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08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翻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侧翻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翻机构。
技术背景[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大幅下跌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此外,还有晚婚、单身男性人数增加以及1990年以来随着女性工作积极性提高和养育后代成本上升出现的已婚夫妇生育率下降等原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预计到2040年8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0. 56亿。[0003]随着高龄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的减弱,翻身、起卧困难,其对家庭、社区、政府依赖程度会逐步加大。据调查,在80岁以上男性老人中,能自我照料的只占35.7%。目前“空巢家庭”也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家庭式护理对老年人的关照也日趋减弱,客观上增加了老年人、残疾人护理的难度。护理人员开始出现人数不足的情况,并且护理人员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0004]现有的护理床的侧翻机构,普遍存在使用者在侧翻过程中使用不舒适的问题。如
公开日是2010年3月10、公开号是CN10166435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该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端的由多块活动床板连接构成的组合式床板和侧翻机构。其中,所述组合式床板包含背部床板、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背部床板由背左侧板、背中部板和背右侧板构成;所述臀部床板由臀左侧板、 臀中部板和臀右侧板构成;各板之间活动连接,臀中部板和腿部床板分别与床架铰接。所述侧翻机构包括左、右两套侧翻装置和背中部板固定器,所述背中部板固定器设置在背中部板的底端中央,该背中部板固定器焊接在床架上,支撑着背中部板。左、右两套侧翻装置将同时侧翻,当一套侧翻装置发生大幅度侧翻时,另一套侧翻装置发生小幅度侧翻,使背左侧板21A、背中部板21B和背右侧板21C形成一个近似的V字,虽然,保证了人体侧翻过程中的安全,但是由于左、右两套侧翻装置将同时侧翻,即使得背左侧板21A、背右侧板21C同时向背中部板21B进行不同程度的侧翻,使得使用者被夹持在由使背左侧板21A、背中部板21B 和背右侧板21C形成一个近似的V字形的空间内,覆被受压,比较难受。[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保证侧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侧翻舒适度的、能够满足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病人、危重病人和瘫痪病人的特殊需要的侧翻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翻机构,通过设置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可以在保证侧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侧翻舒适度。[0007]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侧翻机构,设置于固定床架和整体床面组合件之间,包括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所述整体床面组合件包括一对单面床板和一个固定床板,所述单面床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床板的两侧,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上方,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之间,所述单面床板在对应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翻转,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带动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和整体床面组合件进行整体翻转。[0009]优选地,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包括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 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第一线性推杆电机、第一电机推轴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所述第一电机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的输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电机推轴,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固定床架和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构成叉形机构,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和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交叉设置,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之间。[0010]优选地,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铰接,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铰接。[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有两只,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还包括两个叉形电机支撑架,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分别通过各自的叉形电机支撑架前后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上。[0012]优选地,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包括两前后设置的短杆、两前后设置的长杆、第二线性推杆电机和第二电机推轴,所述第二电机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短杆连接,所述短杆、 两前后设置的长杆、对应的单面床板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构成用于单面床板侧翻的四连杆机构。[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电机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二电机推轴连接,所述短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铰接,所述长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铰接。[0014]优选地,所述侧翻机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和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电机连接。[0015]优选地,所述侧翻机构还包括两柔性床板,所述固定床板分别和所述单面床板通过对应的柔性床板铰接。[0016]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还包括一对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之间。[0017]优选地,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和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床架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的一端与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接触。[0018]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的有益效果如下[0019]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是针对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危重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和瘫痪躺在护理床上的人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在使用者需要侧翻时,先通过单面床板侧翻机构使得对应的单面床板向上翻转,托住使用者的侧面,从而,防止使用者在后续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的整体翻转运动中从床上滑落,然后,通过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的整体翻转运动带动其上的使用者进行侧翻,此时,由于使用者仅受到一侧单面床板的支撑,因此,在整个侧翻过程中比较舒适,从而,使用者可以在满足侧翻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侧翻的舒适性。[0020]另外,采用线性推杆电机保证了护理床从水平状态到左侧翻极限状态需要的时间,与护理床从水平状态到右侧翻状态需要的时间相比不超过4秒的时间,进一步保证躺在护理床上的人的舒适性,并且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0021]另外,通过遥控器能自由调节侧翻机构的侧翻的角度,即使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床边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同时,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可以享受更大的舒适度。[0022]另外,采用模块化床板搭配柔性床板技术,通过这些,解决了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在侧翻过程中,床板对人体皮肤挤压和拉拽作用,有效的减少了长期躺在护理床上人褥疮的发生率。


