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12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
背景技术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及乳突骨炎所出现的化脓、感染性疼痛、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在病程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等临床症状,这一临床症状在耳科疾病中发生率相当高,占耳科患者门诊比例的50%左右。目前,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畅等临床诊疗所用中药复方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还未见现,还是一个市场空白。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二十一世纪“人人享有健康保障”的目标,特别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头颅大脑耳病健康方面的预防保健和医治。因此,寻求研制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及疼痛、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防治保健药物,以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或通气颗粒、袋泡茶制剂的或以品茶方式进入医药医疗市场,是传承民族医药,顺应引领创新民族医药茶文化科研新药研制课题的当务之急。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国内西北方寒冷地区的市埸前景看好,同时可出口到世界各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地区和国家,是走出国门创外汇的新产品、新方剂方药项目,有着广泛的国际市场开发空间与前景,对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发明根据历代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医药保健医疗的临床配方,经反复探讨、临床诊疗研究,采用中药经加工制成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及乳突骨炎、或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进行临床药物等效学诊疗效果研究实属首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及耳痛症等疾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它既可单独内服又可配合其它中药方剂进行多方剂的处方药,多靶向,大联合配伍协用,辨证辨病施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各类型病理病因导致的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和乳突骨炎所导致的疼痛,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畅等疾病,以减轻缓解或消失患者的临床痛楚,达到减轻缓解或治愈疾病之目的,通过医药同仁的合作研究开发,力增定选为在西北方寒冷地区的国民基本用药目录,服务于大众医疗。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组成配方配比由柴胡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芎80g、桔梗50g、薄荷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适量中药,经选料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分装成成人量10个小包袋、或儿童量2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备用制剂,可取其成人量I个小包袋或儿童量I个小包袋装备用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备用制剂,制剂时用煎药陶器加适量净水分头煎和二煎,各取其煎熬后的药汁液共混合后即成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制剂,当天分2或3次温热内服,也可分头煎和二煎,相隔3小时,去药渣不混合各取药汁液温热内服,或根据临床需求也可协同其他方药配伍同期诊疗内服。可取其成人量10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口服液、或通气颗粒备用制齐U、制剂时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加净水适量经煎熬煮熟收汤凉冷阴干,再烘干焙燥后,采用高技术制药工艺,经加工碎粉成120-300目粉状体,制成颗粒后再分装成(4g/袋装或2g/袋装)重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即通气袋泡茶颗粒制剂备用;或将制成颗粒后再分装成(7g/袋装或3. 5g/袋装)重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通气颗粒制剂备用;也可取其成人量1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备用制剂、制剂时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加净水适量煎熬二次后各取药汁液共混合成约5000毫升,分装成20瓶,每瓶250毫升密封的中草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口服液制剂,临床诊疗备用。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咽鼓管不通、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是吸取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传统的耳科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配方,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药学、中药炮炙学,中医经络学为基础理论依据,药理理论设计以轻浮上达、宣理气机、提气升益、理气化痰、行气化滞、鼓动肺气、填充正气、增强耳气,温中化浊、平衡阴阳、解除邪毒、鼓动脉气、扩张血管、增强血运、畅通血脉、通利耳巧,推陈新生而组成配方,方中以柴胡、桔梗、香附、葛根、菖蒲轻浮上达、宣理气机、提气升益、鼓动肺气、填充正气、增强耳气,通利耳窍;陈皮理气化痰、行气化滞;草果、砂仁、绿茶、温中化浊、解除邪毒;川芎扩张微血管,增强微循环,畅通络脉,增加耳腔内的血流量,增强耳内细胞的新陈代谢;花粉牵制草果、砂仁之温热,调理平衡阴阳,薄荷芳香走窜,无处不达,鼓动脉气,增强耳气,通利耳窍。