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主要应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 可作为治疗药物和/或是辅助治疗的消毒剂、保健用品、卫生用品等不同形式或目的使用, 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瘙痒性皮肤病主要有痱子、夏季皮炎、湿疹、麻疹等,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研究使用方便,能迅速环节症状,有效治愈该病,减轻患者痛苦,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儿童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抗过敏化学药物、成人洗液稀释或内服中药外用等方式。化学药物用于儿童时受到的限制和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较多,往往不能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用成人洗液或内服中药外用方式存在的问题更多,比如用量不准确可能造成的疗效不好或不良反应较大、由于儿童皮肤的特点与成人不同可能造成儿童皮肤损害等等。也有报道采用金银花、地肤子、黄芪、紫草、白鲜皮、薄荷、冰片、蝉蜕、滑石、甘草、 蜂蜜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成外用洗剂,即维儿康洗液。但外用洗剂需先稀释后清洗,然后又将原液涂在患处,造成、使用不便而不易被市场接受。本发明的发明人欲提供一种全新的剂型以适应临床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以金银花(或山银花)、地肤子、黄芪、紫草、白鲜皮、薄荷、冰片、蝉蜕、滑石、甘草、蜂蜜为原料药制成的凝胶剂。本发明凝胶剂是以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份、地肤子4 12份、黄芪6 14 份、紫草1 4份、白鲜皮8 16份、薄荷1 4份、冰片0. 001 2份、蝉蜕1 4份、滑石8 16份、甘草1 4份、蜂蜜0. 1 2份为原料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凝胶剂;其制备方法为A、按比例称取原料药每IOOOg凝胶剂中所含原料药由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g、地肤子4 12g、黄芪6 14g、紫草1 4g、白鲜皮8 16g、薄荷1 4g、冰片0. 001 2g、蝉蜕1 4g、滑石8 16g、甘草1 4g、蜂蜜0. 1 2g组成;B、取地肤子、黄芪、白鲜皮、蝉蜕、滑石、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另器保存;C、取紫草、薄荷,加水蒸馏,收集芳香水(即馏出液),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 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步骤C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滤液混合,浓缩得浓缩液;D、取金银花(或山银花)加水,调pH值至3. 5 5.0(优选PH值为4.0),煎煮,滤过得滤液;E、向步骤D所得滤液中加入卡波姆,再加入浓缩液、甘油、蜂蜜、增塑剂,搅拌均勻后加热至60-85°C (优选80°C )保温15-45min (优选30min);
F、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C所得芳香水、冰片、防腐剂,加纯化水至lOOOg, 搅拌后加入乳化剂,混合均勻即得凝胶。上述方法中原处方中的原料药金银花可用山银花,而按照步骤D处理金银花或山银花的目的是金银花及山银花主要药用成分为绿原酸,绿原酸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在提取过程中,溶剂的PH值越高,绿原酸越容易被破坏,因此按照传统的方法先蒸馏后煎煮的工艺会导致绿原酸破坏严重,提取液含量较低,在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体现出杂质峰较大, 而在提取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降低PH值后可保证在煎煮过程中绿原酸不被破坏,保证其提取率。上述方法中增塑剂用于保证凝胶基质的曲挠性和柔韧性。增塑剂优选采用丙二醇,选择丙二醇的优点三点第一、作为增塑剂,保证凝胶基质的曲挠性和柔韧性;第二、能够延缓绿原酸和其他药用成分在储存过程中的水解;第三、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上述方法中步骤E加热后保温的目的是第一、有一定的灭菌功能;第二、凝胶基质形成较好,手感细腻、药物能够充分分散均勻;第三、所形成的基质稳定性较好。保温条件的选择依据根据对不同的保温条件研制的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性状及含量均勻度检测、 稳定性考察而得。上述方法中步骤F冷却至室温,根据中国药典附录规定室温为10°C 30°C。上述方法中步骤F加入冰片的方式优选采用乙醇溶解后冰片后再加入药液,这样可缩短冰片的溶解时间,同时加入冰片的乙醇溶液可防止加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而且若采用其他试剂溶解冰片,试剂不易除去,挥发过程中对操作人员有身体伤害,药液中残留的溶剂对患者有害。上述方法中步骤F中的乳化剂为三乙醇胺,加入三乙醇胺的目的是第一、作为乳化剂,与卡波姆反应,形成凝胶基质;第二、PH值调节剂,可调节至使凝胶最稳定的pH值范围。