[0023]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的侧视示意图;[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的机械原理图;[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中1-固定床架、2-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3-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 4-护理床床头板、5-单面床板侧翻机构、6-护栏板、7-护栏板升降机构、8-护理床床尾板、 9-脚轮、10-肘杆机构连架杆、11-第三电机推轴、12-第三线性推杆电机、13-肘杆机构中间连杆、14-小角度倾斜连架杆、16-叉形电机支撑架、17-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8-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9-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20-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1-第一电机推轴、22-第二电机推轴、23-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4-短杆、25-柔性床板、26-固定床板、27-单面床板、 28-长杆、29-平行四边形机构支架、30-平行四边形机构直杆、31-平行四边形机构凹形杆、 33-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4-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5-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2]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33]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00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 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003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0036]请参阅图1 图6,这种侧翻机构,设置于固定床架1和整体床面组合件之间,所述侧翻机构包括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所述整体床面组合件包括一对单面床板27和一个固定床板沈,所述单面床板27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床板沈的两侧,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27之间,所述单面床板27 分别在对应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的作用下实现翻转,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带动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和整体床面组合件进行整体翻转。所述固定床架1的下方设有四个脚轮9,通过设置脚轮9可以使得侧翻机构移动方便。[0037]请重点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侧视示意图。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具有一个自由度,且只需要一个动力源。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包括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第一电机推轴21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所述第一电机推轴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的输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电机推轴21,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固定床架1和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构成叉形机构,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和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交叉设置,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27之间。具体地,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1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铰接,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1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铰接。[0038]较佳地,为了使得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运动更加稳定,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设置两只,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还包括两个叉形电机支撑架16,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分别通过各自的叉形电机支撑架16前后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 上。采用两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同时作用于对应的对应的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上,是为了保证整个护理床在左右床面整体侧翻过程中的稳定性。[0039]请重点参阅图1、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的机械原理图。由图1、图4和图5可见,本实施例的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包括两前后设置的短杆M、两前后设置的长杆观、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和第二电机推轴22,所述第二电机推轴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短杆M连接,所述短杆M、两前后设置的长杆观、对应的单面床板27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构成用于单面床板27侧翻的四连杆机构。具体地,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二电机推轴22连接,所述短杆M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27 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铰接,所述长杆观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27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铰接。[0040]该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的功能原理是采用四连杆机构作为侧翻功能杆件,通过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推动第二线性推动电机推轴22,从而带动短杆M,进而使得所述长杆观做相应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单买床板27也跟随做转动,最终实现单面床板27的侧翻功能 (请重点参阅图幻。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在起始状态时,所述单面床板27处于水平位置,当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得电工作,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会输出一个直线的位移量,带动第二电机推轴22,从而推动短杆M和长杆观的转动,由于这两个杆件长度不相等,所以, 单面床板27会实现向内翻转。[0041]当躺在护理床上的使用者需要翻转时,首先,仅仅通过其中一个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使得所需的一块单面床板27向上翻转,而另一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不运动,该向内侧翻转的单面床板27与使用者侧面接触并托住使用者,防止使用者在后续的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整体翻转中滑落下来,确保安全。然后,通过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整体翻转运动带动整体床面组合件进行左右整体侧翻,在翻转过程中,使用者仅受到一侧单面床板的支撑,防止使用者在侧翻过程中滑落,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两侧单面床板 27同时挤压使用者的现象,从而,帮助躺在护理床上的使用者进行安全、舒适的侧翻,通过多次侧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躺在护理床上的人褥疮的发生率,使得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在护理床上更加舒适,同时也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操作强度。[0042]较佳地,请重点参阅图1和图6,其中,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还包括一对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和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之间。[0043]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为一个从动机构,没有驱动电机,其通过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运动而运动,属于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延伸机构。 同时,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共有两个,且两者对称设置。[0044]具体地,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4和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5,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5与固定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4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5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4的另一端与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的一端与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的另一端作为支撑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接触(该端只限于在水平位置移动)。