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89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具体涉及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手术中固定器械中,长管状骨复位器械较多,而掌骨、跖骨术中固定器械没有。因为掌骨、跖内复位较容易但同时要固定钢板,就比较困难;其他方法效果均不佳, 现在技术是完成一侧钻孔固定一侧钢板后再复位固定另一侧,手术固定较难。夹紧钳在复位后无法固定,且钢板放置后再夹产生移位,钢板不能固定,该器械改善了徒手复位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固定牢靠,给掌骨、跖骨及短骨复位固定术提供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解决掌骨、跖骨复位时安装固定钢板时,骨折部位复位固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包括钳式固定器上钳齿、钳式固定器下钳齿、钳式固定器铰轴、下钳柄、上钳柄、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固定器上钳齿向下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下钳齿向上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上钳喙中部与固定器下钳喙中部均开有凹槽;所述上钳柄中部设置有过孔,锁紧螺杆由此穿过;所述锁紧螺杆固定在下钳柄内侧的中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钳式固定器上下钳齿较小,且端部为垂直状,便于在短小骨间插入;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钳夹上下咬合拧紧锁紧螺母进行微调,使骨折部位准确复位;3、由于固定器上钳齿与固定器下钳齿开有凹槽,骨折部位在凹槽的中部便于安装钢板;4、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完成掌骨或跖骨骨折部位复位,而无需分两次进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包括钳式固定器上钳齿1、钳式固定器下钳齿2、钳式固定器铰轴3、下钳柄4、上钳柄5、锁紧螺杆6和锁紧螺母7,所述
3固定器上钳齿1向下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下钳齿2向上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上钳齿1的中部与固定器下钳齿2的中部均开有宽5毫米的凹槽8 ;所述上钳柄5中部设置有过孔,锁紧螺杆6由此通过,所述锁紧螺杆6固定在下钳柄4内侧的中部。 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使用时,在麻醉无菌下操作,显露骨折端后,在牵引状态下使骨折端大致复位,将钳式固定器下钳齿2沿骨皮质滑向后侧,向前提起钳式固定器下钳齿2并使之贴近骨折端下面,然后压合下钳柄4和上钳柄5 使钳式固定器上钳齿1由骨折端上方向下压至骨折端使之上下咬合,使骨折端复位;此时骨折处应在凹槽8的中部,检查骨折端复位情况试行复位,置钢板在骨折处查位置合适,然后锁紧固定螺母7,钻孔固定钢板螺钉或克氏针。
权利要求1. 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包括钳式固定器上钳齿(1)、钳式固定器下钳齿 O)、钳式固定器铰轴(3)、下钳柄G)、上钳柄(5)、锁紧螺杆(6)及锁紧螺母(7);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器上钳齿(1)向下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下钳齿O)向上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及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且固定器上钳齿(1) 中部与固定器下钳齿O)中部均开有凹槽(8);所述上钳柄( 中部设置有过孔,锁紧螺杆(6)由此穿过;所述锁紧螺杆(6)固定在下钳柄内侧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钳式掌骨、跖骨复位固定器,包括钳式固定器上钳齿、钳式固定器下钳齿、钳式固定器铰轴、下钳柄、上钳柄、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器上钳齿向下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下钳齿向上弯曲,弯曲弧度与人的掌骨或跖骨横截面形状相似,固定器上钳齿的中部与固定器下钳齿的中部均开有凹槽;所述上钳柄中部设置有过孔,锁紧螺杆由此通过,所述锁紧螺杆固定在下钳柄内侧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端部为垂直状,便于在短小骨间插入,可一次性完成掌骨或跖骨骨折部位复位,而无需分两次进行。
文档编号A61B17/28GK202198653SQ2011202957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3日
发明者狄子孝 申请人:狄子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