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脂通脉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45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脂通脉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患者逐渐 增多,心脑血管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发现患有高脂血症的中青年患 者,伴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这 与中青年人群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カ较大,常忽略合理的膳食结构,酗酒吸畑,体力活动 较少等因素有关。除了减少致病因素如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避免使用 干扰脂代谢的药物等,进行积极的降脂治疗,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等 重要器官的发病率,已成为全球趋势。现在常用的降脂西药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畑 酸等,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但经常需要长期服药,有胃肠道反应、肌肉疼痛和肝、肾毒性等副 作用而今人望而生畏。中医中药在降脂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整体调节人体的脂 质代谢,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能够灵活组方、因人制宜,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代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痰池”、“血瘀”及“眩晕”、“胸痹”、“中风” 等范畴。病因病机一般认为与脾、肾两虚或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痰浊、瘀血内停血脉有 关。中青年高脂血症有邪气实的特点,即由脾胃失调、中气受损,水谷甘肥之物无以化生气 血,致湿聚痰生,痰湿阻于脉络,血行不畅终致血瘀而成。目前对高脂血症的中药研究很多, 部分药物已研究开发成新药,但专用于中青年高脂血症的药物研究还不是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ー是提供一种杂质成分少,服用量少且易吸收和显效快的消脂通 脉颗粒;目的之ニ是提供可以提高提取率,减少杂质成分的溶出的该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 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草药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组成的 莪术6-12炒白术6-15
陈皮6-12薏苡仁9-30
半夏9-15泽泻6-12
蒲黄5-9大黄6-9
威灵仙 6-9。本发明的目的之ー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草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的优选方案是 莪术9炒白术10
陈皮9薏苡仁20
半夏12泽泻9蒲黄8大黄8
威灵仙 8。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采用目的之一的各组分之规定量按如下步骤进行,
a.取莪术、炒白术、陈皮粉碎,过三号筛,然后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再用饱和水溶液法将挥发油进行β-⑶包合,冷藏12_30h,抽滤,自然挥干,得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物,备用;
b.取50-70%重量份的薏苡仁粉碎,过六号筛,细粉备用;
c.将半夏、泽泻、蒲黄、大黄、威灵仙、剩余的薏苡仁一起粉碎为粗粉,与莪术、炒白术、 陈皮超临界萃取挥发油后的残渣一起醇提2次,合并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浸膏,60°C减压回收乙醇;
d.将干浸膏粉碎,与b步骤的薏苡仁细粉混合过六号筛,加入a步骤的β-CD包合物及甜菊素混勻,喷以适量的8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得产品。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a步骤所述的(X)2超临界萃取压力为25-30Mpa、温度为40_50°C、时间为2- ;所述的 β-CD 包合控制油β -CD = 1:7-9、45-55°C,包合 0. 5-1 小时。c步骤所述的醇提是采用重量为70%乙醇于45_55°C温浸0. 5-1小时。所述的甜菊素为干浸膏4-6%重量份。c步骤所述的醇提第一次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料的7-9倍重量份,第二次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料的5-7倍重量份。c步骤所述的浓缩是指60°C下相对密度为1. 26的稠浸膏。c步骤所述的干燥是指70°C下真空干燥。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经炮制而成的清半夏。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 Juzep.的干燥块茎。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 F. Liang 或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ling 的干燥根茎。陈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Ii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Ii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牛艮及牛艮莲。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的干燥成熟种仁。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的炮制
P
ΡΠ O
