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8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
背景技术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和残治率较高的疾病,偏瘫是主要的后遗症。对于中风病的医治通常是采用头针、体针、推拿以及头针、体针和推拿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头针指的是选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用经常规消毒后的观号1-1. 5寸毫针四枚,沿皮分段快速刺入,进针0. 8-1. 2寸,施以快速捻转手法,待患者产生胀、麻等针感后,接G 6805电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电筒30分钟,输出以患者耐受为度。体针指选上肢阳经穴(以兴奋伸肌), 穴位选用肩位、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选阴穴(以兴奋屈肌),穴位选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接电针治疗仪后,选用疏密波,通电30分钟,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推拿主要是放松痉挛肌肉,降低其兴奋性,用轻柔的方法推、拿、按、摩、捏上肢的屈肢及下肢的伸肌,在充分做好痉挛放松后,由远端关节到近端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动作轻,活动度小,适应后逐渐加大活动度,一般每次30分钟。这三种治疗过程中,都有可能使患者下肢摆动,影响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起来很好的疗效,但是一般未对足部施加按摩作用,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下肢不能伸展与良肢位,影响治疗。经长期试验,发现如果在该治疗过程中对足,尤其是足底给予按摩作用,效果尤为明显,其原因是足底上有许多对人体起关键作用的穴位。而现有技术中,未发现该类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下肢摆动的问题,实现对患者足底穴位的有效按摩治疗作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制作使用成本低,使用范围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 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稳压电源和插头,所述稳压电源和插头均设于所述框架体外,所述插头通过电源线一与稳压电源相接,所述框架体包括按摩板以及设置在按摩板一侧的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所述挡板一与按摩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二与按摩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设于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所述隔板与按摩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板包括支撑板、按摩层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与按摩层之间的多个振动体,所述按摩层与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均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体与支撑板和按摩层均相接,且多个所述振动体串联后通过电源线二与稳压电源相接。上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在支撑板与按摩层之间呈均勻布设。上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呈E字形结构。[0008]上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为振动电机。上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均为塑料板。上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层为海绵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按摩仪包括框架体、稳压电源和插头,框架体包括按摩板以及设置在按摩板一侧的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挡板一与按摩板一端固定连接,挡板二与按摩板另一端固定连接,隔板与按摩板中部固定连接,按摩板包括支撑板、按摩层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与按摩层之间的多个振动体,按摩层与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均固定连接,振动体与支撑板和按摩层均相接,且多个振动体串联后通过电源线二与稳压电源相接。2、可固定下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隔板、挡板一和挡板二形成两单独的空间,因此可将患者下肢限制在其内,起到对下肢很好的固定作用。3、使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床尾,使得患者双足分别位于由隔板、挡板一和挡板二形成的两单独空间内,然后将插头插入插座上,即通过按摩仪的振动体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实现对患者足底的按摩。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下肢摆动的问题,实现了对患者足底的有效按摩治疗作用,促进了患者血液循环,利于患者康复。5、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且成本低。6、使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适用于患者的足底按摩,还可用于对正常人的足底按摩。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稳压电源、插头、电源线一和电源线二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按摩板; 1-1-支撑板; 1-2-按摩层;2-1-挡板一;2-2-挡板二; 3-隔板;3-1-电源线一 ;3-2-电源线二 ; 4-稳压电源;5-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包括框架体、稳压电源4和插头 5,所述稳压电源4和插头5均设于所述框架体外,所述插头5通过电源线一 3-1与稳压电源4相接,所述框架体包括按摩板1以及设置在按摩板1 一侧的挡板一 2-1、挡板二 2-2和隔板3,所述挡板一 2-1与按摩板1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二 2-2与按摩板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设于挡板一 2-1与挡板二 2-2之间,所述隔板3与按摩板1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按摩板1包括支撑板1-1、按摩层1-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1与按摩层1-2之间的多个振动体6,所述按摩层1-2与挡板一 2-1、挡板二 2-2和隔板3均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体6与支撑板1-1和按摩层1-2均相接,且多个所述振动体6串联后通过电源线二 3-2与稳压电源4相接。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体6在支撑板1-1与按摩层1-2之间呈均勻布设,来刺激足底穴位,起均勻按摩的作用,进而达到下肢康复的目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框架体呈E字形结构,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体6为振动电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一 2-1、挡板二 2-2和隔板3均为塑料板。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层1-2为海绵层。本实施例中,稳压电源4是将220V的交流电转化成12V的直流电。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床尾,使得患者双足分别位于由隔板3、挡板一 2-1 和挡板二 2-2形成的两单独空间内,然后将插头5插入插座上,则电压经过稳压电源4的降压和转化作用后,带动每个振动体6振动,振动体6的振动通过按摩层1-2对患者足底进行按摩。另外,由于隔板3、挡板一 2-1和挡板二 2-2形成两单独空间,因此可将患者下肢限制在其内,起到对下肢很好的固定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稳压电源(4)和插头(5), 所述稳压电源(4)和插头( 均设于所述框架体外,所述插头( 通过电源线一(3-1)与稳压电源(4)相接,所述框架体包括按摩板(1)以及设置在按摩板(1) 一侧的挡板一 0-1)、 挡板二(2- 和隔板(3),所述挡板一(2-1)与按摩板(1)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二(2-2) 与按摩板(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C3)设于挡板一与挡板二(2- 之间,所述隔板C3)与按摩板(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板(1)包括支撑板(1-1)、按摩层(1-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1)与按摩层(1-2)之间的多个振动体(6),所述按摩层(1-2)与挡板一 (2-1)、挡板二 (2-2)和隔板(3)均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体(6)与支撑板(1-1)和按摩层 (1-2)均相接,且多个所述振动体(6)串联后通过电源线二(3- 与稳压电源(4)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6) 在支撑板(1-1)与按摩层(1-2)之间呈均勻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呈E 字形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6) 为振动电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 (2-1)、挡板二 (2-2)和隔板(3)均为塑料板。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层 (1-2)为海绵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下肢的足底按摩仪,包括框架体、稳压电源和插头,插头通过电源线一与稳压电源相接,框架体包括按摩板以及设置在按摩板一侧的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挡板一与按摩板一端固连,挡板二与按摩板另一端固连,隔板设于挡板一与挡板二之间,隔板与按摩板中部固连;按摩板包括支撑板、按摩层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与按摩层之间的多个振动体,按摩层与挡板一、挡板二和隔板均固连,振动体与支撑板和按摩层均相接,且多个振动体串联后通过电源线二与稳压电源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治疗过程中下肢摆动的问题,实现了对患者足底的有效按摩,同时制作成本低,适于临床使用。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191467SQ20112027459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席宏刚, 杨林, 钱皎月, 马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