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99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指一种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
技术背景[0002]目前,创伤性气胸为胸外科常见病,胸腔闭式引流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所使用的引流管都是以硅塑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柔软的导管材质适宜在患者体内留置引流,治疗过程中也不会对患者创口再损伤。但是导管的特性又导致在放置引流管的手术中,引流管不能以自身柔软的管体穿过人体的肌肉组织。所以在常规引流手术中,医务人员一般在放置引流管前,需用手术刀片划切开患者胸肋间皮肤约 lcm,然后使用金属血管分离钳等钝器分离扩开人体胸壁的肌肉组织,在胸肋壁上为引流管建立足够大的通道,并且在引流管内装衬钢性金属穿刺针,以便导入引流管。使用该传统方法,医务人员较难控制患者扩口的大小,两条细细的血管钳嘴样刚性的钝器会对患者胸壁造成撕裂状的创口损伤,不便患者术后的愈治;而且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在医院里进行,由有相当资质和经验医生来操作。[0003]目前医院常规引流手术中现有各种引流术器械,形式、品种很多,但是对极端突发事件如战争、地震、火灾、矿井等灾害面前、在急救车上,创伤性的血气胸急救需要现场第一时间的正确处置。特别是我国周边还和很多国家接攮,还有边境领土争分,解放军有保家卫国职责;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大。必然需要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很好组合的无菌医疗器械包一“胸腔闭式引流包”。[0004]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81775,名称为“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包”,该引流包包括塑料盒、药杯、引流管单接头、破皮刀、引流管双接头、血管分离钳、注射器、针头、引流延长管、二个消毒刷、无菌孔巾、凡士林砂布、二个创口贴膜、无菌砂布、备用针线、手套、 胸腔闭式引流管和引流袋全部安装于塑料盒内腔,胸腔闭式引流管由钢性引导针芯插入软性引流管内。由于各部件全部堆置于盒体的一个内腔中,包装上使塑料盒内器械放置顺序无层次感,因此拿取使用不方便;由于引流管由钢性引导针芯插入软性引流管内且便携式吸塑盒体积有限,只能牺牲引流管长度做成20cm长(常规引流管长度为30-40cm)在病人胸壁引流时导管短了不方便置管操作,体内导管不好弯曲,直挺挺顶在肺部时间长了病人不舒服;用血管分离钳存在可能对病人胸壁造成撕裂状的创口损伤,医生也要具有相当经验和操作技能。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胸腔扩张器可以控制扩口的大小,形成圆口微创,利于创口愈合,经培训的护士和部队卫生员都能独立完成胸腔引流术,引流包具有一次性使用成本低,体积小方便携带,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率,简便快捷的优点。[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胸腔扩张器,其中该扩张3器由前向后依次由扩张体、后挡圈和手柄一体构成,所述扩张体由前向后依次由尖锥头和圆锥体构成,所述尖锥头为前端是尖端的锥形回转体,所述圆锥体由前向后由呈渐扩的圆台体和圆柱体构成,所述圆锥体的圆台体外表面由前向后设有一螺旋凸棱,所述螺旋凸棱环绕所述圆锥体外表面若干圈,所述手柄的后端设有伸入后挡圈及扩张体的阶梯圆柱形第一凹槽,该扩张器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其中所述扩张体与后挡圈之间为光滑圆弧过渡,所述后挡圈与手柄之间设有环状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其中所述尖锥头的母线为弧线。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其中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凸棱和第二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棱和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平行。一种引流包,其中包括内有三层结构的塑料吸塑盒,所述吸塑盒由上至下的第一层内放置有无菌乳胶手套、孔巾、内敷料铺巾包裹的消毒盘,所述消毒盘内放置有消毒棉球和镊子,所述吸塑盒的第二层内放置有用敷料铺巾包裹着装配好的胸腔闭式引流袋、Y型接头、延长连接管及二通接头组件,所述吸塑盒的第三层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各所述凹槽内分别放有胸腔扩张器、胸腔引流管、手动负压器、注射器、针头、破皮刀及纱布、愈肤膜、缝合针线。本实用新型引流包,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为L形管,所述胸腔引流管的前部三分之一处与后段呈90°弧角,所述胸腔引流管为大、小腔双腔导管。本实用新型引流包,其中所述手动负压器为一个单向抽吸空腔,其空腔两端分别装有单向流动阀。