试验显示,应用本发明凝胶剂可以有效发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除湿止痒,涤秽养肤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如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痱子、夏季皮炎、尿布皮炎、湿疹等。本发明凝胶剂具有起效快,缓解症状迅速,标本兼治,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等优点。本发明制剂还可以在儿童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载药量大,药物作用时间较长,同时对儿童皮肤具有保湿作用,从而使儿童皮肤达到理想的水分环境,兼具润肤、护肤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现有技术为维儿康小儿洗液,因其使用时需先洗后涂,洗时还要稀释,造成使用不便。本发明技术为改进其提取工艺,制成凝胶剂,更易被患儿接受。相对于洗剂,制成凝胶剂的优点为第一、凝胶剂可长时间附着在皮肤上,药物作用时间更长;相对洗剂来说,凝胶剂可直接针对患部用药,药物利用度更高;第三、凝胶剂直接涂抹患部,无需稀释, 使用更方便;第四、凝胶剂能在患部形成一层膜,对患部具有保护功效;第五、相对液体制剂的洗剂来说,凝胶剂稳定性更好;第六、凝胶剂具有缓释功能。本发明凝胶剂,以重量配比计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份、地肤子4 12份、 黄芪6 14份、紫草1 4份、白鲜皮8 16份、薄荷1 4份、冰片0. 001 2份、蝉蜕 1 4份、滑石8 16份、甘草1 4份、蜂蜜0. 1 2份为原料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凝胶剂;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即药用辅料。为保证药效,进一步地,优选原料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金银花(或山银花)12. 5 17. 5份、地肤子6 10份、黄芪8 12份、紫草1 4份、白鲜皮10 14份、薄荷1 4份、冰片0. 01 1份、蝉蜕1 4份、滑石10 14份、甘草1 4份、蜂蜜0. 1 2份。通过药效表明原料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治疗效果最佳金银花(或山银花)15份、地肤子8份、黄芪10份、紫草2份、白鲜皮12份、薄荷2份、冰片0. 01份、蝉蜕 2份、滑石12份、甘草2份、蜂蜜0. 5份。本发明凝胶制备方法如下A、按比例称取原料药每IOOOg凝胶剂中所含原料药由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g、地肤子4 12g、黄芪6 14g、紫草1 4g、白鲜皮8 16g、薄荷1 4g、冰片0. 001 2g、蝉蜕1 4g、滑石8 16g、甘草1 4g、蜂蜜0. 1 2g组成;B、取地肤子、黄芪、白鲜皮、蝉蜕、滑石、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另器保存;C、取紫草、薄荷,加水蒸馏,收集芳香水(即馏出液),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 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步骤C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滤液混合,浓缩得浓缩液;D、取金银花(或山银花)加水,调PH值至3. 5 5.0,煎煮,滤过得滤液;E、向步骤D所得滤液中加入卡波姆,再加入浓缩液、甘油、蜂蜜、增塑剂(优选丙二醇),搅拌均勻后加热至60-85°C (优选80°C )保温15-45min (优选30min);F、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C所得芳香水、冰片(优选冰片用乙醇溶解)、防腐剂(优选防腐剂用水或乙醇溶解),加纯化水至lOOOg,搅拌后加入三乙醇胺,混合均勻即得凝胶。进一步地,步骤B中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3次,优选2次;煎煮时,每次 1 池;煎煮时的加水量为6 10倍,优选加8倍量水煎煮。即优选的方案为加水煎煮2 次,第1次池,第2次lh,每次8倍量水。进一步地,步骤C中紫草、薄荷的药渣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 2次,优选 1次;煎煮时,每次30 90min ;煎煮时的加水量为6 10倍,优选加8倍量水煎煮。即优选的方案为加水煎煮1次,40min,加8倍量水。进一步地,步骤C中浓缩液的密度为1. 01 士0. 05。进一步地,步骤D中提取金银花或山银花时,调pH值优选盐酸,原因是第一、相对硫酸、硝酸等其他强酸来说盐酸腐蚀性低、操作更安全;第二、盐酸是一种良好的PH调节齐U,能够较准确的调节至期望的PH值范围;第三、氯离子可与绝大部分阳离子结合均不会产生沉淀。进一步地,步骤E中卡波姆属于水溶性凝胶基质,学名为聚丙烯酸,商品名为卡波姆。常用的水溶性凝胶基质还有西黄芪胶、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聚羧乙烯、海藻酸钠等,水溶性凝胶基质是由卡波姆、西黄芪胶、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聚羧乙烯、海藻酸钠等加水、甘油、丙二醇等制成。防腐剂为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腐剂可采用羟苯乙酯、苯甲酸、苯甲酸钠、尼泊金类、山梨酸、酚类及其衍生物、三氯叔丁醇、苯甲醇、季铵盐类、咪唑烷基脲。优选山梨酸。即每IOOOg凝胶剂中含有卡波姆5_15g、甘油10_60g、增塑剂(优选丙二醇)10-30g、三乙醇胺5-25ml、防腐剂l_5g,余量为水(优选纯化水)。以下为制备本发明凝胶剂的实例。实施例处方