全方药效君臣佐使,相须配合,正彻病机,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 现震水音等疾病疗效稳定可靠。采用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具有药材资源丰富,药物配制加工容易,预防治疗专病专药,用量少,靶向力强,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特别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和乳突骨炎所出现的疼痛,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等疾病,为国内国际医学界传承运用民间医学秘方,进行技术创新,研制开发成传统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为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和乳突骨炎所出现的疼痛,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等疾病进行了全方位的临床诊疗,为方剂方药的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诊疗经验与科学依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具体详述实施例方法一、热饮茶制剂,取柴胡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芎80g、桔梗50g、薄荷50g(另包)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适量中药,经选料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分装成成人量10个小包袋、儿童量20个小包袋装密封备用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茶制剂。成人量每次煎熬取I个小包袋装、制剂时用煎药陶器取井水或干净水500毫升,将药材冷浸20分钟后,用中火煎熬开后再用小火煎熬10分钟后,再放薄荷后煎熬5分钟,离火去药渣即取得约300毫升中药复方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制剂;药渣可再二次重煎熬,头煎和二煎,各取煎熬的药汁液混合后共约得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600毫升,分每日二至四次当热饮茶温热内服。也可分头煎和二煎,相隔3小时,去药渣不混合各取药汁液温热内服,根据临床需求也可同其它中药配伍同时诊疗内服。儿童取儿童量每次煎熬I个小包袋装、制剂时用煎药陶器取井水或干净水300毫升,将药材冷浸20分钟后,用中火煎熬开后再用小火煎熬10分钟后,再放薄荷后煎熬5分钟,离火去药渣即得约200毫升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制剂;药渣可再二次重煎熬,头煎和二煎,各取煎熬的药汁液混合后共约得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400毫升,分每日二至四次当热饮茶温热内服。也可分头煎和二煎,相隔3小时,去药渣不混合各取药汁液温热内服,根据临床需求也可同其它中药配伍同时诊疗内服。
方法二、袋泡茶制剂,取柴胡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芎80g、桔梗50g、薄荷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适量中药,经选料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分装成成人量10个小包袋装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通气颗粒备用制剂,取其100个小包袋装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通气颗粒备用制剂,制剂时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将其用水露药面一指经煎熬煮熟收汤凉冷阴干,再烘干焙燥后,采用高技术制药工艺,经加工用超微碎粉机,超微碎粉成120—300目粉状体,用糯米粘合剂经用一步沸腾制粒机,一步沸腾制成颗粒后,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I小包袋装为(4g/袋装或2g/袋装)重的(1905或3800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制剂备用,规格为12小包袋/袋装,成人用量每次可泡饮内服1-2小包袋装(2g)重的袋泡茶制剂、或I小包袋装(4g)重的袋泡茶制剂,每曰/三次。儿童用量每次可泡饮内服I小包袋装(2g)重的袋泡茶制剂,每曰/三次。根据临床需求也可同其它中药配伍同时诊疗内服。方法三、通气颗粒制剂,取柴胡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芎80g、桔梗50g、薄荷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适量中药,经选料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分装成成人量10个小包袋装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通气颗粒备用制剂,取其100个小包袋装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通气颗粒备用制剂,制剂时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将其用水露药面一指经煎熬煮熟收汤凉冷阴干,再烘干焙燥后,采用高技术制药工艺,经加工用超微碎粉机,超微碎粉成120—300目粉状体,用糯米粘合剂经用一步沸腾制粒机,一步沸腾制成颗粒后,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I小包袋装为(7g/袋装或3. 5g/袋装)重的(1688或3376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通气颗粒制剂备用,规格为12小包袋/袋装,成人用量每次可泡饮内服1-2小包袋装(3. 5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或I小包袋装(7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每曰/三次。儿童用量每次可泡饮内服I小包袋装(3. 5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每曰/三次。根据临床需求也可同其它中药配伍同时诊疗内服。方法四、口服液制剂,取柴胡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芎80g、桔梗50g、薄荷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适量中药,经选料道地药材,常规炮制,微火烘干焙燥包装密封备用,(即相当于分装成成人量10个小包袋装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口服液备用制齐U。)