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08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装置,特别涉及穿刺装置,具体的是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
技术背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快速、安全、有效建立深静脉通道以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插入肺动脉导管、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管等情况。常用的穿刺位置有股静脉、颈内静脉(InternalJugular Vein, IJV)、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 SVC)。其中锁骨下静脉途径具有位置固定、休克状态下静脉壁不易塌陷、刺激性小、患者活动受限小、不易发生静脉血栓、置管时间长等优点,因此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由第I肋外缘呈轻度向上的弓形位于锁骨内侧约1/3的后上方,其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沿锁骨下静脉走向置管时,导引钢丝送至锁骨下静脉胸锁关节端后,向上可至颈内静脉,向下可进入上腔静脉。现有技术中,导引钢丝在导入过程中,很可能被血管壁阻挡反弹至颈内静脉中导致导管位置错误。现有技术中,血管错位发生率高是经锁骨下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固有缺点。其中以锁骨下静脉置管时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所占比例最多(占全部血管错位的83. 3%)。有文献报告13587例成人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有15%不到位,其中大部分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导致监测CVP偏高,甚至无法测量,影响对病情判断。国内阜外医院医院麻醉科报道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90例次,其中小儿65例次,未到位44例次(67. 69%),40例次进入右侧颈内静脉远心端;成人25例次,4次(16% )进入右侧颈内静脉远心端。异位的导管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导管损坏、血栓性静脉炎、血管破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误差,甚至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后果。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导引钢丝置入时将J型弯头指向尾端、压迫锁骨上区颈内静脉阻断等方法来避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但上述方法均非100%有效。并且,置入导引钢丝时压迫锁骨上区,行颈内静脉阻断,对于脑外伤患者尚有禁

O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所述的这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经锁骨下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时导管容易误入颈内静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包括一个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包括一个穿刺针筒,所述的针筒的顶端设置有一个针头,针筒中设置有一个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尾部设置有一个针柄,所述的针柄和活塞中连续设置有一个导引钢丝通道,所述的导引钢丝通道中设置有一个导引钢丝,所述的导引钢丝的顶端穿过针筒的内腔和所述的针头中的针孔,其中,所述的导引钢丝由磁性材料构成,导引钢丝顶端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磁铁导向装置,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与导引钢丝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材料是铁、或者钴、或者镍。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握柄。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引钢丝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外包围有一个覆盖层。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导引钢丝的第二刻度为20cm,第三刻度为30cm。当与穿刺针连接的穿刺针筒没有回抽血液时,穿刺针针尖到针柄尾部的长度为17.5cm。控制穿刺针针筒回抽血液为3ml(相当于2. 5cm),此时,针尖到针柄尾部的长度为20cm。正常情况下,右锁骨下静脉的长度男性约为4cm,女性约为3. 8cm,直径男性约为Icm,女性约为0. 8cm。因此,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交界口到穿刺针针柄尾部最长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4cm。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当导引钢丝顶端过穿刺针针尖时(约20cm,即导引钢丝的第二刻度刚好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将磁铁导向装置放置在患者穿刺侧胸锁关节前方,此时,导引钢丝已经进入锁骨下静脉,但未超过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的交界口。此时,导引钢丝的顶端受磁铁导向装置的磁力作用,朝向上腔静脉。导引钢丝继续置入一定深度后(约25cm,导引钢丝的第二、三刻度之间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继续置入导引钢丝阻力有增加,这是因为磁铁导向装置和导引钢丝相互作用,阻碍了导引钢丝前进。此时,移除磁铁导向装置,磁性作用消失,导引钢丝可继续顺利深入上腔静脉到预定刻度,导管不会误入颈内静脉。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导引钢丝顶端外侧的磁铁导向装置引导导引钢丝顶端的前进方向,可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引导导引钢丝正确进入上腔静脉,避免误入颈内静脉等异常部位,可明显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的一个示意图,显示了导引钢丝顶端过穿刺针针尖时(约20cm,即导引钢丝的第二刻度刚好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在患者穿刺侧胸锁关节前方放一 2cm*2cm无菌磁铁导向装置,引导钢丝。