4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花粉。方中半夏为君药,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泽泻、陈皮、大黄、蒲黄为臣药,泽泻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大黄活血祛瘀、清热泻下,蒲黄化瘀利尿,四药协同君药加强祛痰化瘀之效;威灵仙、莪术、炒白术、薏苡仁为佐使药,威灵仙祛风通络,莪术清热行气破血,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薏苡仁利水渗湿。诸药配伍共奏燥湿利水化痰、活血化瘀通脉之功,适用于痰浊阻遏证及瘀血阻络证,主治中青年高脂血症之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麻沉重、走窜疼痛、心悸、失眠等症状。方中莪术、白术、陈皮含有较多挥发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需先提取利用。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萃取挥发油比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率高,故三药的挥发油的提取采用超临界(X)2 萃取技术萃取。为了防止挥发油的挥发损失,增加其稳定性,掩盖其异味,采用β-CD对萃取所得挥发油进行包合,使挥发油呈现固态,更稳定地分散于制剂中。其他各味其降脂通脉作用的有效成分多为偏醇溶性成分,如半夏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大黄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泽泻中的泽泻醇A及泽泻醇A. B. C的醋酸酯都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其降脂通脉的组分,蒲黄的脂溶性成分可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动物的血清胆固醇,莪术中的姜黄素为莪术降血脂、抗氧化、抗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半夏、陈皮的提取研究也表明用乙醇提取较好,因此采用乙醇提取各药的非挥发性有效成分,以提高提取率,减少杂质成分的溶出,减少服用量。制成颗粒剂既方便服用又易吸收、 显效快。薏苡仁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作为颗粒剂的赋形剂和助悬剂。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消脂通脉颗粒的药理实验结果 1、消脂通脉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
按急性毒性实验要求,以最大体积最高浓度进行预实验,发现无法测出此药的LD5tl,故进行一日内最大耐受实验。昆明种小白鼠40只,体重19-21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并分开饲养,禁食1 后,一组给消脂通脉颗粒0. 4ml/10g灌胃,另一组给同体积水,连续观察七天。实验结果
给药后小鼠外观毛色光亮,行为活动正常,无异常病理性神经反射出现,七天中进食良好,有便稀,三天后恢复,无血尿等其它异常表现,并无一死亡。体重变化与水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见下表
消脂通脉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 士s)
权利要求
1.一种消脂通脉颗粒,其特征在于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草药原料药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 的组分组成的莪术6-12炒白术6-15陈皮6-12薏苡仁9-30半夏9-15泽泻6-12蒲黄5-9大黄6-9威灵仙 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成活性成分的中草 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是莪术9炒白术10陈皮9薏苡仁20半夏12泽泻9蒲黄8大黄8威灵仙 8。
3.一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各组分之规定量 及如下步骤进行,a.取莪术、炒白木、陈皮粉碎,过三号筛,然后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再用饱和水 溶液法将挥发油进行¢-⑶包合,冷藏12-30h,抽滤,得挥发油的パ-环糊精包合物,备用;b.取50-70%重量份的薏苡仁粉碎,过六号筛,细粉备用;c.将半夏、泽泻、蒲黄、大黄、威灵仙、剰余的薏苡仁一起粉碎为粗粉,与莪术、炒白木、 陈皮超临界萃取挥发油后的残渣一起醇提2次,合并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浸膏;d.将干浸膏粉碎,与b步骤的薏苡仁细粉混合过六号筛,加入a步骤的0-CD包合物及 甜菊素混勻,常规制粒、分装,得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所述的 CO2超临界萃取压カ为25-30Mpa、温度为40_50°C、时间为2- ;所述的日-CD包合控制油 3 -CD = l:7-9、45-55°C,包合 0. 5-1 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的醇 提是采用重量为70%乙醇于45-55°C温浸0. 5-1小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菊素为 干浸膏4-6%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 的醇提第一次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料的7-9倍重量份,第二次乙醇的加入量为药料的5-7倍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的浓 缩是指60°C下相对密度为1. 26的稠浸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消脂通脉颗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所述的干 燥是指70°C下真空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脂通脉颗粒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原料和步骤制成a.取莪术、炒白术、陈皮粉碎,过三号筛,然后用CO2超临界萃取其挥发油,再用饱和水溶液法将挥发油进行β-CD包合,冷藏12-30h,抽滤,得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b.取50-70%重量份的薏苡仁粉碎,过六号筛,细粉备用;c.将半夏、泽泻、蒲黄、大黄、威灵仙、剩余的薏苡仁一起粉碎为粗粉,与莪术、炒白术、陈皮超临界萃取挥发油后的残渣一起醇提2次,合并醇提液,浓缩、干燥,得干浸膏;d.将干浸膏粉碎,与b步骤的薏苡仁细粉混合过六号筛,加入a步骤的β-CD包合物及甜菊素混匀,常规制粒、分装,得产品。
文档编号A61P3/06GK102552806SQ2012100055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姚莉, 孙立明, 孙萍, 王 华, 马秋菊 申请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