本实用新型引流包,其中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袋内设有单向活瓣、引流水封装置及血液过滤膜。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的前部设置尖锥头,手术时只需用手术刀片切开病人胸壁约1CM,将尖锥头对准切开处,缓慢插入,由于头端形状呈尖锥状,可在对肌肉组织最小损伤条件下为引流管建立适合通过胸壁的通道,在圆锥体上设置螺旋凸棱, 可以帮助医生在扩张胸壁时可借助螺纹的效果更好的控制扩张的进度,并且由于是以螺旋方式进行扩张可防止医生用力过大时扩张器误刺伤内脏,这样胸壁的扩张口呈缓坡状,对肌肉的损伤相当小;引流包由引流管,扩张器,引流袋为主要配置,各部件分别放置于吸塑盒的三层结构内腔中,均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急救医用器械,该引流包具有一次性使用成本低,体积小方便携带,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率, 简便快捷,最适用于自然灾害中的地震、车祸、矿难、救护车上及战场伤员的第一时间急救, 在医院给病患做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时也能缩短器械准备时间,缩短手术时间,为减轻病人痛苦,争取时间挽救生命,提供一种无菌组合医疗器械急救包。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胸腔扩张器的管身剖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包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包的吸塑盒的第一层内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包的吸塑盒的第二层内部结构示意图;[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包的吸塑盒的第三层内部结构示意图。[0021]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扩张器由前向后依次由扩张体1、后挡圈2和手柄3 —体构成,扩张体1由前向后依次由尖锥头11和连接体12构成,扩张体1的总长度为70mm,尖锥头11为长度为15mm,直径由前端的尖点过渡到直径为7mm的锥形回转体,尖锥头11的母线为弧线。连接体12由前向后由呈渐扩的圆台体121和圆柱体122构成,圆台体121的长度为40mm,圆台体121由前向后的直径为7_10mm,圆柱体122的长度为15mm, 圆柱体122的直径是10mm。连接体12的圆台体121外表面由前向后设有一螺旋凸棱13, 螺旋凸棱13环绕连接体12外表面有5圈,手柄3的后端加工有伸入后挡圈2及扩张体1 的阶梯圆柱形第一凹槽14,该扩张器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扩张体1与后挡圈2之间为光渭圆弧过渡,后挡圈2与手柄3之间加工有环状弧形凹槽4。手柄3的外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第二凸棱31和第二凹槽32,相邻两个第二凸棱31之间加工有一个第二凹槽32,第二凸棱31和第二凹槽32的延伸方向均与手柄3的轴线平行。扩张体1的环状弧形凹槽4由细渐粗,在胸壁扩张过程对扩口有渐进、缓冲、稳定作用。[002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引流包包括内有三层结构的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吸塑盒4,吸塑盒4由上至下的第一层内放置有无菌乳胶手套5、孔巾6、内敷料铺巾包裹的消毒盘7,结合图4所示,消毒盘7内放置有消毒棉球8和镊子9。[0024]结合图5所示,吸塑盒4的第二层内放置有用敷料铺巾包裹着装配好的胸腔闭式引流袋10、Y型接头20、延长连接管21及二通接头组件22。[0025]结合图6所示,吸塑盒4的第三层内加工有若干个凹槽,各凹槽内分别放置胸腔扩张器23、胸腔引流管M、手动负压器25、注射器沈、针头27、破皮刀观及纱布、愈肤膜、缝合针线四。各器械顺序放置在吸塑盒4的各层内符合医生操作程序,器械多而不乱,包装体积小,适合野外恶劣环境携带和急救医械铺放。[0026]胸腔引流管形管,胸腔引流管M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直径从18Fr、 20Fr、22Fr、……到34Fr、36Fr有十种型号的胸腔引流管24。胸腔引流管24为具有大、小腔的双腔导管。大腔为引流主通道,小腔为防止引流主通道被凝血块堵塞时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用。胸腔引流管M沿吸塑盘4的凹槽的长度和宽度成L形安放,巧妙地将原长20cm的直导管加长了 10cm,改为30cm长有弧度的弯管,胸腔引流管M前段有2_5个椭圆形侧孔, 在胸腔引流管M头端8-9cm处与后段呈90度弧角,有弧度的胸腔引流管M插入胸壁能避开肺部引流。在胸腔引流管M的侧孔及头端有碎血块堵塞时可以使用手动负压器25形成负压抽吸引流。[0027]胸腔闭式引流袋10内有一个单向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单向瓣膜外有护套、水封袋及观察伤病员呼吸波动的水柱管;袋内中间装有输血滤网膜,如果野外的急救中遇到无外来血源情况,可以将胸腔内引流出来的自身血液经过具有滤血装置的胸腔闭式引流袋10 回输给伤员自己;胸腔闭式引流袋10的容量为1000-2000毫升。