[0045]使用时,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只能在护理床床面水平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而在床面整体左右侧翻状态时,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会随着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的运动而扬起,所以其仅为水平状态辅助支撑。[0046]较佳地,请重点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还包括两柔性床板 25,所述固定床板沈分别与单面床板27通过对应的柔性床板25铰接,由此构成所述侧翻机构的整个床面。通过模块化床板(即所述固定床板沈和所述单面床板27搭配柔性床板 25,解决了躺在护理床上的人在侧翻过程中,床板对人体皮肤挤压和拉拽作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长期躺在护理床上人褥疮的发生率。[0047]较佳地,请重点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还包括护理床床头板4和护理床床尾板8,所述护理床床头板4和所述护理床床尾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床架1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还包括一对护栏板6和一对护栏板升降机构7,所述护栏板6分别通过对应的护栏板升降机构7设置固定床架1的左右两侧。[0048]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翻机构还包括一遥控器(未图示),所述遥控器分别和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和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连接。通过遥控器能随意调节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和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从而可以实现对翻转机构的侧翻的角度的自动控制, 即使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床边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同时, 躺在护理床上的人也可以享受最大的舒适度。[0049]另外,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所用到的电机都采用线性推杆电机,即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和第二线性推杆电机23。这种线性电机广泛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与传动电机不同的是,传统电机输出的是转动量,然而,该种电机输出的是直线位移量,且该种电机具有输出力大且速度平缓等优点。[00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侧翻机构,设置于固定床架(1)和整体床面组合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 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所述整体床面组合件包括一对单面床板(XT)和一个固定床板(26),所述单面床板(XT)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床板06)的两侧,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 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XT)之间,所述单面床板、2Τ)在对应的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的作用下实现翻转,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带动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 和整体床面组合件进行整体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 包括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两前后设置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 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第一电机推轴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20),所述第一电机推轴(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的输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电机推轴(21),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固定床架(1)和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构成叉形机构,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和对应的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交叉设置,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 分别设置于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XT)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机构主动连架杆(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1)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铰接,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架(1)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有两只,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 还包括两个叉形电机支撑架,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分别通过各自的叉形电机支撑架前后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包括两前后设置的短杆(M)、两前后设置的长杆( )、第二线性推杆电机和第二电机推轴(22),所述第二电机推轴0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短杆04)连接,所述短杆(M)、两前后设置的长杆( )、对应的单面床板、2Τ)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构成用于单面床板侧翻的四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电机03)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二电机推轴0 连接,所述短杆0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XT)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铰接,所述长杆0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单面床板(XT)和单面床板侧翻支架OO)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线性推杆电机(17)和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还包括两柔性床板 (25),所述固定床板06)分别和所述单面床板(XT)通过对应的柔性床板0 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还包括一对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和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水平辅助支撑机构(3) 包括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3),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4)和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5);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 与所述固定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 (34)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辅助支撑固定件(3 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驱动杆(34)的另一端与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 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 的一端与所述叉形机构被动连架杆(19)铰接,所述水平辅助支撑执行件(3 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侧翻机构,设置于固定床架和整体床面组合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和一对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所述整体床面组合件包括一对单面床板(27)和一个固定床板(26),所述单面床板(27)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床板(26)的两侧,所述护理床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设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单面床板侧翻机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右整体侧翻机构(2)和对应的所述单面床板(27)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使用者侧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侧翻舒适度,满足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病人、危重病人和瘫痪病人的特殊需要。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2314057SQ2011204478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姚佳豪, 辛绍杰 申请人:上海电机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