图3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的另外一个示意图,显示了当导引钢丝置入约25cm (即导引钢丝的第二、三刻度之间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继续置入导引钢丝阻力有增加,是因为磁铁导向装置和导引钢丝相互作用阻碍导引钢丝前进,此时,应该移去磁铁导向装置,可顺利置入导引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所述的这种装置包括一个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包括一个穿刺针筒1,所述的针筒I的顶端设置有一个针头2,针筒I中设置有一个活塞3,所述的活塞3的尾部设置有一个针柄4,所述的针柄4和活塞3中连续设置有一个导引钢丝通道,所述的导引钢丝通道中设置有一个导引钢丝5,所述的导引钢丝5的顶端穿过针筒I的内腔和针头2中的针孔,其中,所述的导引钢丝5的由磁性材料构成,导引钢丝5的顶端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磁铁导向装置6,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6与导引钢丝5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材料是铁、或者钴、或者镍。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6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握柄7。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引钢丝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6外包围有一个覆盖层。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导引钢丝的第二刻度为20cm,第三刻度为30cm。当与穿刺针连接的穿刺针筒没有回抽血液时,穿刺针针尖到针柄尾部的长度为17.5cm。控制穿刺针 针筒回抽血液为3ml (相当于2. 5cm),此时,针尖到针柄尾部的长度为20cm。正常情况下,右锁骨下静脉的长度男性约为4cm,女性约为3. 8cm,直径男性约为Icm,女性约为0. 8cm。因此,从锁骨下静脉8和颈内静脉7交界口(静脉角)到穿刺针针柄尾部最长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4cm。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当导引钢丝5顶端过穿刺针针尖时(约20cm,即导引钢丝5的第二刻度刚好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将磁铁导向装置6放置在患者穿刺侧胸锁关节前方,此时,导引钢丝5已经进入锁骨下静脉8,但未超过锁骨下静脉8和颈内静脉7 (静脉角)的交界口。此时,导引钢丝5的顶端受磁铁导向装置6的磁力作用,朝向上腔静脉9。导引钢丝5继续置入一定深度后(约25cm,导引钢丝的第二、三刻度之间在穿刺针针柄的尾部),继续置入导引钢丝阻力有增加,这是因为磁铁导向装置6和导引钢丝相互作用,阻碍了导引钢丝前进。此时,移除磁铁导向装置6,磁性作用消失,导引钢丝可继续深入上腔静脉9到预定刻度,导管不会误入颈内静脉7。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在临床中,穿刺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8,若右侧不宜穿刺则选择左侧锁骨下静脉10穿刺,穿刺点选择该侧锁骨中点下方I 2cm (—横指)。患者仰卧位双上肢垂于身体两侧,头稍转向穿刺对侧,肩胛间区稍垫起以使头稍后仰,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麻后换穿刺针沿穿刺点进针,穿刺针与胸壁呈15 30。,紧贴锁骨下缘后针尖朝向胸锁关节后上缘穿刺,边缓慢进针边回抽,穿至适当深度时若无回血,则边缓慢退针边回抽,若仍无回血退至皮下调整方向重新穿刺,其穿刺方向逐次向喉结方向移行,一旦见静脉回血较畅即示进入锁骨下静脉8,随即插入导引钢丝5,当导引钢丝5尖端越过穿刺针针尖时(钢丝的第二刻度刚好在针柄4尾部时,约20cm),在患者穿刺侧胸廓入口靠近胸骨和锁骨处(胸锁关节前方)放一 2cm X 2cm无菌磁铁导向装置6,继续缓慢置入导引钢丝5,当导引钢丝5顶端阻力有增加时(约为25cm,导引钢丝5的第二、三刻度之间在针柄4的尾部),由助手移去磁铁导向装置6,继续放入导引钢丝5到预定深度,退出穿刺针,破皮后继而沿导引钢丝5置入导管至所需深度(15 16cm)后退出导引钢丝5,回抽见导管内回血畅通时即注入抗凝液2 3mL正压封管并接以肝素帽或接补液,同时予以固定。最后用医用透明敷帖固定即可。置管时,穿刺针斜面和导引钢丝5的J型头方向均朝向上腔静脉9。所有患者穿刺时均予以心电监护和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权利要求1.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所述的这种装置包括ー个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包括一个穿刺针筒,所述的针筒的顶端设置有一个针头,针筒中设置有一个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尾部设置有ー个针柄,所述的针柄和活塞中连续设置有ー个导引钢丝通道,所述的导引钢丝通道中设置有ー个导引钢丝,所述的导引钢丝的顶端穿过针筒的内腔和所述针头中的针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钢丝由磁性材料构成,导引钢丝顶端的外侧设置有ー个磁铁导向装置,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与导引钢丝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材料是铁、或者钴、或者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上固定设置有ー个握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钢丝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导向装置外包围有ー个覆盖层。
专利摘要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导引钢丝定位导向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筒,针筒顶端设置有针头,针筒中设置有活塞,活塞尾部设置有针柄,针柄和活塞中连续设置有导引钢丝通道,导引钢丝通道中设置有导引钢丝,导引钢丝的顶端穿过针筒的内腔和针头中的针孔,导引钢丝的顶端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磁铁导向装置,磁铁导向装置与导引钢丝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导引钢丝顶端过针孔时,将磁铁导向装置放置在患者穿刺侧胸锁关节前方,导引钢丝的顶端受磁铁导向装置的磁力作用使静脉导管朝向上腔静脉,确保静脉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内,可避免导引钢丝误入颈内静脉等异常部位,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无创、经济、环保。
文档编号A61M25/09GK202409792SQ2011204482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何征宇, 李雯, 杭燕南, 皋源, 赵贤元, 邓羽霄, 邢顺鹏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