和接收探测器安装在载体进入人体食道的部段并位于载体的同一侧,接头连接在载体裸露于人体之外的一端,接收探测器通过载体与接头电连接。 若载体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则需增加连接导线,光发生器和接收探测器安装在载体进入人体食道的部段并位于载体的同一侧,连接导线固定在载体上,其自由端与接头连接,接收探测器通过连接导线与接头电连接,管子插入人体食道后,插入的一端不能定位,探头设置于管体外壁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探测装置探头设于管体外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透明导管, 所述透明导管的封闭端端部附近套设有一主气囊,内腔中设有监测探头和导线,监测探头位于主气囊所包围的区域,导线一端连接监测探头,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外部并连接有接头,所述透明导管管壁内埋设有一注气管,注气管一端与主气囊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外部与一副气囊连通。所述的监测探头可以是单一探头,它包括发光端和接收端,也可以由发光探头和接收探头组成。所述的副气囊设有活瓣式注气口。[0009]本实用新型探测装置设于透明导管内部,避免了探头对人体的伤害,而且探头所在透明导管处套设有主气囊,可以让透明导管插入人体的一端实现定位,而且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检测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氧饱和度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包括透明导管1,它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由医疗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无毒、无害、绝缘和稳定的优点。透明导管1的封闭端端部附近套设有主气囊2,内腔中设有监测探头和导线4,导线4 一端连接监测探头,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1的外部连接有接头5,接头5用于与氧饱和度监测仪连接。监测探头位于主气囊2所包围的区域,由发光探头31和接收探头32组成。透明导管1的管壁内埋设注气管6,注气管6—端与主气囊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1外部,与副气囊7连通,副气囊上设有活瓣式注气口。使用时,将该装置封闭端经口或鼻孔插入至食管一定深度并调整透明导管1的方向,使透明导管1前端监测探头对准相应信号监测部位,经副气囊7的活瓣式注气口注入一定量气体,气体通过注气管6进入主气囊2后使主气囊2充盈,充盈的气囊2可使内腔中监测探头固定相应部位,并去除探头与食管之间分泌物及食管粘膜内毛细血管血流,减少信号干扰。
权利要求1.一种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透明导管 (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管(1)的封闭端端部附近套设有一主气囊O),内腔中设有监测探头和导线G),监测探头位于主气囊(2)所包围的区域,导线(4) 一端连接监测探头,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1)外部并连接有接头(5),所述透明导管(1)管壁内埋设有一注气管 (6),注气管(6) —端与主气囊( 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外部与一副气囊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探头由发光探头(31)和接收探头(3 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气囊(7)设有活瓣式注气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可充气气囊的氧饱和度探测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透明导管,所述透明导管的封闭端端部附近套设有一主气囊,内腔中设有监测探头和导线,监测探头位于主气囊所包围的区域,导线一端连接监测探头,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外部并连接有接头,所述透明导管管壁内埋设有一注气管,注气管一端与主气囊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透明导管外部与一副气囊连通。本实用新型探测装置设于透明导管内部,避免了探头对人体的伤害,而且探头所在透明导管处套设有主气囊,可以让透明导管插入人体的一端实现定位,而且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检测精度。
文档编号A61B5/1455GK202179546SQ20112025661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方向明, 曲丕盛, 程宝莉, 金悦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