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14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施,具体的说是一种输液管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输液之前,需要让药液充满输液管 ,以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尽,一般做法是打开调节开关,挤捏滴液管,让药液从针管流出,将大部分空气排出,此时输液管内仍会有小气泡,通过用指头弹动输液管使其内的气泡破裂变小,在浮力的作用下气泡进入到滴液管中,挤捏滴液管将滴液管中多余的空气从进液针挤入到液瓶中。在输液过程中,由于一时疏忽,没能及时给输液的病人换药,而使药液低至滴管以下,也就是临床中常见的空气栓塞。此时,一般是通过不断弹动输液管并反复挤捏滴管将管内气泡排出至液瓶,但如果输液器内的药液所剩不多,则会采取将输液管与针管分开而将空气排出的方法。这两种在输液中常见的情况,一是耗费了医护人员输液操作的时间,二是浪费药液,三是很难避免输液管中仍留有的小气泡随药液进入病人血管,四是采用输液管与针管分开排空气时,易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因输液管中有很多段空气造成空气栓塞,输液管中有很多小气泡不易排除,而造成的耗费医护人员输液操作时间和药液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输液管截面为三角形的输液器,基于流体力学两相流浮升力的理论,输液管中的气泡因受向上浮升力的作用,会很容易的排入到滴管和液瓶中。因而在减少了以往排空气方法中耗费医护人员输液操作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药液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种输液器,除采用的输液管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而不是常规的圆形截面以外,其余构造完全与当前常用的输液器相同。包括进液针,进液针连接进液管,进液管下端连接滴管,滴管下端连接三角形截面输液管,三角形截面输液管中部有调节开关,三角形截面输液管下端连接针管。采用圆形截面时,当输液管内有气泡,气泡膨胀后会充满一段输液管,将药液分隔开,在这种情况下,气泡为气相,药液为液相,气泡是通过上下两端药液和输液管壁面被包围着,将气泡包围的上下两端的药液并不是连通的,也就是说气相不是处于连续的液相包围中,因此无法获得液相提供给气相的浮升力,因此气泡不易排出,需要弹动输液管,或挤捏滴管,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气泡冲破,让包围气泡的药液能够连通,使得气泡获得浮升力,从而排出气泡。而采用三角形截面,当输液管内有气泡,气泡膨胀后也会充满一段输液管,但在三角形的三个尖角部位,气泡无法占据,仍会有细小的空间,由于液体的毛细作用,该空间有药液渗入,如此一来,包围气泡上下两端的药液是连通的,气泡将受到药液的浮升力作用。因此采用三角形截面,不易形成空气栓塞,并且输液管内的气泡也容易排出。由于截面采用三角形,不易形成空气栓塞且输液管内的气泡容易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省时方便,减少浪费,通用性强,适合推广。

图I是当前常用的输液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截面为三角形的输液管内有气泡时的截面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输液器,除输液管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以外,其余构造完全与当前常用的输液器相同,包括如图I所示的进液针(1),进液针(I)连接进液管(2),进液管(2)下端连接滴管(3),滴管(3)下端连接输液管(5),输液管(5)中部有调节开关(4),输液管(5)下端连接针管出)。流体力学两相流浮升力的理论说明如图2,采用三角形截面的输液管(5),当输液管(5)内有气泡(8),气泡(8)可能会充满一段输液管,但在三角形的三个尖角部位,气泡
(8)无法占据,仍会有细小的空间,由于液体的毛细作用,该空间有药液(7)渗入,如此一来,包围气泡(8)上下两端的药液(7)是连通的,气泡(8)将受到药液(7)向上的浮升力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在于滴管(3)下端采用三角形截面的输液管(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特点在于三角形截面的输液管(5),不易形成空气栓塞,并且输液管(5)内的气泡(8)也容易排出。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省时方便,减少浪费的作用,而且通用性强,适合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包括进液针(1),进液针(I)连接进液管(2),进液管(2)下端连接滴管(3),滴管(3)下端连接输液管(5),输液管(5)中部有调节开关(4),输液管(5)下端连接针管¢),其特征是输液管截面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设施,除采用的输液管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而不是常规的圆形以外,其余构造完全与当前常用的输液器相同。包括进液针,进液针连接进液管,进液管下端连接滴管,滴管下端连接三角形截面的输液管,输液管中部有调节开关,输液管下端连接针管。基于流体力学两相流浮升力的理论,采用三角形截面,当输液管内有气泡,在三角形的三个尖角部位,气泡无法占据,仍会有细小的空间,由于液体的毛细作用,该空间有药液渗入,气泡将受到药液的浮升力作用,因此不易形成空气栓塞且输液管内的气泡容易排出。本实用新型使用省时方便,减少浪费,通用性强,适合推广。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505867SQ2011205302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梁昱 申请人:梁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