[0028]手功动负压器25中间为一个弹性的手雷状的单向抽吸空腔,其空腔两端分别装有单向流动阀,使用时手动负压器25前端连接胸腔引流管M,后端连接胸腔闭式引流袋, 在连续用手按捏手雷状空腔时产生负压,解决了引流袋不具备负压功能的缺陷。这样设计的引流袋兼有负压、闭式引流和血液过滤回输为一体的多功能。本实用新型用高分子医学用塑料做成的胸腔扩张器23代替金属血管钳更易扩开人体胸壁的肌肉组织、控制扩口的大小,形成圆口微创,利于创口愈合,经培训的护士和部队卫生员都能独立完成胸腔引流术;引流包的胸腔引流管对具有30cm长,但是其具有的弧度不顶触病人肺部,减轻病人引流过程的痛苦;本设计引流袋可以将胸腔内引流出来的自身血液经过具有滤血装置的闭式引流袋回输给伤员自己;引流包可以为医院人员提供便携操作,可以方便医务人员在伤员现场进行急救手术。本实用新型性引流包具有一次性使用成本低,体积小方便携带,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率,简便快捷的优点。最适用于自然灾害中的地震、车祸、矿难、救护车上及战场伤员的第一时间急救。在医院给病患做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时也能缩短器械准备时间,缩短手术时间。为减轻病人痛苦,争取时间挽救生命,提供一种无菌组合医疗器械急救包。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该扩张器由前向后依次由扩张体(1)、后挡圈(2)和手柄C3) —体构成,所述扩张体(1)由前向后依次由尖锥头(11)和圆锥体(1 构成,所述尖锥头(11)为前端是尖端的锥形回转体,所述圆锥体(1 由前向后由呈渐扩的圆台体 (121)和圆柱体(122)构成,所述圆锥体(12)的圆台体(121)外表面由前向后设有一螺旋凸棱(13),所述螺旋凸棱(13)环绕所述圆锥体(12)外表面若干圈,所述手柄(3)的后端设有伸入后挡圈( 及扩张体(1)的阶梯圆柱形第一凹槽(14),该扩张器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体(1)与后挡圈(2)之间为光滑圆弧过渡,所述后挡圈( 与手柄C3)之间设有环状弧形凹槽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锥头(11)的母线为弧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凸棱(31)和第二凹槽(3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棱(31)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凹槽 (32),所述第二凸棱(31)和第二凹槽(3 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手柄(3)的轴线平行。
5.一种引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有三层结构的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吸塑盒G), 所述吸塑盒由上至下的第一层内放置有无菌乳胶手套(5)、孔巾(6)、内敷料铺巾包裹的消毒盘(7),所述消毒盘(7)内放置有消毒棉球(8)和镊子(9),所述吸塑盒的第二层内放置有用敷料铺巾包裹着装配好的胸腔闭式引流袋(10)、Y型接头(20)、延长连接管 (21)及二通接头组件(22),所述吸塑盒的第三层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各所述凹槽内分别放有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胸腔扩张器、胸腔引流管04)、手动负压器05)、注射器(26)、针头(27)、破皮刀08)及纱布、愈肤膜、缝合针线0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04)为L形管,所述胸腔引流管04)的前部三分之一处与后段呈90°弧角,所述胸腔引流管04)为大、小腔双腔导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负压器05)为一个单向抽吸空腔,其空腔两端分别装有单向流动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袋(10)内设有单向活瓣、引流水封装置及血液过滤膜。
专利摘要一种胸腔扩张器及引流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引流包由引流管,扩张器,引流袋为主要配置,均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急救医用器械。胸腔扩张器由扩张体、后挡圈和手柄一体构成,扩张体由前向后依次由尖锥头形状、渐扩展成圆锥体、圆柱体三段无间隙构成,扩张体的圆锥体外表面上设有一螺旋凸棱,螺旋凸棱环绕圆锥体外表面若干圈,手柄前端设有扩张体伸入胸壁后的挡圈及扩张体的阶梯圆柱形凹槽;该引流包包括有三个独立的吸塑定位空腔结构,各类必备辅助器械放置层次清晰,使用方便尤其是野外和特殊环境使用。本实用新型引流包具有一次性使用成本低,体积小方便携带,无菌操作,减少感染几率,简便快捷优点。
文档编号A61M29/00GK202236835SQ20112035824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周德根, 宓志才, 徐志飞, 秦雄 申请人: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