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11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的密封结构。
技术背景[0002]在最初,申请人申请过两个中国专利,分别为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专利号为ZL200920116899.8; —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专利号为 ZL200920305366. 4。在这两个专利当中,针座均由大针座和小针座组成,小针座中上段位于大针座内孔,依靠静摩擦力配合设置在大针座上。在此,小针座和大针座的连接和密封仅靠两者配合面的过盈配合实现,且为了保证连接和密封的有效性,大针座内孔设置成三阶梯孔结构,小针座外形也设计成三阶梯外轮廓与之配合,大小针座外形结构的复杂性,给加工和装配都带来了麻烦。同时因加工当中,大小针座之间的过盈配合量比较难以把握,若过盈量偏大,就会导致小针座和大针座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使小针座的激发阻力大增,在使用当中有肯出现激发失效现象;而若过盈量过少,又会使大、小针座之间的密封性得不到保证,发生漏液问题。[000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再次申请了专利ZL200920308198. 4,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改良结构,其针对大小针座之间的密封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所述大针座的内孔分为上孔段、安装槽和下孔段,小针座的外形分为小直径上段和大直径下段,且在所述上段和下段的连接处形成一凸台,在装配时,安装槽中设置医用橡胶TPE制作的镶件,小针座小直径上段和大针座上孔段、镶件内孔配合,所述凸台与镶件底面相抵。以上结构设置,在减少大小针座间摩擦力同时保证了大小针座间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的小针座激发失效现象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大小针座各配合面结构,方便了小针座的加工,但经实际加工发现,因大针座与其内孔安装槽中的镶件是采用不同材料通过先后注塑一体生成的,工艺过于复杂,加工当中的效率比较低,次品率也很高。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其针对大小针座的配合面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去除了镶件结构,整个产品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便的特点,并有利于小针座的激发。[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包括大针座和配合设置在大针座内的小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针座的内孔分为小直径上孔段和大直径下孔段,上、下孔段之间形成一台阶,台阶部位朝下凸设有一环形突起,环形突起与下孔段之间的间隙在与针筒头部配合连接后留有一定的环形突起朝外的变形余量;所述小针座的外形分为小直径上段和大直径下段,其中小直径上段的中上部分与大针座的上孔段间隙配合,小直径上段的下部分设成上小下大并与所述环形突起过盈配合的的锥形状结构;所述上、下段的连接处形成一凸台与环形突起底部相抵。[0007]在装配时,小针座从下往上插入到大针座中,在此,当小针座小直径上段下部分的锥形状结构卡入环形突起内孔部位时,因两者是过盈配合的关系,随着小针座的进一步上移,锥形状结构的直径进一步变大,这将逐渐迫使环形突起朝外扩张变形,该过程直到小针座外形上、下段的连接处凸台与环形突起底部相抵,与此同时,小针座底部卡入针筒头部内孔中的弹性撑爪内实现止位。[0008]在此,因环形突起变形后存在复位作用力,使得环形突起的内孔面基本上都覆盖在锥形状结构的锥面上,实现了两者大面积的接触,保证了大针座与小针座连接的有效密封,同时,因以上复位作用力是垂直作用在锥面上的,总的合力向下,合力的作用将迫使小针座从环形突起部分中向下弹出,这相当于给小针座的回缩激发提供了额外的激发作用力,一旦小针座底部与针筒弹性撑爪中脱离,就会在芯杆内弹簧及以上环形突起回复力的双重作用下迅速回缩,从根本上杜绝了小针座回缩激发失效的现象发生。


[0009]图1、本发明大针座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本发明小针座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本发明在针筒中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包括大针座1和配合设置在大针座内的小针座2。[0013]所述大针座1的内孔分为小直径上孔段11和大直径下孔段12,上、下孔段11、12 之间形成一台阶13,台阶部位朝下凸设有一环形突起131,环形突起131与下孔段12之间的间隙121在与针筒3头部配合连接后留有一定的环形突起131朝外的变形余量。[0014]所述小针座2的外形分为小直径上段21和大直径下段22,其中小直径上段21的中上部分211与大针座的上孔段11间隙配合,小直径上段21的下部分212设成上小下大并与所述环形突起131过盈配合的的锥形状结构。[0015]所述上、下段21、22的连接处形成一凸台23与环形突起131底部相抵。[0016]在装配时,小针座2从下往上插入到大针座1中,在此,当小针座小直径上段21下部分212的锥形状结构卡入环形突起131内孔部位时,因两者是过盈配合的关系,随着小针座2的进一步上移,锥形状结构的直径进一步变大,这将逐渐迫使环形突起131朝外扩张变形,该过程直到小针座2外形上、下段21、22的连接处凸台23与环形突起131底部相抵,此时,小针座2底部卡入针筒3头部内孔中的弹性撑爪31而实现止位。[0017]在此,因环形突起131变形后存在复位作用力,使得环形突起131的内孔面基本上都覆盖在小针座2锥形状结构的锥面上,实现了两者大面积的接触,保证了大针座与小针座连接的有效密封,同时,因以上复位作用力是垂直作用在锥面上的,总的合力向下,合力的作用将时刻迫使小针座2从环形突起131部分中向下弹出,这相当于给小针座2的回缩激发提供了额外的激发作用力,一旦小针座2底部与针筒弹性撑爪31中脱离,就会在芯杆内弹簧及以上环形突起131回复力的双重作用下迅速回缩,从根本上杜绝了小针座2回缩激发失效的现象发生。[0018] 综上,本发明在保证有效密封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了大针座1内孔和小针座2外形的结构,方便了加工和组装,同时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小针座2激发失效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1. 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包括大针座和配合设置在大针座内的小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针座的内孔分为小直径上孔段和大直径下孔段,上、下孔段之间形成一台阶,台阶部位朝下凸设有一环形突起,环形突起与下孔段之间的间隙在与针筒头部配合连接后留有一定的环形突起朝外的变形余量;所述小针座的外形分为小直径上段和大直径下段,其中小直径上段的中上部分与大针座的上孔段间隙配合,小直径上段的下部分设成上小下大并与所述环形突起过盈配合的的锥形状结构;所述上、下段的连接处形成一凸台与环形突起底部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针座的密封结构,包括大针座和配合设置在大针座内的小针座,所述大针座的内孔分为小直径上孔段和大直径下孔段,上、下孔段之间形成一台阶,台阶部位朝下凸设有一环形突起,环形突起与下孔段之间的间隙在与针筒头部配合连接后留有一定的环形突起朝外的变形余量;所述小针座的外形分为小直径上段和大直径下段,其中小直径上段的中上部分与大针座的上孔段间隙配合,小直径上段的下部分设成上小下大并与所述环形突起过盈配合的的锥形状结构;所述上、下段的连接处形成一凸台与环形突起底部相抵。本实用新型去除了镶件结构,整个产品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便的特点,并有利于小针座的激发。
文档编号A61M5/31GK202236683SQ2011203789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
发明者李慧慧 申请人:李慧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