制剂时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将其用自然净水5000毫升冷浸半小时后再煎熬半小时后自然凉冷,约取得药汁液2500毫升煎熬二次后各取药汁液共混合成约5000毫升药汁液,分装成20瓶,每瓶250毫升密封备用的天然中草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口服液制剂,成人用量每次口服约125毫升,每曰二至三次。儿童口服量按年龄岁数大小为成人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量,每曰二至三次。临床研究诊疗应用本发明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等疾病的中药复方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患者共162例,辩证辨病施治,有单独采用本发明进行对症对病医治的,也有采用临床进行多方剂的处方药、多靶向、大联合协同配伍综合施治A型,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感染性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出现的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疼痛型渗出性中耳炎等所出现的耳内疼痛症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等疾病患者46例。此型病症者其主症为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内感染性疼痛,脓腐未成或脓液量少,临床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等症状,此类病症临床运用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自拟名耳灵散系列中药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一般一至三天耳痛减轻,五至七天疼痛消失,病情好转或康复。在此方药基准上临床还需同期加服用“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协同增强疗效, 缩短疗程周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耳病或脓耳病宣布告愈。B型,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感染性耳科急性乳突骨炎、亚急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
骨炎及其陈旧型乳突骨炎急性发作可能导致或所出现的耳内疼痛综合症等疾病------颅
内早期感染性疼痛、颅内轻度水肿或颅内压轻微升高、脓耳或渗出性脓耳、耳脓排流已尽或储量稀小、咽鼓管欠通或不通,及其乳突软骨修复生长缓慢、脑髓不足、骨髓不充、肾阴虚症等疾病患者19例。临床症状单耳道或双耳道不渗出或渗流出少许淡绿黑色脓汁或黄稠脓汁液、恶臭、或具有臭味,耳膜破损或耳膜全无、耳内疼痛,部分患者不便进行耳镜视诊,陈旧型乳突骨炎其耳镜视诊,耳膜周围的骨骼呈棕红色浸润,耳膜破损或耳膜全无、经常头昏、头痛、目眩,部分中老年患者还会出现听力低下、健忘,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智力下降、反映呆痴等临床表现。脉象眩数或细数,舌象舌质红或黄红。此类患者,病情较复杂,如处置不当,可能出现早期颅内并发症“余毒流注”或“脓毒流注”等疾病,个别患者还会出现颅内轻度水肿,颅内压轻微升高等危险病程症兆,脉象眩数,舌象舌质红或黄红。此类患者,病情较复杂,如处置不当,可出现早期颅内并发症等疾病,必须辩证辨病采用多方剂处方药、多靶向、大联合协同配伍综合施治进程如下方案一,必须先服用“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和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自拟名耳灵散系列中药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齐U”后,再同期加内服“一种用于预防与治疗乳突软骨修复生长缓慢等疾病的天然中药煎饮茶制剂”,一般疗程在一至五天内脓液排净,脓液排净后,疼痛减轻后,转用下二治疗方案进程。方案二进程,为使咽鼓管畅通,继续服用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自拟名耳灵散系列中药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和“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同期加内服“一种用于预防与治疗乳突软骨修复生长缓慢等疾病的天然中药煎饮茶制剂”,二周后可单独内服“一种用于预防与治疗乳突软骨修复生长缓慢等疾病的天然中药煎饮茶制剂”,一般采用多方剂、多靶向联合协同配伍综合施治,三至五周后即可宣布头骨病变之乳突骨炎告愈。 备注乳突骨炎治疗期间,如出现耳痛症,可随时同期加服“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和同期继续服用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自拟名耳灵散系列中药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以配伍协同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的痛楚,缩短疗程。c型,无明显诱因,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不明病因无需辨别症型的耳内出现的耳痛病患者7例,其主症为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内不明原因性疼痛,此类病症临床运用“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和同期协同继续服用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齐U”即“自拟名耳灵散系列中药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为配伍协同增强疗效,同期需加服“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内耳及外耳道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的中药袋泡茶制剂”,一般内服本发明“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一至三天耳痛减轻,五至七天疼痛消失,病情好转或宣布告愈,总疗程周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耳痛病宣布告愈。d型,单纯型无痛性渗透出性中耳炎患者90例,单纯型无痛性渗透出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中耳炎。其发病原因是由于耳咽管堵塞造成鼓室压力下降成负压,组织液渗出到中耳腔而成之为渗透出性中耳炎。渗透出性中耳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有一部分人可以自愈。