权利要求
1.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凝胶剂是以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份、地肤子4 12份、黄芪6 14份、紫草1 4份、白鲜皮8 16份、薄荷1 4份、 冰片0. 001 2份、蝉蜕1 4份、滑石8 16份、甘草1 4份、蜂蜜0. 1 2份为原料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按比例称取原料药每IOOOg凝胶剂中所含原料药由金银花或山银花10 20g、地肤子4 12g、黄芪6 14g、紫草1 4g、白鲜皮8 16g、薄荷1 4g、冰片0. 001 2g、 蝉蜕1 4g、滑石8 16g、甘草1 4g、蜂蜜0. 1 2g组成;B、取地肤子、黄芪、白鲜皮、蝉蜕、滑石、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另器保存;C、取紫草、薄荷,加水蒸馏,收集芳香水,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步骤C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滤液混合,浓缩得浓缩液;D、取金银花或山银花加水,调pH值至3.5 5. 0,煎煮,滤过得滤液;优选调pH值至 4. 0 ;进一步优选采用盐酸调pH值;E、向步骤D所得滤液中加入卡波姆,再加入浓缩液、甘油、蜂蜜、增塑剂,搅拌均勻后加热至60-85°C,保温15-45min ;其中,加温温度优选80°C ;保温时间优选30min ;F、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C所得芳香水、冰片、防腐剂,加纯化水至lOOOg,搅拌后加入乳化剂,混合均勻即得凝胶;其中,乳化剂优选三乙醇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3次;煎煮时,每次1 池;煎煮时的加水量为 6 10倍;优选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2次,第1次池,第2次lh,每次8倍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紫草、薄荷的药渣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 2次;煎煮时,每次30 90min ;煎煮时的加水量为6 10倍;优选地,步骤C中紫草、薄荷的药渣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次,40min,加8倍量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浓缩液的密度为1. 01 士0. 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冰片用乙醇溶解后加入;防腐剂用水或乙醇溶解后加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剂的处方比例为每IOOOg凝胶剂中含有卡波姆5-15g、甘油10-60g、增塑剂10-30g、三乙醇胺5-25ml、防腐剂l_5g,余量为水;水优选纯化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 所述防腐剂采用羟苯乙酯、苯甲酸、苯甲酸钠、尼泊金类、山梨酸、酚类及其衍生物、三氯叔丁醇、苯甲醇、季铵盐类、咪唑烷基脲;防腐剂优选山梨酸。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或山银花12. 5 17. 5份、地肤子6 10份、黄芪 8 12份、紫草1 4份、白鲜皮10 14份、薄荷1 4份、冰片0. 01 1份、蝉蜕1 4 份、滑石10 14份、甘草1 4份、蜂蜜0. 1 2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或山银花15份、地肤子8份、黄芪10份、紫草2份、白鲜皮12份、薄荷2份、冰片0. 01份、蝉蜕2份、滑石12份、甘草2份、蜂蜜0. 5份。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凝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凝胶剂,主要应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可作为治疗药物和/或是辅助治疗的消毒剂、保健用品、卫生用品等不同形式或目的使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以金银花(或山银花)10~20份、地肤子4~12份、黄芪6~14份、紫草1~4份、白鲜皮8~16份、薄荷1~4份、冰片0.001~2份、蝉蜕1~4份、滑石8~16份、甘草1~4份、蜂蜜0.1~2份为原料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凝胶剂。应用本发明凝胶剂可以有效发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除湿止痒,涤秽养肤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瘙痒性皮肤病,如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痱子、夏季皮炎、尿布皮炎、湿疹等。
文档编号A61K9/00GK102526284SQ2012100055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王建生 申请人:西藏芝芝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