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39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属于一种口腔护理、治疗或气管异物取出及洗胃的专用医疗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腔开口器采用扩开口角的方式来开启口腔,在使用时不利于医生操作, 且结构较为复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开口器多为单侧,对需要进行气管异物取出及洗胃的,特别是出现昏迷的患者,会造成放入困难,并会使口腔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其为双侧开启,可轻松放入口腔,对口腔不会造成损伤,并自带照明压舌板,防止舌头向回卷曲,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由上颌支架、下颌支架、旋杆、透明压舌板,发光二极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分别用一对半轴连接,旋架为一对,旋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的两侧,旋架的另一端铰接在螺母上,旋杆与螺母配合顶在半轴上,透明压舌板横向与下颌支架左右内壁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连接在螺母上端。所述的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为U型槽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为双侧开启,可轻松放入口腔,对口腔不会造成损伤, 防止舌头卷曲,有照明装置查看口腔更方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由上颌支架I、下颌支架2、旋杆5、透明压舌板7,发光二极管8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颌支架I和下颌支架2分别用一对半轴6连接,旋架3为一对,旋架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颌支架I和下颌支架2的两侧,旋架3的另一端铰接在螺母4上,旋杆5与螺母4配合顶在半轴上,透明压舌板7横向与下颌支架2左右内壁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8连接在螺母上端;所述的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为U型槽结构。当患者需要洗胃或是取气管中的异物时,首先将U型槽结构的上颌支架I和下颌支架2套到患者的牙齿上,将旋杆5与螺母4配合一端顶到半轴6后,旋转旋杆5,医生可根据需要对上颌支架I和下颌支架2的开启角度进行控制,当达到需要角度时即可停止旋转旋杆5,通过两个半轴6间的空隙对气管异物进行处治或是进行洗胃,下颌支架2上固定的透明压舌板7压住患者舌头,防止舌头向内卷曲,发光二极管8发光为口腔内部提供足够的照明,由于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对口腔不会造成损伤,处治结束后可将旋杆逆时针方向旋出,最后再将开口器从口腔中取出。
权利要求1.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由上颌支架、下颌支架、旋杆、透明压舌板,发光二极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分别用一对半轴连接,旋架为一对,旋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的两侧,旋架的另一端铰接在螺母上,旋杆与螺母配合顶在半轴上,透明压舌板横向与下颌支架左右内壁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连接在螺母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为U型槽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舌内置光源螺旋开口器,由上颌支架、下颌支架、旋杆、透明压舌板,发光二极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分别用一对半轴连接,旋架为一对,旋架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的两侧,旋架的另一端铰接在螺母上,旋杆与螺母配合顶在半轴上,透明压舌板横向与下颌支架左右内壁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连接在螺母上端;所述的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为U型槽结构;所述的上颌支架和下颌支架为U型槽结构。其为双侧开启,可轻松放入口腔,对口腔不会造成损伤,并自带照明压舌板,防止舌头向回卷曲,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M29/00GK202342664SQ20112051231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佰华 申请人:李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