其症状主要是耳闷塞感,耳朵好像蒙上一层被物,听力下降,耳鸣,甚至有的人出现眩晕症状,还有的人出现自听过强、即自己觉悟得自己讲话声音很大,难以忍受。再一个特征是随时体位改变耳内可能出现震水音。进行声阻抗检查可以看出鼓室压力明显偏负,听力反射减弱。一般内服本发明“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成人用量每次可沸开水泡饮内服1-2小包袋装(3. 5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或I小包袋装(7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每曰/三次;儿童用量每次可沸开水泡饮内服I小包袋装(3. 5g)重的通气颗粒制剂,每曰/三次;根据临床需求沸开水冲泡内服一至三天耳道渗透出性液状体减少或消失,上述症状减轻或好转,或病情好转或宣布告愈,总疗程周期,一般在一个星期至三或五个星期左右渗透出性中耳炎病宣布告愈。治疗结果共162例,临床研究诊疗创新,运用本发明“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对症治疗总有效率高等优点和效果,特别是对当今国内国际医学界传承运用民间医学秘方,进行技术创新,研制开发成传统的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的中药复方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或通气颗粒制剂,减轻缓解或消失患者的临床痛楚,增强耳科咽鼓管的畅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达到促使耳腔内气血的运行,增加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脑细胞的祛浊排毒功能,预防控制和医治颅内可能出现并发症“余毒流注”或“脓毒流注”的产生,达到提升增强颅内微循环血流量、畅通络脉、止痛护脑的临床疗效。以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通气颗粒、或袋泡茶制剂的或以品茶方式,医治在 寒冷气候条件下内外耳发炎化脓、感染性疼痛和乳突骨炎所导致的疼痛、及非化脓性单纯型无痛性渗透出性中耳炎、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咽鼓管不通畅等疾病,填补了这一课题领域的空自。这是对当今人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内感染或非感染所导致的耳病特别是耳科咽鼓管欠畅通的临床医疗新技术、新方剂、新方药、新产品医药茶文化研究的创新进展。
权利要求
1.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组成配方配比由柴胡 150g、葛根50g、香附80g、陈皮50g、菖蒲50g、草果50g、砂仁50g、花粉50g、绿茶50g、川弯 80g、桔梗50g、薄荷50g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其特征是在于可将其分装成成人量10 个小包袋、或儿童量20个小包袋装密封备用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颗粒制剂。
2.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在于取其成人量或儿童量I个小包袋装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备用制剂、用煎药陶器加适量净水经头煎和二煎,煎熬后去药渣各取药汁液共混合后即成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制剂,当天诊疗分2或3次临床温热内月艮,或将其分头煎和二煎,相隔3小时,去药渣不混合各取药汁液温热诊疗内服,也可协同临床其他方药配伍同期诊疗内服。
3.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在于取其成人量1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备用制剂、用煎药大陶器或用不锈钢锅加净水适量煎熬二次后各取药汁液共混合成约 5000毫升,分装成20瓶,每瓶250毫升密封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口服液制剂,临床诊疗备用,也可协同临床其他方药配伍同期诊疗内服。
4.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在于取其成人量10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颗粒备用制剂、采用高技术制药工艺,经超微粉碎成120-300目粉状体后一步沸腾制粒分装成(4g/袋装或2g/袋装)重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制剂,临床诊疗备用。
5.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一种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在于取其成人量100个小包袋装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袋泡茶、颗粒备用制剂、采用高技术制药工艺,经超微粉碎成120-300目粉状体后一步沸腾制粒分装成(7g/袋装或3. 5g/袋装)重的小包袋装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颗粒制剂,临床诊疗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医治寒冷气候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中药制剂即用于预防和医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耳科咽鼓管不通畅及出现耳痛症的制剂其组成配方由柴胡、葛根、香附、陈皮、菖蒲、草果、砂仁、花粉、川芎、桔梗、薄荷、绿茶药材配料及包装材料组成的中药复方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畅通咽鼓管的热饮茶、口服液、袋泡茶、颗粒制剂。用于治疗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因内外耳感染性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乳突骨炎、陈旧型乳突骨炎、内外耳化脓性感染,及所出现非感染渗透出性耳病的可能导致或所出现咽鼓管不通、耳膜内陷、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陈旧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脓耳、内外耳疼痛,或耳胀、耳呜、耳塞、耳闭、自听过强、耳内出现震水音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P27/16GK102614443SQ20121002274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运乃 申请人:李运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